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学生品行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所应遵循的原则,因此,要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并成为内在的动力,确实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实行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首次进行修改,预计新的守则与日常行为规范将于2004年年初出台。这是记者从在广州市召开的“全国小学德育优秀成果评选总结颁奖会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会第十九次会议、广州市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最近正式颁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从1991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小学普遍施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依据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1988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规范》的内容是切实可行的。它对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次经修订后正式颁发。各地在贯彻《规范》时,应与《小学生守则》的教育和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一、开展德育活动,要与重大节日、社会活动、时事政治等活动结合起来。 二、开展班级德育要与叫、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仪表要求》、《小学生在校一日要求》等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德育是情感教育,也是一种规范教育。搞好班级德育就是要使良好的道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初探白城市洮北区道原小学王纹财,张志兰根据《小学德育纲要》、《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吉林省实施(小学德育纲要)细则》,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操行评定手册》,我们将养成教育归纳为学习习惯教育、劳动习惯教育和文明守...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德育》2011,(3):32-33
南宁市新阳路小学不断挖掘和深化礼仪教育的内容,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开展了以“践行《弟子规》,养成好习惯”为主题的学生德育常规“约礼十条”学爿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全国小学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工作汇报会8月20日在庐山结束,会议就如何贯彻执行《小学德育纲要》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会议指出,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一定要做到三个适应:适应新时期对劳动者和人才素质的要求,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小学生的思想实际,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会议强调指出,小学德育的教育内容要抓住重点、分清层次。《小学德育纲要》的教育内容要全面贯彻执行,在当前应抓住四个重点:以培养爱国情感、振奋民族精神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和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教  相似文献   

8.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其教育、训练的目标应是“养成”,把《规范》要求转化行为习惯内化心理索质。从“养成教育”角度,我们把《规范》的实施当成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紧抓好。一、教育要求序列化作为系统工程,《规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把它作为工作的重点,认真贯彻《小学德育纲要》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把德育融于各学科教学中,采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国家教委正式颁布《小学生行为规范》5周 年。5年来,我们贯彻、实施《规范》,强比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让他们从小学会做人,作了一些探索。 为了使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制度化、科学化、易操作,我们按照《小学德育纲要》的总体精神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了《沙市实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系列》,分年段分层次把《规范》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注意扎实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抓好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工作,是小学德育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具体途径。因为从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看,对他们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他们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做得到的内容和要求,而行为规范的教育符合这些要求。那么,找到、认准了爱国主义教育同小学德育具体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之友》2004,(6):56-5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日前,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下简称《规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守则》和《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以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以学生为本,实践和体验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存德育及生态德育,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和谐校园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张淑琴 《宣武教育》2005,(10):32-37
一、选题背景:我校是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基地校之一,九五期间我们参加了《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的课题研究,十五期间我们又参加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的课题研究。根据《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整体化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的具体要求和本校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15.
萧县实验小学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学生,不但需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从小学做人。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要求,是教育孩子怎样学做人的准则。列宁说过:“人的个性的真正本质表现在他的行为和行动之中。”因此,要贯彻实施《规范》,就应通过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对《守则》和《规范》进行了修订: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就此发出了《通知》,要求新《守则》和新《规范》从2004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遵照执行。那么,即将实施的《守则》和《规范》对原有的内容作了哪些调整和修…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依据《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生的思想实际,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路,形成了“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科学育人”的局面,构建起有特色、求实效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从而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优化和学  相似文献   

19.
一、以常规教育为契机。常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教育的直接形式,必须把它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常规教育的全过程中。 1.依据《规范》和《纲要》规范学生的言行。国家教委制定的《小学生德育纲要》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应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贯彻实施《纲要》和《规范》的重要指标,利用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讨论《纲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贯彻《行为规范》是学校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主要在学校里养成。”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深入持久地搞好《行为规范》教育,切实把这项德育的基础工程建设好。贯彻《行为规范》,必须让学生熟知其每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