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采.写.编》2021,(4):F0002-F0002
“河北省全媒体业务培训”系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编》杂志社承办的省委宣传部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目的为有效应对媒体转型,促进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全媒体业务水平。培训对象为市县级媒体从业人员、市县乡(镇)政府部门的新闻通讯员、各级职能部门的宣传工作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传播速度的快捷和信息资讯的发达,人们在享受新闻"无死角"直观便捷的同时,报道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媒体伦理失范问题也被高度关注。媒体伦理失范,究其原因,主要与法制建设、新闻环境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全方位的社会监督体系和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已是刻不容缓,应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张曦尧 《记者摇篮》2006,(11):43-43,64
真实、正义、公开、平等、理性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准则,充满激情、敞开良心、尊重自由、甘于牺牲和时刻保持清醒是新闻健康发展的保证,这正是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的基础。一些对媒体的不信任和批评,相当一部分是由个别媒体人员个人价值观和个人喜好的偏差导致的,媒体权力会因为媒体从业人员放弃对媒体价值的坚守而沉沦。因而,时事编辑在每天面对大量的国内国际新闻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时刻记住时事版面不是体现个人兴趣的阵地。一、新闻倾向与个人倾向所谓倾向性是指人们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观点在言行中体现出的方向。新闻倾向性是指新闻工作者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领域发生巨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快融合。地方媒体记者需树立全媒体思维,做实服务地方中心工作,做优新闻内容扩大影响,做好融合文章顺应时势。持续增强“四力”,讲好发展故事;主动转型,提升素养,更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开创基层宣传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量记者加入到富有活力的媒体行业中,记者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灵活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加速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流动,这一方面赋予了他们选择岗位的自由,另一方面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媒体临时工的增多,以致许多媒体从业人员自嘲为“新闻民工”。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新闻成就报道是主流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内容,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宣传任务。在新的宣传形势下,如何构建创新机制,寻找成就报道改革的突破口,让广播电视新  相似文献   

7.
张静  李冰馨 《视听界》2012,(1):121-121
“云媒体电视”在南京的推广已经展开,标志着三网融合的步伐将加快。作为传统媒体,广电要借三网融合的东风取得新发展,除了利好政策,还必须借助人才战略。因此,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人不应该只是新闻从业人员,而应成为思路开阔、知识背景丰富的媒体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8.
应对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需深刻分析融合发展带来的媒体环境变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搭建全媒体宣传矩阵,产生强大的全方位立体式舆论宣传效应。本文试从常熟日报社以及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区域新媒体分会相关活动的宣传案例出发,探讨媒体如何更好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在全媒体的大潮中,地市级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要想在大潮中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构建自己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宣传的新途径。本文主要就地市级媒体融合宣传的探索以及相关的实践进行探讨,为地市级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提起舆论监督与新闻真实。业内人士多从媒体从业人员的自律方面论述。诚然,当今媒体间的竞争空前惨烈,媒体从业者为抢发新闻,追求轰动效应,失实报道时常见于报端、电视。但对于行政干预较多的中国媒体,行政部门的开明对于减少新闻失实,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舆论监督。媒体要客观公正,官员也要有点承受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急遽扩张、年轻人的面孔越来越多,这是媒体发展和社会信息流通加大的需要,但这种变化来的还是快了些.仓促了些。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媒体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是当前的主要问题。现在我们的记者们需要哪些必备的素质呢?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时代催生出一个新热词——全媒体记者。 何谓全媒体记者?从互联网百度上搜索到的答案是: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集采、写、摄、录、编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技能于一身的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汪海 《视听界》2012,(2):108-108
Verizon的第一台4G设备HTCThunderBolt,在2011年开始测试并投入使用。这对于刚刚接触3G网络的普通人来说似乎还有些太遥远。但是,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广电媒体向网络化全媒体发展,已经是业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向媒体从业人员提出新的挑战——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我们不仅需要像传统新闻从业人员那样,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更多时候,我们还需要告诉读者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事件?它所带来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在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相对于新闻事实而言,后两者——也就是媒体向读者提供的对于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更是媒体间新闻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以经济和人文多重专业视角审视经济新闻事件,以便向读者提供更趋科学、理性的价值判断,也便成了新的市场形势对于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一、以专业视角客观描述新闻事实面对扑朔迷离的经济新闻事件,耍想对其进行客观的描述,仅仅看表象或者完全遵循采访对象的说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利用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剥开重重迷雾现出事件本质。  相似文献   

15.
孙波 《新闻传播》2005,(7):39-39
近几年,新闻策划这个词语频频出现于媒体从业人员之间,反映出对这一做法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高原 《东南传播》2021,(11):43-45
主流媒体做好建党百年"红色记忆"的宣传报道,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主流媒体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红色记忆"的主题宣传,关键在于主流媒体如何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建构好"红色记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提早策划、谋篇布局,精心制作一系列分量足、品质精、形式新的优秀新闻作品,对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宣传好建党百年"红色记忆"进行多元化尝试和积极探索,通过宣传报道激发八闽儿女汲取百年党史精神伟力,为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袁鑫 《新闻爱好者》2023,(1):105-107
传统媒体经历着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传播格局转变,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也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新挑战。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所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成为媒体人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以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系列宣传为例,分析探讨濮阳市广播电视台坚持守正创新,采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互融传播模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跟踪报道,全平台播发,推进全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记者是什么? 记者是现代不同媒体从业人员的统称。 记者的社会职责是什么? 记者的社会职责是为所供职媒体提供新闻。 记者的自身素养应该怎么样?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抢抓受众“眼球”为突出标志的传媒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传媒新闻由单向宣传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转变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与新闻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变化相对应,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记者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突出。以纸质媒体为例,异质媒体的“打压”,同质媒体的“比拼”,使得一线记者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一些终日埋没在工作压力中的报社记者甚至发出“一线干三年,管教早白头”的叹息。  相似文献   

20.
时下,媒体中的民生新闻铺天盖地,电视民生新闻尤为强劲.诚然,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阶段.面对新形势,从业人员应该从理性上去思考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对策,从而使民生新闻健康地发展下去,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