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然 《河北广播》2006,(3):100-101
播音员播讲新闻,受众收听新闻,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也是一个统一体。任何一种事物都有两重性,它既矛盾又统一。听新闻的受众和播讲新闻的播音员也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听新闻的受众愿意毫不费力地、轻松地、清晰地收听到新闻广播以获取新闻信息,而我们播音员必须以扎实的基本功、纯熟的语言表达技巧认真贫责地播讲新闻。一个是需要轻松地收听,一个是必须认真努力地播讲,这就是矛盾的方面,最终一个目的都是为新闻播讲这一全过程的“收听”,这是统一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新闻敏感。何谓新闻敏感,通俗的说法之一也叫“新闻眼”,只有善于运用“新闻眼”,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捕捉新闻。  相似文献   

3.
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原则,它同样应当是新闻播音的根本原则。新闻播音员在新闻播报中,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理解新闻内容,就会发生播音表达与新闻内容相悖的情况,或是表达不准确。结果,肩负着对新闻进行再创造的播音环节,不仅难以对新闻内容增色,甚至会对新闻价值的实现打无形折扣。故此,研究新闻播音的真实性,树立现代新闻播音的“真实观”应当成为每一位新闻播音员的必修课。“识”新闻是播音真实的前提基础广播新闻是电台宣传的主体,客观真实地把每一条新闻传送给听众,是新闻播音员的神圣职责。为此,新闻播音员必须深识新闻,…  相似文献   

4.
白立 《记者摇篮》2001,(10):11-11
说到新闻的改革,许多报业同仁都会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观点,即新闻改革必须在增大信息量上下功夫。笔者认为此言极是,但有一点必须要澄清,就是说所有的新闻必须是信息,但所有的信息不一定就是新闻。我们不能笼统地将信息与新闻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闻媒体间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报纸扩版,广播、电视增频道,互联网争夺人们眼球,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而竞争最激烈的又属新闻类节目。另外,随着社会透明度的不断提高,新闻资源共享性也随之提高,独享新闻资源已越来越变得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也自然地由独享资源领域进入到共享资源竞争领域,即更多地看谁能有效利用和挖掘这些有限的共享资源,从而变共享为“独享”。于是,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在新闻界悄然流行起来:加强新闻策划,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所谓新闻策划,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新闻媒体自身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整合、开发新闻资源,从而把新闻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张威 《新闻记者》2006,(7):51-53
所谓独立新闻人,严格地说是指新闻人既非官方记者,也不隶属某个政府传媒,而作为独立的个体,依照自己的旨趣采集、并向社会发散新闻。独立新闻人与独立撰稿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具有自己的明显特征:他们通常是文学和新闻的两栖动物,他们向社会发出的信息具有轰动性的新闻效应,他们理性地搜集、打造某个特殊领域的新闻,特别是揭丑新闻和幕后新闻,以期对社会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传保 《新闻窗》2006,(5):38-39
新闻策划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新闻运作方法,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一般而言,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媒介为了更好地在配置和运用新闻资源方面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谋划与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新闻资源去影响詈众。以取得最好的社会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强 《新闻爱好者》2006,(10S):53-53
在电视媒体发达的今天,平面印刷媒体和新闻通讯社对图片新闻和视觉新闻越来越重视。其实,在中国新闻界最早提倡写“视觉新闻”的是新华社原社长、名记穆青先生。他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中写道:“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新闻价值的大小是由新闻事实本身所决定的,然而,恰到好处的新闻背景运用,又会深化作品的主题,提高它的新闻价值。如何通过新闻背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深化主题,提高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呢?笔仅就这个问题小抒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0.
新闻已进入一个策划的年代。要提高科技新闻的质量,扩大科技新闻的影响,更好地传播科技新闻,加强科技新闻的策划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晓莹 《记者摇篮》2005,(12):44-44
刚从事新闻的研究时,看书和听前辈教诲,我知道我们国家的新闻是党的喉舌。是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工具。从事新闻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坚定不移地与中央保持一致,为党而宣传、为国家而工作。也许是由于新闻的这些要素约束,我们国家从事新闻工作的很多人自觉不自觉的都会忘记新闻的中性原则,片面地、主观地将新闻报道成政文、论文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同中国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的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在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于我们深刻地领会和掌握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新闻思想,对于指导我国新闻工作的实践,加快新闻改革的步伐,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闻工作者要真正地生传马克思主义,必须实农求是地分析客观形势,正确决定不同时扭的方传方针。早在1950年,小平同志随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就指出了党和政府办…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实践中,根据一个时期的宣传主题,按照新闻规律确定新闻报道要点以及报道方式,报道形式,这些都需要精心策划,这些活动的实施就是新闻策划,实践证明,搞好新闻策划是解决新闻报道一般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可行之路,只有不断地加强策划,才能提高办报质量,更多地赢得读,笔认为,要成功地搞好新闻策划,使策划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转变好以下几种观念。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中国记协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主席会议决定.并经中央宣传部批准,从本届(第六届)开始,全国优秀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这是我国第一次把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评选初步安排在今年10月上旬在北京举行。开展新闻论文评选的目的,在于检阅交流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活跃新闻学术研究工作,使新闻理论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使新闻工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中国记协对参评的新闻论文提出了要求。优秀新闻论文评选首次纳入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5.
林新 《新闻界》2005,(5):62-62,59
在传媒业迅猛发展,传媒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增强的现在,作为传媒在社会中活动的个体--新闻人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新闻自律,强调新闻人专业素质就成为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而要强化新闻自律,提高新闻人的专业素质,首先就得提升新闻人的思想素质,因为意识决定行动.只有有了较高的思想素养,新闻人才有可能在自己的新闻实践活动自觉地约束自己,较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从业队伍中,地市报(本不含直辖市和省级市的地市报)记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他们并不缺乏素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资源。但是对于地市报记而言,他们同样有一个苦恼,基层素材虽多,但身处一地,受地域限制,很难遇到能写出有全国影响的章。的确,相比于新华社等一些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而言,地市报记缺乏动辄能形成全国影响的大新闻素材。但缺乏并不表示没有,并不意味着地市报记不能写出有全国影响的章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报业的繁荣,社会新闻以其贴近性、可读性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包括机关报在内的新闻媒体的殿堂。新近10年间崛起的都市报,在社会新闻方面以观点新锐、反应快捷、信息密集等特色,狂飙突进式地抢滩市场。都市报的新闻立报,几乎就是“社会新闻立报”。迄今为止,社会新闻依旧是  相似文献   

18.
杜绝有偿新闻,是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偿新闻的出现,降低了新闻单位的信誉度,腐蚀了新闻队伍,极大地损害了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的形象。因此,在对新闻工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之时,重提反对有偿新闻,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段勃 《新闻知识》2006,(4):57-59
具备新闻敏感是对一个新闻记最基本的要求,人们形象地将新闻敏感称作新闻记的“新闻鼻”,但是对于电视记来说,他不但要有一个灵敏的“新闻鼻”,还要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  相似文献   

20.
陈稳 《视听纵横》2005,(4):84-85
什么是社会新闻呢?在不同时期,新闻界对社会新闻的理解是不同的。十多年以前,社会新闻是指发生在社会上的新闻,确切地说,就是发生在街头巷尾、市民生活中的新闻,题材不大,社会意义也不大。随着媒体对社会新闻认识的不断深化,民众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当代社会新闻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新闻,是贴近生活、思考生活、服务生活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