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具象思维是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的具象思维,包括实物具象、替代物具象、图形具象以及符号具象等.借助于具象,能够将隐性的数学知识变成显性,将无形的数学思想变得有形,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从具象到抽象,能够赋予儿童思维自然生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12):81-82
几何是小学高年级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对该类知识进行教学时,如果教师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往往无法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具象思维法是将那些抽象的几何图形以及数据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内容,即是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几何知识学习的效率。文章就具象思维法以及具象思维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几何教学中应用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几何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具象思维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具象是与抽象相对立的概念,具象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思维,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具象思维,使抽象呆板的新知识,化为简单明了、有趣的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下面介绍一些我在化学教学中具象思维的应用。1、使用类比方法,培养具象思维的能力高中化学课本第一章就是关于摩尔这一物质的量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刚刚接触高中课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也不易接受,比如,当计算0.012kg12C中有多少碳原子?已知一个12C原子质量是1.993×10-26kg,虽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对于抽象的微观粒子的计算学生…  相似文献   

4.
数学被称为科学之母,数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大有裨益。但是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多注重对学生认知的教学,忽视学生的精神诉求与学习兴趣培养,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长篇大论的讲解,学生在下面狂做着笔记,缺乏对概念公式的推导与理解,这样很难提升数学的学习效果。而小学又是由具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将生活的经验世界与数学的符号世界相互融合的过程。让儿童在具象与抽象的穿梭中不断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正是所有数学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引入概念,形成表象;抽象概括,明确概念;分化比较,应用概念。由于数学概念相对比较抽象,这对以具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低段学生来说,学习概念时兴趣不浓,效果不好,普遍存在对概念内涵不明、外延不清、辨析困难等问题。在小学低段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可借助数学绘本激趣引思。数学绘本是基于小学低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化抽象为具象的寓故事性、趣味性、情感性等于一体的课外读  相似文献   

7.
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来说,思维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更是推动学生智力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理解方面较为吃力,这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  相似文献   

8.
小学低年级教学必须尊重儿童学习规律和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这是符合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的。数学绘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故事,在传授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领会抽象数学教学内容,围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绘本如何加以应用展开分析,强调数学绘本的趣味性、文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娱乐性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很多小学生因为无法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而对数学学习感到头疼,有些学生甚至因此放弃学习数学,导致成绩一落千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点转换为具象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0.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数形结合思维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学生更形象化地理解许多抽象的数学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数形结合可以将学习数学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具象思维,这样的转变对于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可以让学生从根本问题出发,抓住问题的本质及问题的关键内容。因此,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得到有效的重视。通过有效地将数形结合方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技巧。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直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直观方法进行教学,运用空间直观、动态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对知识的抽象规律的认识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面对抽象知识时,学生学习起来是有一定的阻碍的。数学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学科的基础思想就是以抽象的规律来认知世界,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常常会成为学生比较头疼的一门课。小学生的主要认知模式是具象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图形和数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数学学科的喜爱从最初的好奇到慢慢抵触。这是源于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当学生刚接触到数学时,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基础的数学知识也较容易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学的知识涉及和联系越来越多,学生在学习时也产生许多挑战。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时以游戏法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通过创设数学的具体情境以及融入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定理转变成具象的知识,深入了解数学,探索 数学。  相似文献   

14.
束德美 《广西教育》2011,(19):27-2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具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确实,动手操作无论在计算教学、概念教学还是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  相似文献   

15.
数学的学习是抽象的、结构化的、具有很强逻辑性的,而儿童的数学学习却又是具象的、碎片化的,它离不开具体情境与直观图像的支撑,更少不了动手实践的探索。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连通思维,表达思想,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本文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周长是多少》一课为例,阐述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感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正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发展史上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数形结合思想,即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将数量关系转化为几何图形或者将几何图形转化为数量关系,从而实现用具象的图形来解决抽象数学问题的目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数形结合思想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中,数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非常复杂的概念,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推动三个表征过程,从具象向抽象逐渐演化,通过对数的表征转化,帮助学生建构数概念。  相似文献   

18.
数感是对于一项所有学习研究数学的人们都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需要从小积累的技能。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力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感的教育需考虑学生能力,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首先为学生明晰什么是数感,再于点滴中不断渗透数感的培养。把数感教学从抽象化具象,以生活实例为学生打开大门,之后又凝具象为抽象,引导学生将数感运用到数学课程当中。深化学生的数学认识,培养出高数学素养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是我国教育界的先行者,其"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始终贯彻我国中小学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具备,数学知识的教学层次还是停留在抽象和具象的结合之中,教师更应该将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将复杂的生活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和学习。本文重点介绍陶行知思想指导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型的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事物比较感性,只能停留在具象的层面。作为数学符号和数字的抽象知识,是小学生理解的难点。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元素引入课堂教学后,小学数学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有了实质性突破。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数学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一、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小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