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活动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物体重量单位. 2.通过称重、记录学生体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 活动准备体重秤(每组1台);示范统计表(自制).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培养提问的能力。1.转变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学生不能主动提出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怕影响课堂纪律而被教师批评;二是怕问题幼稚而被同学取笑;三是确实有一部分学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物体重量单位。2.通过称重、记录学生体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活动准备体重秤(每组1台);示范统计表(自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找知道的说说)最近,学校的卫生室老师要求每班对本班同学的体重做以统计,并且上交一份体重统计表。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知道我们的体重呢?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导入:这次活动课我们一起用秤称一称同学们到底有多重。(板书课题)【评析】通过创设情境,用…  相似文献   

4.
徐芳  袁惠萍 《辽宁教育》2002,(8):107-108
活动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实践活动——(二).   活动目的   1.使学生通过观察、剪拼,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感性认识;初步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从小接触数与形的知识,逐步培养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5.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苏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学段(1~3年级)各册教材都安排了实践活动,以便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如何才能拓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途径,更大地丰富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纸,知道纸的用途。2.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纸的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3.初步了解造纸的过程,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节约用纸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苏教版第一册第26~27页。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及球的特征。 2.让学生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参与猜测、实践与交流等活动,初步体验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   2.在感受、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学生能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各种问题.   ……  相似文献   

10.
一、活动课程的实践理念、实践目标 1.实践理念 (1)关注每个聋生;(2)丰富聋生生活;(3)在活动中补偿发展. 2.实践目标 通过学校精心设计的集体活动,使学生树立自信、学会合作、学会关心、自主管理.  相似文献   

11.
董升将 《山东教育》2012,(31):50-51
没有评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通过评价可以及时指导和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改进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同时也促进了活动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发展。"好的过程就是最好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非预设的课程,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过程,这也是我校评价学生活动效果的根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我引领课题组老师们摒弃了过去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过程性  相似文献   

12.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芳  袁惠萍 《辽宁教育》2002,(7):107-108
活动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实践活动——(二). 活动目的 1.使学生通过观察、剪拼,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感性认识;初步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从小接触数与形的知识,逐步培养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4.
实践活动的教学尝试,是既新鲜而又富有挑战性的.这种新的学习形式,解放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下面,谈谈自己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初步尝试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邱廷建 《辽宁教育》2002,(8):108-109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图形(二)》后的实践活动课.   活动目的 通过圈圈、数数、剪剪、拼拼,加深学生对所学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辨别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是为了解决问题开展的,解决问题需要数据、案例,需要依靠学生亲身查阅和实践。课标规定: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提升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形成过程,并初步具有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初步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收集、分析信息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过程。一、收集信息1.有目标、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陈明泰 《贵州教育》2010,(17):26-27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基于这一观点,人教版《数学》一至六年级各册一共编排了27个专题综合实践活动。这些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8.
复习目标   1.结合小学语言知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针对小学六年的语文知识,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复习、归纳、整理、积累并运用.……  相似文献   

19.
复习目标   1.结合小学语言知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针对小学六年的语文知识,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复习、归纳、整理、积累并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三P“指:presentation(呈现、理解)、practice(操练)、production(运用)三环节.“三P“活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交际实践活动.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和学生练习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活动不再是课堂上可有可无的娱乐调剂形式,它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它成为活动教学的核心和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