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标"对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之一: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可是如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如何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一直困扰着老师。日前笔者在"心灵作文"课题活动现场,聆听了一节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写作的目标,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第二学段,学生要"观察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从"留心"到"观察"进而到"养成观察习惯",课程标准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观察"。第二学段,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观察的要求。由此可见,观察对第二学段的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观察是写作的第一要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三个阶段的训练目标分别为"留心周围事物""观察周围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统编教材第一个习作单元(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即为"留心观察".单元教学从"单元整体"着眼,重构教学活动;从"实践活动"着手,让学生在"多维空间"的真实情境中"多维体验";借助"语言支架...  相似文献   

4.
许多小学生是"谈作文色变",原因是不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不懂得如何从生活中巧妙取材。作为教师,只要教会学生细观察,注意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生活中的事、生活中的景、生活中的物,并且多阅读、勤积累,就能发现,材料来源于生活;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多阅读、勤积累,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就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大山"了。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要求中明确提出:"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所谓"留心周围事物",即要指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自然和社会,掌握观察方法,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在作文内容、指导上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一、留心生活素材,为习作增添色彩唐朝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作文也是这样。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做个有心人,善于搜集素材,可以让学生做笔记,记下有意义的或重要的事件,为以后作文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应融入生活,走好"生活化"之路,让学生轻松写作文,快乐写作文。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突破课堂时空,链接学生生活;巧设习作内容,力展学生身手。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作文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留心观察事物,主动阅读,积累语言,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教学说明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平常"望文生畏"主要是因为生活阅历不丰富,又不注意留心观察生活,因而无从下笔。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我设计了这节游戏作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82):35-36
"语文生活化教学"是指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上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活动方式生活化,让学生留心发现生活中的语文。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在留心观察的基础上做到"绘"出本真,"话"意自然,同时练笔时注重方法的指导,评点习作时及时表扬,使学生逐步积累丰厚的语言,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师需要经常给学生制造惊喜,让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农村学生有着独有的优势,我们学校大门外面就是大集,每到集市这一天叫卖声此起彼伏,让学生体验卖东西的酸甜苦辣就是大大的惊喜,如果这项活动经常化,学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感悟,也将会带给老师更多的快乐。一、准备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方会成什么文字。"这就告诉我们,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首要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学会关注生活,通过汲取生活的营养,充实作文的内涵。1.留心观察生活留心观察生活是成就习作本领的第一关。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周围事物往往熟视无睹,而等到写作文时又没东西可写,对此,教师要着力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让学生观察什么呢?①观察自己的家庭生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落实到位。只要课堂上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做忠诚的"倾听者",在这些"倾听  相似文献   

15.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作教学功夫在"文"外,习作教学应从提高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只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广泛阅读,不断积累,勤于思索,方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6.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在生活中留心数学,体验数学,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 一、留心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的基础上.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从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亲近数学、了解数学,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7.
"作文作文作得我头疼"可能是许多学生对作文态度的真实写照。究其根源,许多学生苦于没有生活经验,对事物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加之平时缺少留心观察的习惯,导致这种怕习作厌习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作文中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普遍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灵活仿写,并要巧妙创设情景、注重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把学生轻松地引进作文之"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实中的"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现象,应该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在留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书写,在书写中提升。  相似文献   

20.
写话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学生的写作是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并加以创作的,新课标也特别强调"留心周围事物",因此,在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时,应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