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吴宗海 《寻根》2001,(6):104-105
《水浒》第二十四回中,王婆对西门庆说了一段风话:“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荡温和大辣酥。”向来未得确解。“革”前人民学出版社本在编辑凡例中特别指出此例暂不注释。《辞源》释“大辣酥”为蒙古语dairysun音译,也作“答剌酥”、“打辣孙”,意为酒。所引书证,即此二句。钱钟书先生1979年访美,学张洪年问此句话如何解释。钱日:“这是一句玩笑话,也就是西洋修辞学上所谓oxymoron(安排两种词意截然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藉以造成突兀但是相辅  相似文献   

2.
唐辉 《寻根》2004,(5):35-42
关于《金瓶梅》的主题,古今学者 主要持三种观点:一为宣淫说,所谓“家 传户到,坏人心 术”,这是四百年来历代政府查禁该书 的主要理由;二为诫淫说,所谓“欲要止淫,以淫说法;欲要《金瓶梅》书影 破迷,引迷入悟”。这是宣淫之说的精致翻版;三为暴露说,所 谓“著此一人,即骂尽  相似文献   

3.
卫绍生 《寻根》2009,(4):4-8
“阴阳”一词最早出自《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等说法,让人们对阴阳有了初步的认识。它和“道”、“神”等抽象概念紧密相连,毫无疑问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或者说属于抽象的理论或理念;“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为洪范九畴之首,所谓“初一日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这五种构成世间万事万物的基本要素,它同样是对社会与自然的一种抽象概括。到了战国时期,邹衍、邹夷总结此前出现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将阴阳与五行合而为一,创立了阴阳学派,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培华 《寻根》2012,(5):26-29
孔子据鲁国史记编纂《春秋》,不仅是编修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简略记述了春秋时期242年的历史,还常常以一字寓褒贬,借以表达其王道政治观点,以谨严的措词惩恶扬善,所谓“微言大义”。故《孟子·滕文公下》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有文献明确记载,“《春秋》三传”之《公羊传》《谷梁传》都传自子夏;至于《左传》,近现代学界有谓“子夏作”,有谓成书于“子夏门下一再传弟子”,可见子夏是《春秋》最主要的传人。  相似文献   

5.
4月28日出现在电影节开幕庆典上,并带来其最新作品《肮脏的交易》。  链接:布莱恩·布朗:他的名字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他不仅是澳大利亚的明星,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电影《破坏者莫兰特》及电视剧《爱丽丝小镇》的成功,使他成为国际知名的影星。在过去的20年里,他参与拍摄了一批澳大利亚影片及好莱坞的影片,如《荆棘鸟》、《晨雾中的暴徒》、《特技》、《新闻前线》、《The Shiralee》、《鸡尾酒》、《血誓》、《危险》以及1999年的《双手》,该片也为他第二次赢得澳大利亚电影学会“最佳男配角”奖。1999年,他与妻子雷切尔·沃德合作出演了…  相似文献   

6.
近来,许多观众纷纷反映.打开电视机到处都是飞檐走壁的剑客侠女.这边是《碧血剑》、《神雕侠侣》、那边是《一代侠女》、《义薄云天》、一部接一部的武侠剧占领了荧屏的黄金时段。荧幕下,又有《射雕英雄传》等多部“金庸剧”拍摄正酣。与此同时.梁羽生的武侠名著《白发魔女》古龙的《楚留香》、《武林外史》也相继被搬上荧屏.轰动一时的电影《少林寺》也“重出江湖”再拍电视版的《少林武王》。一时间.荧屏上下“江湖”泛滥.“武侠热全面升温。  相似文献   

7.
《中庸》是《四书》中的一种,其中关于诚信有精到的记述。可能是受到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子思———孟子的影响,《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大意是说:向“诚”学习,使“诚”成为人的行为准则,使“诚”得到实现,这就是人道。《中庸》中论“人道”,大体上有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天按照规则运行,人应该按规矩办事,不能随心所欲;规矩既含有法规,也包含道德规范。第二,天道不息(自然界不断运行,四季交替),相应于此,人道应当自强不息。第三,人要讲诚信,不自欺,不欺人,自尊、自信、自爱。第四,人不但要爱人,而且要爱万物(当然不包含…  相似文献   

8.
张扬 《东方文化》2002,(1):91-95
我在2600年5月23日《杂报》上发表了一篇《岳麓书院与“千年学府”》。后来,朋友寄来一篇署名李江,也发表在《杂报》上的《也谈岳麓书院与“千年学府”》(剪报未注明日期。以下简称李),指出张“讹舛之处甚多”,在关键问题上进行了批驳。  相似文献   

9.
杨玲 《华夏文化》2002,(2):18-19
侠,《说文》解释为:“从人从夹,夹从大从二人”,这很像左右两方挟持一个人的形状。所以颜师古说:“侠之言挟也,以权力侠辅人也。”“(任侠)任谓任使其气力。”荀悦在《前汉纪》里也讲道:“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用徐铉云:“任侠者,挟负气力以任事自雄也。”这些关于侠的形义解释,都认为侠是凭持勇力要挟或者辅助人的古代力士。韩非所谓的“群侠以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2010,(3):88-89
“2009中国收藏界10大事件、10大人物”近日在京揭晓。本次评选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国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CCTV、网易、《收藏界》《新周刊》《艺术中国》《中国新闻出版报》等20家媒体联合推选。著名书画大师范曾高票当选“2009中国收藏界10大人物”之首。电视主持人赵忠祥、  相似文献   

