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96-396
李灿院士荣获国际催化奖国际催化协会于7月1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3届国际催化大会上授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国际催化奖,以表彰他为发展催化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由国际催化协会设立的“国际催化奖”主要奖励在国际催化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45岁以下的科学家。李灿院士获此殊荣是我国催化领域科学家迄今在国际催化领域获得的最高奖励,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得此项奖励,表明我国催化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成就已开始受到国际催化界的认可和重视。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3位中国科学家获生物科学奖“2004全球…  相似文献   

2.
获奖个人李灿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科技贡献:在光谱上鉴别了表面超氧和过氧等分子离子氧物种以及在低温下观察到甲烷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活化吸附态;在国际上最早将紫外拉曼光谱应用于催化研究,筹建了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在表面上和纳米孔中合成手性催化材料;发展了用于超深度脱硫的乳液催化技术。发表论文26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余件(12件已授权)。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04年获得“InternationaClatalysisAward”。李灿现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3.
新闻     
《科学中国人》2013,(9):67-67
陈创天院士获颁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8月4日,2013年度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之一Laudise奖在波兰华沙正式颁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陈创天获奖。这是中国科学家获得的首个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最高奖。国际晶体生长协会每3年评奖一次,最高奖有Frank奖和Laudise奖两类,其中,Frank奖奖励理论贡献者,Laudise奖奖励实验和应用贡献者。陈创天此次荣膺Laudise奖是因其在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发现方面,尤其是对BBO、LBO和KBBF晶体发现和发展方面的贡献。记者了解到,此次会议颁发的Frank奖由日本科学家获得。会议举办之前,有4位在晶体生长领域卓有声望的科学家向协会推荐了陈创天。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22,(15):32-32
7月18日,在希腊雅典举办的第44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被授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国际合作奖。COSPAR国际合作奖自1984年设立,是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单独设立的奖项之一,旨在表彰为空间科学国际合作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吴季是目前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科学家。从2018年开始,COSPAR国际合作奖的获奖者还会获得一颗小行星的命名。2022年7月5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I A U)批准,编号为10118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吴季星”。  相似文献   

5.
姜莹  王辉 《科学中国人》2006,(12):68-69
2006年,第四届国际逆流色谱学术会议上,杜琪珍在低速逆流色谱技术建立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受到逆流色谱创立者、美国著名科学家YoichiroIto博士及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因此荣膺获得国际逆流色谱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CountercurrentChromatography)首次设立并颁发的最高奖———爱德华·周(EdwardChouAward)奖。爱德华·周奖,是为纪念为逆流色谱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作出杰出贡献的爱德华·周博士而设立的。该奖今年首次设立,今后将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只有一名科学家获此殊荣。茶,千百年来以其永恒的生命力,倾倒众人。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国际晶体学协会宣布设立厄瓦耳奖,以表彰对晶体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奖金名称是经已故厄瓦耳(Paul Peter Ewald)教授生前诚挚的允许而选定的,以感谢和赞美他对晶体学基础和对国际晶体学协会的建立所作的重要贡献,特别是他作为1946至1948年国际晶体学临时委员会主席、1948至1959年任该协会刊物《晶体学学报》第一任编辑和1960至1963年任该协会主席时所作的大量工作。厄瓦耳奖包括奖章、证书和奖金,在每三年一度的国际晶体学代表大会上授予。1987年在澳大利亚伯斯举行的第14届大会上将进行第一次授奖。1987年是1912年发现X射线衍  相似文献   

7.
人物名片     
正范渊,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一个登上全球顶级信息安全大会BLACKHAT (黑帽子)进行演讲的中国人。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兼任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常委、中国侨联特聘专家、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科协副主席等多项重要职务,荣获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第三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中国通信协会"网络与信息安全杰出人才奖"、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首届"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2017全球浙商大联欢暨第一届全球浙商金奖、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首届"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浙江省杰出青年、杭州市第四届杰出人才、2019浙江省青年数字经济"鸿鹄奖"、科技新浙商致敬十年特别奖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8.
刘洋 《今日科苑》2008,(3):8-11
"由于他在数学地质领域作为研究者、教育者和带头人的长期经历和对数学地质的杰出贡献,荣获克伦宾奖当之无愧。"1992年8月31日,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主席McCommon博士在颁奖仪式上如此致词。这位被协会评价为中国数学地质之父的科学家就是我国著名数学地质学家赵鹏大院士。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14,(1):61-61
<正>12月17日,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在京举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回顾总结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表彰奖励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  相似文献   

