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模型意识",让儿童感悟"模型思想"。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模型的建构过程,儿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建模""模型"的意义上,才能称得上是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在小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征,即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就其教学实施的一般程序而言,教师先行琢磨、通过教学不断建模、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为之着魔是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就是数学概念模型建构的过程,也是模型思想形成的过程。模型思想蕴含在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中并指导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将模型思想渗透其间,并引导学生感悟模型思想:创设情境,析出数学问题;数学抽象,建立概念模型;正反例证,理解关系结构;应用拓展,衔接后续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在概念模型建立过程中学习建模方法、感悟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过程对于这两方面能力的进步都会有帮助。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模型思想和相应的建模能力,深化数学课程改革。因此,本文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了模型准备、猜想、构建、应用四个步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过程对于这两方面能力的进步都会有帮助。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模型思想和相应的建模能力,深化数学课程改革。因此,本文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了模型准备、猜想、构建、应用四个步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数学在本质上就是在不断的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课标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在小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初始性特征,即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不断建模,使学生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直观模型作为建立几何直观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借助图形或实物等直观模型,引导学生直观地进行数学的思考和想象,帮助学生经历和感受建模过程,体会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本的例题、练习题、动手做等栏目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模型,教师善于思考、深入挖掘、积极引导,就可以引领学生不断地走近、走进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建立模型思想渗透在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的前后联系,引领学生深入模型学习;深度挖掘习题资源,引导学生经历建模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习题,帮助学生拓宽模型认知;合理利用"动手做",让学生在"开放式学习"中感悟模型。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呢? 一、在习题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目前,小学阶段的练习题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均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因此,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将抽象化的数学问题转化成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  相似文献   

10.
李亮 《学子》2014,(18)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成"模"思想启迪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一、举一反三,激发成"模"热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思考探究日常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中究竟潜藏着什么样的"模"?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何种"模"?通过什么途径来形成"模"?对已形成的"模"有哪些特征?所形成的"模"和形成"模"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哪些影响?……在对小学生进行建模思想启迪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原生态、最本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教学要高度重视数学建模的价值.站在教学的角度来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要让学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认识到模型的价值.数学建模体现着数学学习过程的本质,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建模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数学建模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成就感.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去引导学生认识并把握模型教学的意蕴.从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策略的角度来看,数学建模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积累一定的数学模型思想,并逐步体会数学建模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体现。笔者在引导学生"探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时渗透了数学模型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算法,构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小学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以植树问题为例,阐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具体的数学模型,以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培养数学建模思想。  相似文献   

14.
廖淑珍 《广西教育》2013,(41):66-6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经历“学数学”的过程,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季水伟 《教师》2020,(12):75-76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建模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具体化,能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构建起更完整、更详细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凸显厚度、宽度、深度,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不断推理、验证,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李爱萍 《广西教育》2014,(25):23-23
正构建模型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图形与图形、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转化,而且数字与数字之间也可以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建模思想不仅可以用于解题中,也可以用于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感知数学建模思想,做到合理、灵活运用,这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隐性"要求。一、增强联想,引用模型虽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基础,数学建模思想较为直接、简单,且多用于解决图形问题,但对于零基础的小学生而言,如何"入门"仍然是一个难题。因此,如何构建、引入数学模型就成了教学内  相似文献   

18.
化归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使用此种思想时秉承数学化、熟悉化、简单化、直观化的理念。在小学数学化归思想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依托数学教材发掘化归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归思想。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l1年版)》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这既是对“四基”之一的“数学基本思想”作出的回应,同时也表明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模型是数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核心,如数与代数中的方程、  相似文献   

20.
王维珍 《山东教育》2013,(12):46-47
何为建模?建模也就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不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对小学数学而言,“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下面仅以追及闸题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