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少学生怯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缺乏学习的兴趣与深入探究的热情,他们选择了逃避与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让学生不断逃避文言文学习吗?当然不行,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新燃起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文言文本细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是有效提高文言教学的方法。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不少学生怯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缺乏学习的兴趣与深入探究的热情,他们选择了逃避与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让学生不断逃避文言文学习吗?当然不行,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新燃起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文言文本细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是有效提高文言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究其原因是学生刚刚接触深奥难懂的文言文,又没有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了,他们才会不惧各种困难,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文言文是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典,是中华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学习文言文,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但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成为仅次于作文教学的"第二大难题",颇令语文教师头痛。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整理成文,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一、培养兴趣,激活教学气氛做任何事情,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文言文也不例外。大多数学生喜欢老师面带微容地同他们交流,喜欢老师讲出故事、成语或名言警句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基于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导入环节上做文章,让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用来导入的内容可以是课文本身所叙述的故事,也可以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讲为主,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需要改革,需要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主动,并转变以记为主的思维模式,变成以思考为主的学习方法。文言文教学只有变教师讲为学生提问、学生讨论,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地去品味文言文中的语言,教师也才能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  相似文献   

5.
<正>在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加文化积淀,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学素养,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以及文化传承精神。但是,当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文言文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因为兴趣是  相似文献   

6.
从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初中文言文教学仍然是许多老师的教学薄弱点,他们在文言文教学上,花费时间长、耗费精力多、投入感情厚,但是依然收效甚微。初中学生仍然会时不时地将"文言文"和"作文"相提并论,甚至会认为学习文言文比写作文还要难许多。对于初中语文老师而言,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心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畸形发展或营养不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许多语文老师在教文言文时,常会感叹,文言文难教,学生厌学,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且未能把握文言文的本质特点。其实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很多,每个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在"阅读兴趣"中,好奇心是一个重要的心里因素。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令人厌倦的课堂变成多元化、创新化和科学化的生动的舞台,使学生进入角色,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性,有表现自我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认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新课程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长期以来,文言文课堂教学教法僵化、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效果不理想等现状一直令人担忧。我认为教师应注重改进教学理念,探讨文言文课堂不同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课堂上鼓励他们的探究欲、合作欲、表达欲,来引爆学生的思维火花,珍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引导他们体验学习。对此,我做了尝试性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9.
郭强 《考试周刊》2014,(91):31-31
<正>都说文言文枯燥难懂,老师难教、学生难学。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差,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一些老师在教学文言文单元的时候更多采用语文传统教学方法——串讲法。即老师对文章内容,特别是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逐一讲解。这样的课堂老师没有休息时间,往往"满堂灌",唯恐某个知识点被  相似文献   

10.
<正>使学生不再畏惧文言文,甚至喜欢上文言文,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关键。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笔者作了如下探讨。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我们老师把一篇篇韵律十足、文质典雅的美文分解得支离破碎。老师滔滔不绝、口干舌燥,可是学生们却昏昏欲睡。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被动地去学习,自然兴致全无。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关键。怎样激发学生兴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对中职学生,我们更应契合他们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指导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置于情境中,激活他们的认知主体意识,从而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骄傲,是我国古人的智慧与思想的结晶,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和鉴赏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核心素养。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文言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存在困难。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与文言文的教学有效性呢?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作品所占比例的增加和中考试题中古诗文积累、文言文段阅读分量的加大,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显得非常重要。可是不少学生感到文言文课是枯燥、单调、乏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僵化。多数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串讲法--老师讲,学生听。教学的重点是字、词的诠释,字句解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被动学习,因而课堂沉闷、学生厌学。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采用一些更合理的教法,落实新课标,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但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又不广泛。因此,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文言文无用,故而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文言文的学习。究竟怎样才能使文言文课堂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地会学乐学,便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学生,他们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又加之网络、电视帮助他们拓宽视野,这势必要求我们教师也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近几年,笔者对文言文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5.
宋振亚 《教师》2012,(33):66-66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有所不同,学习文言文时学生遇到的语言障碍较多,因而,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帮助学生扫除这些障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依旧枯燥沉闷。我们应结合教学实际,探索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文言教学中如何做到"文"与"言"并举,一直是教学过程中不断深思的问题,反思曾经在文言文教学中在解决"言"时,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有探索尝试更多新的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不高,以至于文言文学习成为了老师同学共同烦恼的问题,其实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投入的精力很多,但收效甚微,综其原因就是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文言文不再成为学生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龙运高 《教师》2012,(12):75-75
一说到文言文,很多学生用"艰涩、难懂、复杂、拗口"等字眼来形容文言文的难学难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普遍存在着一种"害怕"情绪,这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块"心病"。老师们想尽办法,都很难使绝大多数学生轻松学习它,快速掌握它。那么,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要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又如何使他们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这些,都是本文要谈到的问题。其实,文言文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关键是看如何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拦路虎。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相当的普遍,他们对文言文的恐惧远远超过外语。在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执行新大纲,使用新教材的今天,如何进行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老师们准备时间不太充足时,常常从文言文单元讲起。在他们看来,文言文是死东西,有规律可循,较容易把握。可是,一旦讲开了,他们发现,学生的“意志力”有限,很快就患了文言文疲劳综合症。此时,老师们往往一筹莫展。或者硬着头皮讲下去,或者拿考试来吓唬学生,或者“画饼充饥”:坚持,坚持,下个星期,我们就转入现代文单元的学习了。有时候,为了迁就学生,我们将文言文的学习与现代文交叉进行,仿佛文言文是一个无味的馒头,需要蘸点果酱或辣椒酱什么的佐料才能勉强下咽似的。  相似文献   

20.
现在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学生厌学文言文,他们认为,古文是陈年烂谷子,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用处,因此没有必要学了。他们的这些想法有碍文言文的学习。在文言文课堂上,学生往往昏昏欲睡,至于文言文背诵,更是视如蜀道,难于上青天!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教师的教学异常困难。常常是花的力气很大,却收效甚微。若算一下时间,学生从小学时就接触文言文,到了高中,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比外语短,但"能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要求是否达到了呢?显然没有。为了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推动初中文言文教学,我就初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