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文学术著作里,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书。此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选取《易》、《诗》、《左传》、《史记》、《老子》、《列子》等多部中国古代典籍,分列条目,逐一评点,而各条目之间并无系统的结构和明显的逻辑联系,看来似乎是传统笔记的写法。但此书又打通中西,旁征博引,不仅引用中国历代各类著作,而且从西方典籍中采取可资借鉴参照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典籍,其史料价值的重要性近年来得到诸多学科的认可。尤其是出土文献的一些内容,只能在此书中找到相应的记载,更显此书的独特价值。然而《山海经》却包含不少的文献错误,亟待校正。本文选取三十例文献错误进行考正,以见一斑。论文利用了学界较少注目的元抄本《山海经》和王念孙的手批校语,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元抄本是最为接近《山海经》原本的一个版本,而王念孙的校语大都极其精审。  相似文献   

3.
《法言会纂》是清代中叶四川地区的一部简明斋醮科仪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对斋醮仪式和文本的重订和规范。本文试图理清此书现存的版本、结构和作者,并且阐述了《法言会纂》此书与四川"刘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清代编《四库全书》引发的大焚书宋运科《四库全书》是我国清朝乾隆时由政府主持编修的一部规模宏大的丛书,共收录清乾隆以前历代重要典籍3416种,共79309卷,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编辑这样一部大型丛书,对于保存古代历史文化典籍,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平安时期宫廷女官紫式部(978——1015),原姓藤原,是日本文学的光辉代表。她于11世纪初写成的古典名著《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描绘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紫式部写作《源氏物语》的过程中,在继承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曾广泛吸取了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其中大量引用中国典籍及汉诗文,而  相似文献   

6.
《大学》:古人“初学入德”的必读书杨洪《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被公认为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可是,此书的作者究竟是谁,历来有争论。汉代的学者中,有人以为是子思所作,而宋代朱烹却认为是曾子所作,因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  相似文献   

7.
从金文看《周礼》李学勤《周礼》可说是经历最坎坷的典籍。它虽有幸被列入“十三经”,但从秦以来,备受抨击,累世不绝。唐代贾公彦撰《周礼疏》,特设《序周礼废兴》一篇,叙述此书的遭遇。据所引东汉马融《传》云:“秦自孝公以下,用商君之法,其政酷烈,与《周官》相...  相似文献   

8.
《道德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道教哲学著作,不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试图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对《道德经》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审视阐释学与中国典籍翻译的关系,并对在阐释学指导下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骆妍 《华夏文化》2023,(3):25-28
<正>《宋高僧传》由北宋僧人赞宁奉持编撰,是继慧皎《高僧传》、道宣《续高僧传》之后的又一部高僧总传。陈垣曾称此书“最精彩者为《习禅篇》”(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中华书局1962年,第40页)。禅宗是中国佛教创造和革新的产物,其思想原则和实践方式均由慧能奠定,因此关于慧能的研究占据了禅宗研究的重要地位。其中关于慧能生平考辨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可胜数,但鲜见对慧能传记书写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庸》简介祁英《中庸》是儒家思孟学派论修养境界的一部伦理学(或称道德哲学)专著。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卜一书,做为其中一篇。到宋代,朱喜又从《礼记》书中抽出,并对其进行整编和注解,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封...  相似文献   

11.
《司马法》是我国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重要兵学典籍,亦称《司马兵法》。《汉书·艺文志》又称之为《军礼司马法》,列在《六艺略》的“礼”类,而不象其他如《吴孙子》(今《孙子兵法》)、《齐孙子》、(今《孙膑兵法》)那样被列在《兵书略》之中。据《史记·司马穰...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址在上海的国家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列入计划,印行16000册,推出由我主编的《中国西部散文》(上下)。此书是西部散文家第一次阵容较为齐整的全方位展示,出版后在文坛颇受好评,《文艺报》、《人民日报》、《文学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飞天》、《西藏文学》、《草原》、《青海湖》、《上海文学》、  相似文献   

13.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其独特的篇章结构和它最初是与图画相配而行有关。《山海经》书名中的“经”字并非经典之义,而是经界的意思。《山海经》产生的时代大致是在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段时期内,是名副其实的先秦文献。  相似文献   

14.
明代吴守忠编辑的《三峡通志》是唯一一部关于三峡的志书,丰富了古代史部地理类文献的类型.此书流传不广,明清及近现代有关三峡之介绍或专门著作几乎未提及.《三峡通志》不但在方志编纂、版本校勘、佚文辑录等方面有文献史料价值,还可以用来了解人物资料、地方风俗、名胜古迹、典故传说等,为当今三峡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千零一夜》琐谈邑夫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做过一次题为《一千零一夜》的演讲,非常有趣。《一千零一夜》原本是他酷爱的一部书,由他编辑的《通天图书馆》里,就收有此书的两种版本。另外在他所著《永远的历史》一书里,有一篇题为《(一千零一夜)的译者们》的评...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朋友应该读一点中国的古典名著──《中国思想文化典籍导引·前言》张岱年,牟钟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典籍,数量繁多,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是丰厚的。青少年朋友们在阅读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籍和外国文化名著的同时,也应该读一点中国的古典名著,...  相似文献   

17.
莱布尼茨是第一个真正对中国有兴趣,毕生努力要瞭解中国,并在晚年写了一部关于中国哲学的书的一流西方思想家。然而,多年来,除了在证明中国文化对欧洲产生过“很大影响”时引用他赞扬中国的话外,国内真正深入研究莱布尼茨与中国的文献绝少见到。两年前。德国 Vittorio Kloster-mann 出版社以《莱布尼茨与中国的通信》为题,  相似文献   

18.
1880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教授、汉学家王西里在世界首部中国文学通史———《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对中国儒学典籍《诗经》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他在研读大量原文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至今仍不失其意义。《诗经》之发源关于《诗经》的年代,古代中国学者通常认为各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化交流》2008,(10):90-90
继《茶席·曼荼罗》《茶壶·乐活知己》之后,饮茶达人池宗宪再创力作《茶杯·美的开始》。此书也是“茶叙艺术”三部曲的最后一本,为品茗艺术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全书分两部12章,第一部分《杯·个性·表情》,介绍茶杯的各个面向;第二部分《杯·品精·得清》,论及杯与不同茶叶之间的巧妙互动。  相似文献   

20.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199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后共印刷11次。2005年此书准备再版,并增加了插图,于2006年1月出版。现本刊发表该书的《序》、《再版序》和《后记》,由此可以看到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请本刊读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