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书虫T型台     
《阅读》2006,(5)
亮相书虫:陆怡婧书虫发现者:干露啃书心得:书里、书外是两个世界!海阔天空的感觉,让我变得更加精彩!喜欢的书:《青铜葵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兔子德国草》书虫在线: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五(5)班亮相书虫:陈逸群书虫发现者:张坤啃书心得:读书是智慧的源泉,读书是快乐的根本。喜欢的书:《鲁滨逊漂流记》《绿野仙踪》《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大学》书虫在线: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五(4)班亮相书虫:张靖妍书虫发现者:张春英啃书心得:我要像老鼠啃书一样咬文嚼字,像熊猫吃竹子一样细细咀嚼,像考拉嚼树叶一样耐心品尝,像牛反刍一样慢慢…  相似文献   

2.
《阅读》2006,(10)
亮相书虫:/徐逗秋书虫发现者:李洋啃书心得:书,是一切知识、美德的源泉,是不开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喜欢的书:《三国演义》《好兵帅克》《一万个奥秘》《爱的教育》等书虫在线:宿豫区实验小学五(1)班亮相书虫:丁偲偲书虫发现者:张成红啃书心得:书,是一位不开口的老师,她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使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喜欢的书:《糊涂猪》《红楼梦》《一千零一夜》等书虫在线:宿豫区实验小学五(4)班亮相书虫:花旺旺书虫发现者:胡修喜啃书心得:书,我最亲密的伙伴,油墨的芳香让我陶醉,渊博的知识让我茁壮成长,她让我的生活更加精彩。喜欢…  相似文献   

3.
亮相书虫:于晓天书虫发现者:王世琴啃书心得:读书,未曾填饱我的饥肠,但充实了我的头脑,丰富了我的精神。喜欢的书:《智慧背囊》《时文选粹》《彭德怀》书虫在线:东台市实验小学六(8)班亮相书虫:冯静文书虫发现者:雷富平啃书心得:书,我亲密的伙伴,它让我分清善恶美丑,知道了许多知识,我的生活因书而精彩。喜欢的书:《封神演义》《红楼梦》《希腊神话》《淘气包马小跳》《草房子》书虫在线:东台市实验小学五(5)班亮相书虫:蒋天书虫发现者:何素莲啃书心得: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想象的翅膀,书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喜欢的书:《外…  相似文献   

4.
《阅读》2006,(6):F0002-F0002
书虫发现者:石群啃书心得:书,为我们构建智慧的桥梁;书,为我们打开知识的宝库;书,是我们的“长生果”;书,是我们的营养品;书,浣洗我们的心灵,带我们走进真理的殿堂。喜欢的书:《中国上下五千年》《史记》《老人与海》书虫在线:扬中市实验小学五(5)班  相似文献   

5.
书虫T型台     
《阅读》2007,(11)
书虫发现地:江阴市华士国际学校书虫发现者:孙晓山啃书心得:夜晚读书的感觉,就像苦咖啡里加上糖。读书的快乐来源于细细品尝。喜欢的书:《人体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陈晋华 《阅读》2014,(33):1-1
<正>江苏省常熟国际学校实验二(4)班顾嘉烜今年暑假我第一次见到《阅读》,我可喜欢她了。跟着可爱的小书虫,我学到了很多有趣的双语知识,还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我也要成为一个会读、会说、会写的小书虫!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五(1)班《阅练奕夏读》如沙漠深处的一汪甘泉,满足了我如饥似渴的读书欲望,敞亮了我"道不明,理还乱"的写作心境。未来的子日里,期待《阅读》成长,似四季更替,五彩纷呈;似大千世界,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7.
书虫T型台     
《阅读》2011,(12):F0002-F0002
亮相小书虫:葛坦 书虫发现地:宿迁实验小学四年级 书虫发现者:孙宏琳老师 书籍是我最好的朋友,和他交往可以益智、可以怡情、可以正德、可以塑人。如果说每一次运动能让我感受大汗淳淋的舒畅,那么、每一次阅读让我享受的是崇高精神的洗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阅读,我快乐。  相似文献   

8.
张鹭  宋佳玲  管芸芸 《阅读》2006,(10):48-48
假如我是地球我想对人类说让千年裸露的荒山结束烈日的煎熬假如我是地球我想对人类说让松鼠有美丽的家园让小鸟来这搭窝筑巢If I were the earth,I would say to the mankind, “Let the bare and deserted mountains not bear the suffering from the burning sun.”If I were the earth, I would say to the mankind, “Let the squirrel own its beautiful home; Let the bird build its nest on my chest.”难度系数:☆☆假如我是地球$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五(1)班@张鹭 $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五(1)班@宋佳玲 $海门实验学校@管芸芸…  相似文献   

9.
一天,小书虫遇到了无精打采、神情蔫蔫的说明性文章。它向小书虫诉苦:“小朋友们都不喜欢我!说我的语言比较枯燥,内容没有太多趣味。”小书虫笑道:“你呀,不就是通过解说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类别,使人获得知识和信息嘛。别急,我教他们几个招数,保证小朋友都会喜欢你了!”一、抓住语言的形象性,还原情景在学说明性文章时,小朋友们抓住形象性的语言,利用各种学习手段,还原课文情景,就能增强趣味性。1.画一画。比如《恐龙》(苏教版)中谈到雷龙、梁龙、剑龙等,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拿起笔来画一画。不同的想象,画的也就各有一番情趣。2.读一读…  相似文献   

