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丧葬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丧葬仪式中,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湾潭镇土家族研究对象,民间佛教音乐为背景,丧葬仪式作为突破口,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工具,力图从音乐角度,针对仪式本身对民间佛教音乐作详细解读,并由此探索民间佛教仪式音乐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及其传承保护。本文采用资料文献互证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间佛教音乐在丧葬仪式中的应用及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思华 《文教资料》2010,(13):162-163
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更迭,社会的发展,我国民间音乐面临着严峻局势,如何使民间音乐得以传承并获得有效发展是当务之急。将民间音乐作为课程资源纳入学校教育之基础——幼儿园是其发展途径之一,同时对幼儿自身发展也有特殊价值,幼儿园应重视对民间音乐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并以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3.
承德清音会是清代文化艺术的产物,它由民间艺人带入宫廷,后又脱离宫廷回到民间,所以既有鲜明的宫廷色彩又有浓郁的民间音乐风格。这种音乐呈现着宫廷音乐与满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复合形态,充分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遗存,具有其他文物不可代替的作用与价值,这个价值是永恒的。保护、研究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丹 《华章》2010,(26)
萨满教是满族人民的一种民间信仰.在萨满所从事的各类祭奠仪式和民俗活动中,包涵着人类早期阶段创造的诸多精神文化形态,音乐艺术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文化形态的角度来看,萨满音乐是宗教、民俗和艺术的综合体.为此,本文试图从电影艺术与萨满教音乐元素相联系来讨论萨满教的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分析认为,陕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在活动内容、时空分布、组织情况、积极作用、影响因素等方面表现出与陕西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相适应的特征;为保护和开发陕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应从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开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加强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保护与开发队伍建设、对陕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6.
本节课主要对一节音乐鉴赏课进行分析与反思。《独特的维吾尔民间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单元里很小的一个课题,我们可以从维吾尔族的民间音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探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炎帝故里,宝鸡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剪纸艺术是宝鸡地区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北方和关中剪纸艺术的典型代表,宝鸡民间剪纸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过受到了本地区多元历史地理文化的滋养和影响,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征,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其特点。一、宝鸡民间剪纸艺术形成的文化背景(一)宝鸡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宝鸡地区民间剪纸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深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征与传承研究为重点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民间音乐的传承意义,陕西民间音乐的地域特征,陕西民间音乐传承的策略为依据。从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传承意识,与高等音乐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更多的民间音乐人才,扩展经济投资范围,使传承者获得经济效益等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利用相关策略实现陕西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汉水流域在陕西地貌构成上的作用和特点,使舟楫之利对于陕西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陕西地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具有比道路交通更为重要的意义。大量碑刻资料及各类历史文献显示,是民间的水上运输撑持着清代陕西的水上客、货运输的大半壁江山。在长期的运输活动中,民间水上运输活动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及对秩序的需求而建立起相应的管理规则,使各类运输活动进入有序状态;这种秩序与规则结合的社会运行状态既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上底层社会或曰民间社会自组织特点的反映,同时也离不开官府代表统治阶级实行对各级社会的控制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人民文化生活多样化、渗透化和流动加速化的趋势下,音乐的多样化存在给了文化消费群体和文化创造主体一定程度的精神愉悦之外,便是更多的争论、疑惑。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了社会民众所赖以唇枪舌战的疆场,那么如何看待民间音乐文化的生态问题,便成了解决民间音乐艺术实践难题的切入点。本文结合音乐人类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以及艺术哲学等学科角度,从民间音乐的存在方式、民间音乐主体的发展观和民间音乐的社会应用性等方面对民间音乐丈化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关于民间音乐的"生态’’问题的争论直接关系到如何寻觅发展民间音乐文化的出路以及如何解决大量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遗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的福建戏曲研究既注重中国古典戏曲文献的整理、曲史的钩沉,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与戏曲文化意义、艺术理论的探索,又关注闽地特色剧种的发展传播,致力于探寻本土剧种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发掘闽台戏曲的血脉亲缘。  相似文献   

12.
近 2 0年来 ,我国话剧表演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文章从艺术真实、对话机制、表演模式等方面对话剧改造与转换的得失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艺术是在总结了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新的美学理论指导下产生、发展而来的新的艺术体裁。歌剧迅速兴起成为这一时期重要艺术成就之一,并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欧洲歌剧自诞生以来,影响着世界歌剧的发展,作为起步较晚的中国歌剧,在借鉴与吸取欧洲传统歌剧经验的基础上,歌剧创作者们不断丰富着我国歌剧的艺术形式,将更多的中国风格与民族元素融入了歌剧的创作当中,力图追求欧洲传统歌剧与我国歌剧的完美融合。随着时间的流逝,歌剧题材的选择与音乐的创作也开始注重时代性的体现,流行元素越来越多地被用在歌剧创作中,但是与传统的经典歌剧相比,新歌剧还需要时间的考验,歌剧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中国歌剧创作还需要更多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革命“样板戏”将是人类文学史与精神史永不过时的话题。近十年来(1996-2006)学界关于它的研究视野、思路与深度进一步有所拓展。研究对象集中在文本、剧场与电影。研究路向主要包括创作思路、观众研究、艺术分析、思想主题、语言风格、人物形象、叙事模式等方面。对“样板戏”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得失进行评价、对未来走向进行预估,有利于建立新的研究基点与平台。  相似文献   

16.
曹禺的话剧是诗与戏剧的结合。他的话剧创作,从情感态度到表现手法,从主题内容到表演效果,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曹禺的话剧是真正的诗化戏剧。  相似文献   

17.
在对相关南戏剧本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南戏负心汉戏大致有这样一条变迁主线:对负心汉的严厉抨击到对负心汉的刻意美化,然后从政权需要、作家改编、观众要求三方面阐释了变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河南地方戏曲资源深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开发应用。主要途径有:加强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把现有的戏曲资源挖掘、梳理、归类,建立数字化电子系统;加强戏曲与传媒的结合,为拉近戏曲与观众的距离搭建传播平台;加大戏曲教育的投入力度,为戏曲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有声之诗”的地方戏曲的建构,与地方戏曲声腔音乐的形成密切相关。浙江的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瓯剧等地方剧种,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地理空间对地方戏曲和戏曲声腔音乐的文化心理结构,时空表达方式的形成,总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空间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印记,鲜明的地方性戏曲文化建构,成为一个地域戏曲音乐和地方戏曲的独特标记。  相似文献   

20.
崔保亚 《培训与研究》2009,26(7):75-77,92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最早是原始社会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随后经历了先秦、汉魏到初唐的漫长萌芽阶段,终于在唐代中后期得以形成,紧随其后的宋金元时期是戏曲的成熟期,最终迎来了明清时期的空前繁荣以及发展到现在不景气的现状。纵观它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过程,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原因和戏曲音乐学问题。本文以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秦腔为例,来论述多学科综合的戏曲音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