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百里溪 《成才之路》2011,(32):3-I0001
“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笔画虽少,却不好写。 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越难写。 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两笔,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2.
“人”字这两笔,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做人为先     
王光 《中国德育》2010,(1):51-52
我们祖先创造的“人”字,共有两笔,一撇一捺。这两笔虽然简单,但却有着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常对某些字的笔顺,笔画弄不大清楚,我们如果把一些笔顺、笔画的规律交给他们,就可避免出错或少出错。这里介绍两种规律: 一、一些学生常把“区”,“凶”,“画”等字的笔画算错,因为他们往往把这类字的左下角的竖折“(?)”误认为是两笔:竖,横。这里,我们应该使他们把这类字与“国”、“四”、“凹”等字区别开来,告诉他们这样一条规律: 凡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如国,团、回、凸等,其左下角的“(?)”都是分两笔写,最先写那一竖,最后写那一横封口;凡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如区、  相似文献   

5.
“人”字有两笔,从古到今,没有简化过。一个人只有为集体、国家和他人做奉献,这个“人”字才写得完整。  相似文献   

6.
“父”字的读音无外乎两种:①fù,②fǔ。虽说只有两种读音,但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读准它,还真让人感到头痛。比如说“夸父”的“父”字,许多人把它读成fù。殊不知这里应该读作fǔ。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释“子”     
小篆“子”字,象人首与手足之形。“子”的本义是“孩子”,男女兼指。《仪礼·丧服礼》: “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郑玄注: “言子者,可以兼男女。”古文中,“子”指男还是指女,常常需结合语境才能确定。《触龙说赵太后》:“丈夫亦爱  相似文献   

8.
从契丹文推测汉语“爷”的来源刘凤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关键词:契丹文,大字,小字,汉语,爷,来源根据学界近年对契丹文字的最新解读成果,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都有“年”和“父”两个意思。这是由于在契丹语中“年”和“父”同音而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都是表...  相似文献   

9.
试考“考”     
许慎于《说文解字》序中云:“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代学者,对“建类一首”理解不一,故有形转、意转等数家之说。然对“同意相受”则意见较一致。再阅《说文解字》正文。许慎于“考”字下注“老也”,又于“老”字下释“考也”。可见“考”“老”两字意思无二,是谓“同意相受。”然观《楚辞·离骚》有“朕皇考曰伯庸”一语。其中“考”字历来均注释为“父”。《尔雅·释亲》中也记有“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云云。《尚书正义》曰:“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下注:考妣,父母。“考”字在上述先秦文献的记载中均不能与“老”字互训、相代。可见《说文解字》中“考,老也”的注释是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吗     
“八字没一撇”这句俗语,按一般的解释,意思是:“八”字左撇右捺两笔,连一撇都没有写,哪来的“八”字,以此借指事情没有眉目.  相似文献   

11.
二十六、木字旁 图34-7的“梓”字,木字旁写得纵长,与右边相匹配,竖画收笔为垂露(圆笔),与右边悬针竖避免了重复. 图34-8、图34-9的“榱”和“桷”字在碑中连写,所以“榱”字的木字旁的竖画作了变化,由一笔变为两笔. 图34-10的“案”字的木字旁作字底,因为突出了上面的波画,故而木字旁写得比较收束. 图34-11的“相”字,木字旁的竖画由一笔变为两笔,第三笔撇画写得很有力度.  相似文献   

12.
变字游戏     
圆圈的中间是一个“口”字,请你在它的左右上下各添上两笔,使之变成另外一个汉字。要求(1)只能添两笔,如:“口”加“十”,变成“古”字;(2)在“口”下方的只能添在下半部分,左面的只能添在左边,右面的只能添在右边。《变字游戏》参考答案1.口———左上:占;右上:台;左:加;右:叶;左下:只;右下:兄;下:另2.合———答、鸽、拿、盒、蛤变字游戏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和金文“人”字像一个侧立的人形,这个人还向前伸出了他的手。隶书以后字形变化较大。楷书“人”字两笔的下端竟像是人的两条腿了。  相似文献   

14.
请在“口”字上添两笔,写出不同的字。写出 25个以上为良”,30个以_卜为“优”。试一试,看你行不行。智力冲浪(看你行不行)@顾履诚  相似文献   

15.
初一语文课本《寓言三则·塞翁失马》篇中,“父”字在全文中出现了四次,前三次的意义相同。但从发表的文章看,众说不一,有的将“父”字释为“父亲”,有的把“父”字解为“老头”。究竟哪种较适当呢?(第四  相似文献   

16.
当当当!大猫写字学校上课啦!猫老师:小朋友们好!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读成语,学写字”。这节课我们来学这几个成语,先来读一读:釜底抽薪、磨杵成针、煮豆燃萁、班门弄斧。再来看加点的字和它们的部首,我们来“开火车”读一下。毛毛:“釜”的上面是“父字头”!苗苗:“成”的偏旁是“戈”!妙妙:“燃”的部首是“火字旁”!咪咪:“班”的部首是“王字旁”!猫老师:观察一下,“父字头”是什么样子的?咪咪:撇捺舒展!老师说过,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像鸟的翅膀一样舒展!猫老师:妙!我还要补充一下,撇、点要靠近些,撇、点合起来看是个“斜八”,点要写得稍…  相似文献   

17.
【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相似文献   

18.
杨伯峻先生《文言语法》中提出所谓“兼词”,即“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一身而二任。”提出“兼词”之说,这对古汉语研究是一大贡献,但他又说兼词中有的是合音词,即合二字之音为一字之音。急读之,是一个音节,即一字,缓读之,则为两个音节,即两字。所以,合音词可兼二字之用,可看作两个词。而另一部分却不是合音词。于是现在有些语法书就据此解释说:(这另一部分)虽然也是一个音节作两个词用,却只能说是合义而非合音词。①这种说法值得研究。因为,从兼词的形成上看,就是由两个音节“急读”为一个音节的,因而,它仍可照“缓读”的办法加以还原,来作为两个音节(两  相似文献   

19.
谈兼词     
在古汉语的虚词中,有一些字兼有两种不同词性的职能和意义,我们称这种字叫“兼词”。兼词根据语音原理的判断,可分合音兼词和非合音兼词两种。现在举一些古汉语中常用的兼词来说明它。一、合音兼词诸=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一般用于句中。例如:  相似文献   

20.
《尔雅·释器》:“饼金谓之钣。”郝懿行疏云:“饼金者,〈说文〉钉字释云:‘炼饼黄金’。然则饼金盖炼冶而成。〈类聚·宝玉部〉引〈邴原别传〉曰:‘金三饼与原。’〈初学记·宝器部〉引〈尔雅〉饼金作饼金,盖假借字也。钱氏(大昕)〈答问〉云“饼当作并,〈孟子〉:‘王餽兼金。’‘兼金者,并金也。’今按〈说文〉注既有饼金,又云:‘金百炼不轻’,是不必改饼为并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