10.
秦朗 《阅读》2007,(1):48-48
秦朗干露一页一页翻书,就好像一次一次更新,我喜欢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世界知识画报》、《根鸟》、《东方快车谋杀案》……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六年级(5)班  相似文献   

11.
书虫T型台     
《阅读》2012,(12):F0002-F0002
嗨,大家好!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女孩,熟悉我的人都叫我“小书虫”。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只要有空,我都会拿出书来尽情地享受阅读的乐趣。我爱看的书很多,每个月,我都会去书店买几本回家。我还订阅了许多种报刊杂志,像《阅读》、《我们爱科学》、《儿童文学》等都是我每个学期必订的。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我喜爱看书!  相似文献   

12.
陆友松 《阅读》2006,(4):18-19
小书虫特喜欢语,在语学习中对诗又情有独钟。这不,他正在津津有味地诵读着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似文献   

13.
1“小书虫俱乐部”开始报名啦!2我们都是小书虫。3“小书虫俱乐部”的会员在进行美文诵读活动。4在“走进古诗园”活动中,我们中高年级的小书虫为低年级的同学们做了回“小先生”。5我们在交流“我最喜爱的一本书”。6老师们在为我们上课外阅读指导课。7快来参加我们的最佳阅读小报评选活动吧!本期书虫发现地: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闵香玉 @俞辉  相似文献   

14.
纪承 《阅读》2006,(9):16-17
一天,小书虫和同学肖明在一起聊天。小书虫:肖明,对国歌你知道多少呢?肖明:这可难不倒我。每周升旗仪式,我们都要唱国歌。我不仅会唱,还知道国歌原名叫《义勇军进行曲》,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相似文献   

15.
书虫呱呱呱     
《阅读》2005,(11)
书虫吉利(句容市实验小学)读《老人与海》,总有一股力量不断注入身心,因为桑提阿果老人是一位真正的“硬汉”。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力量强大的大马林鱼,等到鲨鱼一再来袭时,他用尽一切个人手段反击,什么也无法摧毁他的英勇意志。只有在坚强的滋养中,生命才能不断向上!向上!我心中的海是美丽的,它宁静祥和,又生机勃勃……可是,书中的海是怎样的面目呀——波涛汹涌,杀气腾腾,像一个无边的战场……可那吃鱼肉、钓大鱼的生活又是多么奇异。反反复复、断断续续,老人和他的海在我的心里渐渐清晰起来,我也越来越被老人的精神所震撼。合上书本,我的…  相似文献   

16.
吴宁萍 《阅读》2006,(3):15-15
小书虫:嗨!老师布置的预习题你解决了吗? 小丽:是关于《我不是最弱小的》中作设下了哪些伏笔的问题吗?我正想和你讨论讨论呢。  相似文献   

17.
《阅读》2014,(5):4-5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喜欢读书.我成了我们家有名的书呆子。 我读家里那个旧式书柜里花花绿绿的旧报纸,读从同学家借到的古色古香的线装《西游记》《红楼梦》,读一摞又一摞的连环画,读从简陋的教室里拿到的,老师放到书架上的每一张报纸,每一本书刊。书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以至于有一次姐姐说出了一句:“你看到书比看到窝窝头还要亲!”  相似文献   

18.
我的自画像     
陶彦哲 《阅读》2015,(10):25
我的个子高高的,瘦瘦的,排队的时候,总是排在后面几位。我的头发短短的,有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可能是书看多了,也可能是遗传,我已经戴上了眼镜。带戴上眼镜后的我像个小博士。其实我读过许多许多的书,天文、地理、小说都是我喜欢的。尤其是《经典数学》《笑猫日记》《嗨,太阳系我来啦!》我特别喜欢,同学说我是一  相似文献   

19.
书虫IT型台     
《阅读》2011,(11):F0002-F0002
我爱好旅游、古筝、运动,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喜欢看有趣的《哆啦A梦》、记录历史的《上下五千年》、可爱的《淘气包马小跳》、优美感人的《青铜葵花》……  相似文献   

20.
徐继立 《阅读》2012,(10):16-17
六(1)班的同学正在学习《姥姥的剪纸》一课,"小书虫"忽然向徐老师举起了手。小书虫:文中写道:"庄稼人都图个吉利,姥姥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这里的"喜鹊登枝"有一个传说,徐老师,您能给我们讲讲这个传说吗?徐老师:早在两千多年前,喜鹊报喜的说法便在民间流传。据盛唐时期张鷟的《朝野佥载》一书记载,贞观末期,南康郡(今江西省赣州市)有个叫黎景逸的人,是个护鸟使者。他家门前有棵树,引来了喜鹊在其搭窝、栖息,并产下了小鹊儿。巢内的鹊儿"吱吱喳喳"地叫着,黎景逸听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