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星 《教学与管理》2006,(4):139-140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通过唱歌、欣赏等教学活动来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能够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发展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方位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以音乐特有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艺术形式的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途径来达到的。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愉悦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学生为审美主体,最终实现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感受与鉴赏(即音乐欣赏)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欣赏可以使受教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加强对当代学生音乐审美的熏陶。这就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指导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参与音乐生活、接受音乐熏陶、享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素质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音乐欣赏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音乐欣赏教育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但可以培养人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本文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音乐欣赏教育使学生正确有效地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峰 《教学与管理》2005,(12):73-74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即美育,是全面发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建构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音乐审美教育,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其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鲁静 《儿童音乐》2013,(2):68-70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教学,需要达到些什么目标呢?第一,音乐欣赏——在聆听中关注什么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大致有三个层次,依次为感官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过去,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我们主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引导学生从感官上产生愉悦(悦  相似文献   

9.
贲道宏 《儿童音乐》2011,(12):48-49
正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心灵的情感教育,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与理智、精神与道德、情操与思想。学校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懂得音乐、喜欢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这是普通中学音乐教育的宗旨。当然,音乐审美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0.
宋网兰 《考试周刊》2014,(56):178-179
<正>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音乐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懂得欣赏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算不上完整的教育。"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是完成这一任务最有效的办法。一、情感体验的激发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摆正审美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其次要明确培养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音乐欣赏除了让学生在音乐形式方面获得审美愉悦外,同时也要把注意力放在音乐内涵的审美体验上,使他们具有真正审美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是一项很重要的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学中,也可以做一个重点课题。因此,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这些问题应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12.
刘雅静 《教育》2012,(18):56
优美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美的熏陶,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由美而求真向善,运用音乐欣赏的文化功能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运用音乐欣赏的教化和心理功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欣赏的这四种功能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完美的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审美的教育,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始终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割裂、脱节现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可以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素质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们对音乐艺术的热情,使人们在音乐体验中获得精神与情感的共鸣和陶冶,从而在思想,修养上趋向完善和崇高。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感情教育应坚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要充分发挥乐欣赏教学发展和培育学生对音乐兴趣的重要渠道作用,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审美再造活动。  相似文献   

16.
周克勤 《快乐阅读》2011,(12):177-177
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知道欣赏音乐是要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7.
米露 《甘肃教育》2004,(4):42-42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音乐欣赏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以音乐欣赏为先导,以提高审美能力为中心,对学生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那么,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初巾音乐教学应该采取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足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谈音乐欣赏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能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修养,使学生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高中学生处于探求心切、好奇心强、心理不稳定的阶段,他们对音乐欣赏十分喜爱,但是又缺乏鉴赏的能力,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使他们急需对音乐审美、情感、理解、鉴赏等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因此正确的音乐欣赏教学必须讲究艺术性,缺乏艺术性的作品不能吸引、打动学生,同样缺乏艺术性的教学也是不能吸引、打动学生的。音乐欣赏课教…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学苑教育》2020,(2):77-77,7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关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小学音乐的教育创新。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是有限,很难从音乐中触及灵魂,从而陶冶心灵。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审美。而小学音乐欣赏则主要是通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从引导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从而得到精神满足。音乐欣赏教学本质上属于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能力,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