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直播带货”日趋兴盛,央视、北京卫视、山东卫视、湖南卫视等传统媒体主持人陆续试水“直播带货”,相较于淘宝、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成长起来的网红主播,他们虽然在语言表达、文化底蕴、政治素养等方面积累较多,但在营销技巧、网友互动、营销心理策略等方面稍显不足。本文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学科交叉视角,融入社会心理学、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知识,总结相关经验和做法,旨在为传统媒体主持人转型网络直播主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红视频直播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和创业团队纷纷进驻直播市场,同时,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红视频直播这样一个模式进行产品营销和实现可持续盈利模式成为产业资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网红视频直播模式的现状入手,通过对现有营销模式盈利风险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三点能够实现其可持续盈利模式的策略,为未来"网红经济"的发展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各种软件的功能均得到优化,视频软件、直播软件陆续推陈出新,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直播成为新的宣传、交流方式,网红在直播背景下异军突起,网红可通过电商、打赏、广告以及付费等服务方式变现,获得高额收入。尤其是网红电商,电商的日交易量、月交易量和商品出售数量持续增长。随着"直播+电商"这种新型营销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厂商、商家认识到这种营销模式的优势,尤其是在中国网民数量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商家与厂商选择"直播+电商"这种方式进行营销,可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但是,随着"直播+电商"这种营销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商家发现这种营销模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还存在一定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可进一步优化"直播+电商"营销策略,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直播+电商"的营销效果,进一步提高经济利润。  相似文献   

4.
张瑞 《传媒》2016,(16):87-89
自媒体时代,网红传播具有风格泛娱乐化、内容生产全网民化、传播跨平台化的特点。它也存在生命力不足,营销方式有待改善,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采用加强产品与网红气质的融合以打造品牌,加强网红品牌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度,打造网红传播的多元着力点等策略来提升其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笛 《采.写.编》2023,(3):187-189
在网络直播中实时购物正在成为网络营销和消费的一种新形式。对这种模式的分析将有助于阐明和解释全景化网上购物的新颖性,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性质和趋势。本文详细分析了实时网络直播购物的拟剧化营销方法,并得出结论:目前的实时网络直播购物具有拟剧化的特点——各种元素的循环强化机制,消费者购买行为中重要的集体偏好,以及鼓励持续消费的行为者之间的合作机制。这些结果对于客观、辩证地研究直播营销机制,研究拟剧化理论的新情景,研究新兴的网络购物商业模式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受众养成了网络消费习惯,网络直播营销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也成为社会热点。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构建社会化营销模式,进行网络直播营销,将营销、品牌、用户和社会连贯起来,也成为许多企业的优先选择。为此,基于互联网思维,分析了网络直播营销现状及特点、网络直播营销模式及策划要点,提出了网络直播营销策略,希望能为网络直播营销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数字时代的来临,营销的重要载体从线下转换成线上。直播营销热浪来袭。2020年,新冠疫情暴虐展开,线下商品买卖困难的大背景下,直播带货的热潮簇拥而来。直播带货,通过第三方的短视频平台为一些商家和企业提供了更多样的售卖方式,以及更优质的售货渠道。本文通过分析直播卖货的新媒体营销方式,梳理其价值和影响。在分析当下模式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简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商直播的发展为保险营销带来一个新的路径,直播营销以其形式新颖、成本低廉、可触达率高等特点受到了保险行业的青睐。本文基于4Ⅰ营销理论,以近几年兴起的保险直播带货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保险线上营销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贯彻4Ⅰ整合营销理论帮助保险直播带货更有效地连接用户与保险产品。期望在科技助推和理论的贯彻下,更多用户能够通过直播了解并购买到合适的保险,提高商业保险的普及率,进而增强整个社会“抵御风险,未雨绸缪”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网络直播在信息传播上具有现场感真实、内容形式自由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快速聚合网络用户的关注。“网络直播+”模式逐渐成为企业进行产品或品牌营销的新宠。目前品牌“网络直播+”营销模式主要有“网络直播+明星”“网络直播+线下活动”“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直播+电商”等,企业只有根据品牌核心理念、产品特质等需要,选择不同的网络直播模式进行品牌宣传,才能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直播平台兴起和网红涌现是2016年新闻传播领域最新的热点现象,2016年还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或网红元年。①