11.
李金坤 《寻根》2003,(6):40-41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古代,人们以《诗经》作为教化人的范本,称为“诗教”。《诗经》内容丰富,自古迄今人们多喜欢从《诗经》文本中取名。人们取名于《诗经》,一般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是直接采用句中之成词。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见《小雅·信南山》:“祀事孔明。”孔明,意谓完备周详也,此正是诸葛亮为人处事的性格特征的体现。我国原外交部部长钱其琛,其名出自《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琛,珍宝。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邦国,名字出于《鲁颂·宫》:“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邦国,即国家。当代著名诗人贺…  相似文献   

12.
衷氏源流考     
衷鑫恣 《寻根》2020,(1):116-119
“衷”姓是我国比较罕见的姓氏,原本为“哀”。现在主要聚居于福建武夷山市(旧崇安县),江西南昌县、万安县、赣州市,湖北监利县及台湾地区,他处也有零星分布。关于哀氏的概述,郑樵《通志》卷二八载:“哀氏,谥也,未详何王公之谥与。汉有哀章,事王莽。金陵有哀仲,种(梨)。《述异记》宋有哀道训,望出南康东阳。今建州多哀族。”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六云:“哀,《后汉书·更始传》:‘王莽使国将哀章守洛阳。’(唐章怀太子)注曰:‘《风俗通》,哀姓出自鲁哀公之后,因谥以为姓’。  相似文献   

13.
王振平 《世界文化》2008,(11):37-39
为庆祝出刊1000期,美国《娱乐周刊》推出了一份“新经典”榜单,在1983—2008年这25年间出品的电影、图书、电视和音乐等多种文化娱乐产品中,分别选出了100部最佳作品(产品)。百部最佳图书之首为科马克·麦卡锡的《路》、第二和第三名分别为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和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其实早在2006年,  相似文献   

14.
略议炎帝神农氏及其与中原史前农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龙 《华夏文化》2006,(4):17-19
在我国古籍及传说中,有关记载既不统一也不系统。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帝王世纪》说炎帝与黄帝是亲兄弟,可又说炎帝死后经过八代五百余年黄帝才继承王位,无怪乎唐代司马贞提出疑问“何其时之长也”。其次,《世本》将炎帝与神农合为一人,而《  相似文献   

15.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占筮的书。《易经》的作者,以及成书时代,至今尚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的说法,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在羑里坐牢时推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为《易经》作传(《易传》)以解经。《易传》又称"十翼"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和《杂卦》。战国时期,人们将《易经》和《易传》合订成册,成为今天的《周易》。秦始皇焚书坑儒,没有焚《周易》。到了汉代,《周易》地位上升,成为"群经之首"。此后,《周易》的地位没有动摇。"群经之首"不是因为它能算命,主要是它的阴阳变易思维给人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传统蒙学读物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炳照 《寻根》2007,(2):4-7
一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商周时期,就曾盛行“保傅之教”;汉唐之际,蒙学教育更广泛推行于宫廷王室和达官贵人家庭;宋元明清又有进一步发展,一般庶民子弟也多能受到相当程度的蒙学教育。所谓“养正于蒙”(《周易传义大全》卷三)、  相似文献   

17.
熊海英 《寻根》2005,(2):30-33
人们对魏晋士人的印象多来自于《世说新语》,其所记的名士们发言则“玄远冷隽”,行为又“高简瑰奇”,“千百年来,学士大夫家,无不玩而习之”(王日卓《〈今世说〉序》),此书几成为名士教科书。宋人有《唐语林》、《续世说》记唐人风度,却没有人专门写一本书记载宋人风度。不过读宋人笔记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可以和《世说新语》所记对照来看,大约能知道宋人怎样看魏晋风度,自己风度又如何。宋人对魏晋风度自然有企慕之感,但也不乏争胜之心:《邵氏闻见录》卷第二十引李言:“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着小冠,批半臂,坐船中。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  相似文献   

18.
所谓“会通”,我国古代文献最早见诸《周易》,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闽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通莫大乎四时”,“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力……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  相似文献   

19.
许姓祖地考     
李立新  王道生 《寻根》2006,(5):100-105
炎帝、许由与文叔《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夫许,大岳之胤也。”晋代杜预《春秋世族谱》云:“许国,姜姓,与齐同祖,尧四岳伯夷之后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元和姓纂》、《急就篇·注》中均有相同记述。在上述文献中,出现了五个人物:炎帝、太岳(四岳)、伯夷、许由、文叔。他们似乎均为许姓始祖,让我们逐一予以分析。(一)炎帝。炎帝神农氏是上古时代活动于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部族早期以渭水流域为根…  相似文献   

20.
刘淑丽 《寻根》2009,(6):40-43
周代对于女性的论述在《周易》中较为集中,尤其是其中的《家人》、《恒》、《成》等卦。战国时代的荀子就已经注意到了《周易》有关女性与男女关系的论述,《荀子·大略》说:“《易》之成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周易》者,“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