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求异,具有独特见解,已成为教育活动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设“疑”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要善于设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标下,教学中教师是否善于设疑、指导学生设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做人;作为学生,是否善疑、善思、善辩,自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培养积极的思维品质、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体现。因此,教师在新课标下如何设疑、指导学  相似文献   

3.
张良 《教书育人》2007,(7):33-34
在新课标下,教学中教师是否善于设疑、指导学生设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做人;作为学生,是否善疑、善思、善辩,自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培养积极的思维品质、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体现。因此,教师在新课标下如何设疑、指导学生会设疑、并探究培养学生的善思、善疑、  相似文献   

4.
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解决问题环节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解决疑难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引路点拨 ,培养学生善于设疑课堂教学就其认知过程的实质而言 ,就是学生从有疑到无疑的无限循环的反复转化过程。“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思考问题 ,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因此数学课堂教学首先应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敢于发问、善于设疑能力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 被动型阶段在这个阶段 ,教师引路点拨的做法是设疑示范 ,激活学生思路。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百年大计,一个国家的教育面貌直接关系国家的发展.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紧跟时代的脉动,我们必须提出新的教育观念以适应时代的需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只有将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物理课堂教学教师,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些教学感悟.一、教师与学生应善于设疑、提问在物理课堂上,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善于设疑、提问.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尊重、信任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总是  相似文献   

6.
史栋萍 《江西教育》2000,(12):34-34
创新教育强调教育个性化和个性化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人和社会关注的基本目标,能否充分、合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而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更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个性呢 ?1创设激疑情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指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有浓厚的兴趣,它既是创造性活动的诱发剂,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激疑是进行教学的重要策略,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我们常常需要创设激疑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驱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  相似文献   

7.
王桂战 《考试周刊》2013,(27):41-4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最佳途径。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导语、设疑、成功体验、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好学、乐学、善学,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学中的设疑徐宾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设疑──释疑”这一教学手段。一、新旧关联,旧中引新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联系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一、从兴趣入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和好奇心,才会产生创新想法,创造活动过程才会异彩纷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创设的问题情境很重要,教师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1.努力创设课文的情境。在小学各个学段的每册课文中,所选的都是文质优美的文章。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播放小故事、播放  相似文献   

10.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问题意识是指对事物好奇、敏感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业进步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学要善于设疑,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陈玉宇 《考试周刊》2014,(91):39-39
疑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求知的根源。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导学生设疑,鼓励他们设疑,并通过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善于设疑。培养学生层次性设疑思维,使学生疑出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设疑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通过如下途径:1.设置问题教学;2.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3.不断引导学生善于联想;4.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5.设疑问难;6.鼓励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3.
孙玉芳 《考试周刊》2013,(10):65-6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当从创新课堂教学抓起。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巧妙设疑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谈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是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要善于营造培养创新精神的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刘立诸 《考试周刊》2010,(57):175-175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认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应是创新思维。而"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可以说,问题意识的培养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设疑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素质的保证。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在“疑”上下工夫.教师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故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学习是一门新的课程,又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突出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有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而最佳学习状态的集中表现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自主思维,处在探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实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要善于抓住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契机。主要有这些契机:学生提出问题之时是最佳的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好奇心的教学契…  相似文献   

18.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教学中巧妙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巧妙设疑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 ,要重视并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勤奋好问的好习惯。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对待知识和学问要谦虚谨慎 ,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要及时请教老师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疑 ,激发学生的潜在意识 ,在旧的问题上有所创新 ,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生动而富有成效 ,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二、培养学生会“听”课的能力。学生成绩的差别 ,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学习的效率 ,尤其是听课的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 ,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想谈一谈如何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进行创新教育。一、巧设疑问进行创新教育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也就是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设疑存疑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