  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红是从受众角色向传播者角色转变的标志性现象。从传统媒体时代的读者、“阅听人”(audience),到网络直播时代的网红,受众参与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化,影响着专业媒体机构乃至整个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直播已成为当下品牌营销的热门渠道之一。文章对出版机构开展网络直播营销的优势和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出版机构网络直播营销策略的思考,以期为业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尹心航 《东南传播》2017,(12):133-135
随着网络直播如火如荼的发展,直播作为一种营销媒介被直播平台和商家经营起来,以"直播+品牌+发布会"、深入体验和实体店直播为主的形式展开。从商家在直播前的创造性策划到直播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新思路再到直播后的二次传播,生产、消费、受众及市场中的每一环节都在商家和用户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互动性。在这种"创意闭环"的众包式营销直播下商家更了解消费者的背景,实现了话语权的下放,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沟通与协商。商家所设计的产品将更具有创造性、个性化,一种区别于传统大规模工业机械化式的生产模式逐渐走近我们的生活,并推动媒介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网络直播因真实性强、反馈快、互动性高等特点,让拥有巨大粉丝量的网红电商看到了一个销售的新途径——直播销售。笔者在文中将网红主播销售类传播行为进行分类研究,分析网红主播在直播销售过程中的传播行为,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务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和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红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新兴的带货方式.但在网红直播带货过程中,出现了数据造假、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套娃消费等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研究建议品牌在进行网红直播带货时注意明晰自身责任、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加强对主播的业务能力的培养.以促进网红直播带货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出版社开始采用网络直播进行图书营销,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然而,出版业的网络直播尚处起步阶段,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直播推动出版业发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出版业网络直播案例,总结出版业网络直播的类型及兴起的根源,并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一步解析出版业网络直播营销的“场域”作用,最后构建出出版业网络直播的“场域”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6.
网络直播的普及为出版业提供了新的营销场所.有别于以往自上而下逐层推进的传统营销模式,出版业网络直播营销通过直播平台,避开诸多中间环节,有效将营销方和消费者进行垂直对接,颠覆了传统的图书营销模式.具有用户广泛、垂直精确、用户忠诚度较高、利润丰厚等优点,但也存在政策、技术、资金、竞争等方面的风险,在经过合理的规范和引导后将成为图书营销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营销存在营销活动频次低,内容同质化;用户参与度不高,性价比较低;营销活动范围小,缺乏合作;营销活动宣传不足,直播渠道单一的问题。通过引入4P营销理论,提出提高营销意识,打造品牌活动;降低活动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积极寻求合作,扩大活动辐射范围;拓宽宣传渠道,设置直播话题等公共图书馆网络直播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直播这一形式迅速流行,各类直播平台不断涌现.网红直播的盈利方式给困惑已久的在线教育平台带来了希望.本文以教育直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教育直播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网红时代下,教育直播的发展特点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晓晖 《出版广角》2017,(21):63-65
直播是从2016年至今最热的媒介语言,各直播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未来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直播行业如何在新政策背景下探索求新,打造更有担当的媒体平台?直播作为传统营销手段的重要补充,如何走出泛娱乐化,追寻更多的内容和意义?是文章探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马元珍 《编辑学刊》2021,(3):108-112
出版业作为一种传统行业,也需要通过网络直播的营销方式来大幅度地提高市场利益,出版行业的市场利益并不能单纯理解为经济利益,还可以引申为增加市场声望、提高服务质量等,文章通过网络直播对出版行业营销转型升级推动作用的研究,论述出版行业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直播来进行市场营销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