10.
一、1997年8月7日,这是个值得在中国林业发展史上大书一笔的日子。 这一天,国际林联(IUFRO)第20届世界大会在芬兰的第三大城市坦普雷隆重开幕。在开幕式的颁奖仪式上,来自中国西北林学院的杨忠岐博士从国际林联主席手中接过“科学成就奖”金质奖章和证书之际,国际林联103年的历史上又增添了新的一笔──第一次有中国人获得此项世界大奖,荣膺世界十名最佳青年林业科学家的荣誉。  相似文献   

11.
曲格平 第一任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署首席代表,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中华环保世纪行”第一倡议者,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环保第一人”。1987年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与的金质奖章。1992年5月获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笹川国际环境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此项环境领域最高声望的国际环境奖。1996年2月获荷兰贝恩哈德亲王颁发的“金方舟”勋章,是该奖中的最高级别——指挥者奖,成为中国首位获此荣誉的人。1998年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环保委员会主任委员。1999年6月,获得日本旭硝子财团本年度“蓝色星球奖“,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获得这一荣誉。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巴西结束的第六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rop ScienceCongress)传来消息,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院长张启发院士获"杰出作物科学家奖"。据悉,该奖项授予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卓越声誉的作物科学家,此次共有3名科学家获得此项殊荣。国际作物科学大会是世界作物科学学界  相似文献   

13.
喜讯     
<正>近日,由凤凰卫视发起、海内外多家华文媒体共同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奖。颜宁于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莱芜,2011年8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12月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4年12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  相似文献   

14.
<正>专家简介:储伟,1965年出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95年获北美催化协会J.Kokes Grant奖;1995年获得美国化学会ACS评优。2013年12月份获得国际ENI Award环境保护大奖提名(意大利ENI公司是世界500强前100名)。研究领域方向为纳米碳材料(碳纤维、石墨烯)、等离子体技术应用、清洁能源转化和储存技术(油气转化、氢能、锂电池、电容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封存(CCUS)高效技术、催化燃烧和尾气治理技术及新型高效催化材料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633010,21303069)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李灿研究员课题组在水催化氧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Water Oxidation on a Mononuclear Manganese Heterogeneous Catalyst"(单核锰多相催化剂上水氧化)为题,于2018年10月16日在Nature Catalysis(《自然·催化》)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929-018-0158-6。水氧化是水分解的速控步骤,也是自然光合作用和人工光合成的原初反应。开发高效稳定的水氧化催  相似文献   

16.
周培源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科技界的卓越领导人之一,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生前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科学家中最早担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的理事、国际科学家联合会理事及出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全体大会的中国代表和首席代表.1962年当选为世界科协副主席.1980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0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  相似文献   

17.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并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14,(2):23-24
正她是教育部化学领域第一位女性长江特聘教授,她是迄今为止国家基金委化学部唯一一位女性创新群体带头人,她是首位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的华人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毅,这位在固体化学领域一直"高速运转"的女科学家,在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再一次刷新了她给人们带来的惊喜。细数她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被称为"低调的奢华"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科技》2006,(10):58-59
在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一共有四人,俄罗斯天才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y Perelman)则放弃了这个最高奖项。除了陶哲轩,获得菲尔兹奖的其他三人分别是安德烈·欧克恩科夫(Andrei Okounkov),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i Perelman)和温德林·沃纳(Wendelin Werner)。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数学家荣获奈望林纳奖,90岁的日本数学家荣获首届高斯奖。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吴孟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科技合作奖5人,奖励314项科技成果,其中自然科学奖38项(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8项);技术发明奖4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9项);科技进步奖236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18项)。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奖授奖项目4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7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8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8项。我院推荐的蒲慕明获2005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下面将我院获奖项目简要介绍如下(不包括专用项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叶笃正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1940年获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