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课本剧是发源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分角色朗读,是通过教师发起,课本教材为基础,让学生以其感兴趣的表演形式将文章内容展示出来,这种课本剧的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场地没有限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章中的人物,从小学语文课堂课本剧教学形式的重要意义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课本剧激活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编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十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课本剧能将陶冶灵性的人文性功能与社会交往的工具性功能完美地结合起来,更使学生获得心灵和智力的启迪。下面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蒲公英》一课教学为例,谈谈以编演课本剧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姜平红 《考试周刊》2011,(69):47-48
课本剧是将语文课本中有情节的课文内容改编成适合学生演出的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主的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将抽象的文学内容变为直观的表象,更易于学生接受;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过程是:选、读、编、排、演、评。  相似文献   

4.
李晓云 《教师》2019,(14):28-29
课本剧编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深度地开掘了小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启心智,增进其对语文学习的感知与理解,深化其对语文之美的感受。随着美育逐渐受到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的编演也应当具有审美教化的实践意义。文章从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发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出发,总结当前课本剧组织中的问题,并为课本剧编演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提出可行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课本剧,可以让学生提前模拟社会角色,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让学生跳出思维的局限,用更宽广的视野看待语文、看待生活,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本文深入分析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本剧主要是对课文中的一些叙事性的文章进行改编,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语文教学手段。课本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理解方法,被教师广泛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推动了语文教学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课本剧的使用,将学生从传统的文本接受者身份中解放出来,学生转变为文本的创造者。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被教师认可与使用,更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与支持。就针对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兴趣驶向和其他因素创设"课本剧",同时强化"课本剧"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度,满足小学语文科目教学要求,凸显"课本剧"实际优势。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展开研究分析,首先介绍"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后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严防"课本剧"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使得小学语文教学高效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8.
课本剧将学生的学习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以绘声绘色的表演状态来展现,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提高了课堂的活跃性。课本剧的编演在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延伸性,文章即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课本剧编演这一教学途径的教育意义为起点,探索关于课本剧编演的、科学合理又富有趣味性和思考性的教学操作。  相似文献   

9.
课本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表演形式,可以作用于人的感官,能够为语文教学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使语文教学更富生机与活力。因此,本文将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编演课本剧的意义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分角色朗读是课本剧的起始状态,课本剧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高级别课堂实践形式。师生以语文教材中的有关课文内容为基础,学生将其自己编排、自己表演,从而让"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课本剧可以让课本文字化为灵动的语言,学生单一的朗读进而变成全方位的展示,同时师生单一的评价维度也可以得到延展,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增强,对课堂实践拓展能力的生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课本剧是语文愉快教学的新尝试。把课本剧引入课堂,不但使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化,对于推动语文教学创新,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主旨,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课本剧"进行了探讨,在简要分析"课本剧"应用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更好地应用"课本剧"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加强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既能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促进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文章从教师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方法,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载体三个方面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的情节非常精彩,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种类型的课文可以通过具体的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更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课本剧表演的概况,之后具体分析了课本剧表演的意义,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自信,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课堂氛围等角度分析了应用课本剧表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要真正地学好语言,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就不能只是单一的学习,只有将学习与运用结合在一起,用于交流与交际,学生才能学得语言的精髓。课本剧集表演与语言于一体,符合语文学科学习规律,符合小学生好动、爱表演的天性,将课本剧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呆板沉闷与机械灌输,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带来清新的气息,可以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与愉悦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课本剧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对策为主要依据,从借助课本剧,将静态阅读变为动态阅读;在戏剧中增强乐趣,提供开放式教学课堂;以全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运作效率,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叙事类课文加以改编,以学生表演的戏剧小品的形式来辅助教学,即为课本剧。这样不仅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课文情节,表现人物形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于语文教学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种课本剧的表现形式应定位到什么样式,则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前不久参加了由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中师语文教改研讨会组织的一次课本剧大赛,在所有的参赛作品(录像)中,其形式不拘一格。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本剧表演,对于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表演再现课文,可加深学生对文章情节的记忆,帮助其背诵课文。如《狼》一文的教学,可采取角色表演的方式,屠户和两只狼分别由学生表演,表演者将屠户的心理通过神态及动作表现出来,将"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情景表演出来,惟妙惟肖的表演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有效的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情节的记忆及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其次,课本剧表演还有助于满足学生表演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创造能力、组织能力、鉴赏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等,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索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积极地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笔者认为课本剧表演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善刚 《成才之路》2009,(25):I0014-I0014
一、课本剧的含义 课本剧是将语文课本中有情节的课文内容改编成适合学生演出的戏剧。它力求充分表达原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尽量运用原作的语言动作和主要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体现课文的内涵。分角色朗读、口语交际等都属于课本剧表演的形式。但因其受重视的程度不够,往往只停留在按课后练习的要求去做这份作业就草草了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未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99):58-60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生认知、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提升,更影响着学生的持续发展。结合学生情况、现存教学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势在必行。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立足于学生特征与教学内容,通过创建更符合学生兴趣需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的方式,在这过程中更轻松高效地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更强调语文教学应强化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本剧以其特殊的形式,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分析课本剧编演的步骤,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