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文本、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和归林后的喧闹、热烈,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咀嚼富有特色的语言文字,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A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三亚落日富有诗意的美景,体会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与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3.感受白鹅的高傲,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写法。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作者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成丽 《小学语文》2014,(10):26-29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相似文献   

6.
案例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认识"对、说"等11个字,会写"七、九"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看图观察、想象,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一年四季的特征;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季节,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3.感受白鹅的高傲,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识字学词,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了解词义,正确书写字词。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31):23-24
<正>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无……不……"、"无不"造句。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理解夹竹桃最值得作者留恋和回忆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文本提供的具体语言材料,感悟夹竹桃花期之长的韧性可贵,启发想象,体会月下幻想之妙,感受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并能学以致用。教学重点: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品悟对比衬托的表达效果;品读幻想之妙,揣摩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学习课文表达方法,并仿写。【教学重点、难点】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奠定赞赏"奇松"基调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等方式,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吟诵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2.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探索未知美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宋词——《清平乐村居》。谁愿意来读课题?师:古人写词之后,要配上相关的曲子进行歌唱。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的道理,激励学生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欢乐的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感受抓住总体句展开具体叙述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井水的特点及作者如何表达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井的喜爱、赞美之情,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的道理。【教学准备】收音机、教学磁带、制作课件。课前复习《种苹果树》一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古井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口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朗读第1自然…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朗读、想象等方式,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吟诵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2.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探索未知美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宋词——《清平乐村居》。谁愿意来读课题?师:古人写词之后,要配上相关的曲子进行歌唱。“清平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思路,明白作者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的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3.围绕中心句,通过品读词句,具体深入地感受维也纳的音乐心情。【教学过程】一、聆听圆舞曲1.畅说感受。播放《勃拉姆斯圆舞曲》。师:这个音乐好听吗?听了有什么感觉?2.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堪称楷模的作品与人品。3.利用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方法,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初步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在事件与感受中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8.
A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展开想象,相互言说,理解人物思想感隋,受到感染启发。 3.品读语言,感受父子之爱,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认读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3.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感受景色的美丽,聆听悦耳的水声,从而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春天 1.教师以多媒体播放音乐,展示春天的图片。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