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进 《贵州教育》2022,(8):32-33
<正>生物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从生活来,然后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农村生物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生物教学资源,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让我们不再局限于课本、校园内挖掘教学资源,还可以拓展到校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学生在实践中、与大自然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应用生物知识。只要我们用心挖掘、细心体会,在我们农村,身边处处是生物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实践课,就是要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亲密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合作。  相似文献   

3.
一、贴近生活,调动学习积极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回归生活,给学生安排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搜集积累素材,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4.
一、让指导课贴近自然,融入社会 生活是语文学习永不枯竭的源泉。习作指导课为何不能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小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呢?我们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到沸腾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可以是参观、访问;可以是种植、饲养;可以是游玩、越野、爬山;可以是一次公益活动;可以是一次革命历史遗迹的瞻仰;可以参观工厂等等。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身体验,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得个人的独特感受。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记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5.
在习作教学中,如果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走进生活,回归生活,那样,习作教学会展’现给学生一个别样的天地。1.走进大自然,让习作与游玩相伴。学生的生活是多彩的,带他们走进大自然,感受春的旖旎、夏的火热、秋的华硕、冬的含蓄,感受云出雾散、日出日落、朝霞晚霞、潮涨潮落,将语文学习与大自然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感悟课文情感的能力,能帮助低年级学生跳出文字的局限,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感悟力。要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家庭成长生活;走出课本,走进学校学习生活;走出课本,走进社会见闻。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7.
快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认识生活是作文的关键,积累生活是作文的捷径,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广泛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去发现、探索,去大胆想象,去采撷生活中的瑰宝吧!让快乐走进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真正享受生活的快乐、作文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地点是教室,也不局限于教室,可让学生走入大自然,走进现实生活中,即可以让数学实践活动走出课堂。通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的接触,不仅可以完成资料的搜集、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学习一旦回归到生活中,学生就会在生活的大课堂中汲取到更为广博的知识,同时发展个性,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个性化的积累。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本,综合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中,多种学习方式并举中获得体验。再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社会及大自然进行接触,为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借助生活体验,增加生活积累生活化课堂的方式有很多,关键是要激发学生把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密切相关。"让生物课堂走进生活",就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中心,以学生丰富的生活为背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简单化,以达到激活学习动力,增强主体意识,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物学问题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生物知识、学习终身受用的生物知识,这是我们初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针对具体的教  相似文献   

11.
要做到习作时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首先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自由作文的乐趣,其次是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偶发事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一隅空间,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再次是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开阔视野,从生活中选取素材,体验生活习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正>"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生物学科学习的目的和主要特点。学习生物学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大自然,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了解我们身边的生物,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来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那么,针对生物学科的以上特点,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生物,学好生物。一、社会教育资源对实践教学的作用1.社会教育资源是丰富生物课程内容和实施生物  相似文献   

13.
实践活动是人的主要活动,是人生成自我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走进自然,回归生活,融进社会去进行实践。教育教学的开展要尊重学生对实践的认知与理解、感悟与体验、交往与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走出狭隘的书本世界,走进自然,回归生活,融进社会去进行实践,达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功能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是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列宁在其名著《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强调,“青年的学习和教育决不能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国外的中小学,也十分重视把学生们带出学校,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活动、观察、实验,以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增进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在当前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正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宁夏教育》2006,(1):70-70
1.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学生周围蕴涵着丰富的活动资源,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有时都可以成为德育活动的资源,从中引发出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从德育的价值角度来看,活动具有动态性、体验性和直接性等特点,它对促进学生身心、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活动也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社会,明确责任,促进成长。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阅读链接,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转移到课下,走进社会和大自然,也可以与生活、习作链接;将学生课外积累美文段落同文本链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通过阅读链接兴趣的培养,可提升语文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贴近大自然的科学,与人们现实中的生产活动有着紧密而广泛性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加入一些生活化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量,拓展他们的思维。让学生们的生物学习真正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柱 《快乐阅读》2011,(17):84-85
"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社会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家庭,真切地感受一切,学会为生活而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阅读链接,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转移到课下,走进社会和大自然,也可以与生活、习作链接;将学生课外积累美文段落同文本链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通过阅读链接兴趣的培养,可提升语文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0.
品德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的课程。一、走进大自然,培养学习兴趣品德课是基于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课堂固然重要,是我们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但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