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条件下煤巷支护问题,本文分析了许疃矿三软煤层巷道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特征,建立顶板关键层结构模型,提出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的围岩控制技术;通过矿压观测检验支护效果。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明  张超 《中国科技纵横》2011,(22):316-316
为研究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条件下煤巷支护问题,本文分析了淮北矿业袁庄煤矿三软煤层巷道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特征,结合袁庄煤矿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和技术上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沿空掘巷的合理位置,提出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是最佳选择.通过对综采面采空区侧向应力场和邻近采空区的煤体、顶板赋存状态的分析,提出综采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机理.采用锚杆、锚索支护系统成功地维护了综采沿空掘巷,保证了综采面顺利回采.通过对锚网带组合支护沿空掘巷巷道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及其力学机制探讨,论证了锚网带组合支护应用于沿空掘巷,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4.
<正>柳巷煤矿位于陕西榆林市,主采煤层平均厚度达11m,面临着特厚煤层开采带来的采矿矿压、巷道支护和煤柱资源损失等难题。目前,综放沿空掘巷技术常应用于特厚煤层开采和巷道布置当中,但是沿空掘巷沿采空区边缘煤体布置,需要确定合理的沿空掘巷护巷煤柱宽度及相应的围岩控制技术,确保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比沿空掘巷、留窄煤柱沿空掘巷以及沿空留巷三种不同的回采巷道布置形式,将影响巷道顶板稳定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对沿空留巷巷道支护技术的逐步改进,探索摸索出了一些定性的结论,提高了沿空留巷在矿井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2#煤的采出率,在1927工作面进行沿空掘巷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护巷煤柱的宽度为5m,同时对原2#煤的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矿压观测表明,1927工作面采用窄煤柱护巷效果良好,为类似条件下沿空掘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矿的采煤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沿空巷道合理煤柱合理的留设宽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沿空掘巷锚梁网支护对策,确定了强化巷帮支护强度,顶板支护以锚索支护为主、锚杆支护为辅。通过现场实施证明,沿空巷道煤柱留设的宽度及采取的支护对策是科学的、合理的,并且能够有效的控制巷道变形量,为矿井的和谐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前,预测首采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为沿空掘巷煤柱留设的煤柱尺寸设计及支护参数设计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通过数值模拟预测某矿首采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情况,以期为后期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缓解贵州地区矿井深埋煤层复杂地质条件下工作面接续紧张状况;研究了深埋煤层综采面沿空留巷矿山压力显现、沿空留巷支护的机理、巷旁墙体支护阻力、强度的计算,提出该条件下沿空留巷支护方式,巷旁墙体支护强度。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沿空留巷作为现阶段比较高效经济的技术,其通过减少巷道的保护煤柱来减少对煤炭资源的过度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矿井的使用时间;变掘巷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尽可能增加煤炭回收率,通过对正阳煤矿五采29#西五巷地质条件的分析,计算窄煤柱的宽度,煤柱宽度的选择是沿空掘巷在掘进和回采期间控制围岩稳定的关键.通过巷道矿压观测,及时修改支护参数,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沿空掘巷时在巷道与采空区之间留小煤柱(通常为1-3米),由于巷道基本上沿采空区边缘掘进,故这种方式亦属无煤柱护巷的范畴。各矿留小煤柱的目的和效果并不完全相同。究竟留小煤柱起什么作用?其宽度应如何确定才较合理?下面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针对深井高应力区域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赋存特征,分析出顶板下沉、底鼓及两帮变形破坏等围岩变形规律和小煤柱加固及煤柱宽度的确定方法,研究应用了"锚梁网索+喷注浆"联合支护形式,掌握了该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通过井顶板离层(浅部、深部)、锚杆、锚索的受力、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的观测结果表明,顶板离层控制在60mm、底鼓量最大,约500mm,"锚梁网索+喷注浆"联合支护较好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也为类似条件巷道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淮北矿业集团祁南煤矿多为软岩巷道,且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加之采面普遍采用沿空掘巷布置,而上区段老塘水水量较大,老塘水进入掘进迎头,破坏支护,煤泥淤积,施工难度较大,进度较慢,防治水工作难度加大。该矿针对沿空掘进期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放水设计,并根据现场施工实际对沿空掘巷探放老空水技术工艺进行改进,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探放水期间的安全性和综掘单进水平。这种探放水施工方法对于类似条件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沿空留巷隔离墙方案的主要依据和实践方法、沿空掘巷施工技术及密封,模铸砌体隔墙沿空留巷技术。  相似文献   

15.
特厚煤层沿空巷道所处全煤岩性,围岩变形特征大,巷道支护困难,坚硬顶板条件下,顶板运动产生动载荷影响,易造成小煤柱大变形、顶板下沉过大及顶板冒落难以控制等。因此,如何在坚硬顶板条件下,确定特厚煤层沿空巷道锚杆支护方案、保证煤矿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践,从设计内容、矿压观测等方面对沿空掘巷锚杆、索联合支护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深井高地压沿空巷道的围岩变形机理,并以潘三煤矿两条沿空巷道典型试验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确定了深井沿空巷道需留设的合理煤柱宽度为7~8m,进而提出了深井沿空巷道顶板及两帮应遵循的支护原则。现场工程试验结果表明,顶板以锚索桁架支护为主、锚杆支护为辅,两帮使用加长高强锚杆可以较好的解决深部矿井沿空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区段巷道的矿压显现一般仅为采动全过程变形量的1/3左右。巷道的围岩变形量除了取决于开采深度、巷道围岩性质、工作面顶板结构等,还与沿空护巷方式及保护煤柱宽度密切相关。不采用煤柱保护巷道时,为沿空保留巷道。底板巷道从开掘到报废,由于上部煤层的采动影响,引起围岩应力反复重新分布,围岩变形速度随之变化。围岩变形将经历掘巷期间明显变形然后趋向稳定,各时期围岩变形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护巷煤柱的宽度、巷道与上部开采空间的距离及围岩的性质。掘巷影响趋向稳定;跨采引起围岩变形急剧增加,跨采后围岩变形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9.
新集一矿经过多年开采,已转入深部开采,且经常出现沿空掘巷的情况,为此,必须设计合理的支护方式,以保证生产及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21127回风巷沿空掘巷对老空区积水的治理方法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出沿空掘巷治水的相关问题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