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之“名“与“义”本应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以学校之“名”行非学校之“义”的现象时有表现。有的时候,人们“以学校的名义”干了一些非学校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阻碍了学校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从学校的“名义”这一标志学校的社会符号切入,认为学校应是“名”、“义”相符的社会实在,学校就是“教人育人”的专门机关,教育人、培养人是学校的基本功能,应当成为学校以一贯之的核心价值追求.否则.举校如果偏离了这一基本功能,就会陷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境界。  相似文献   

2.
一所办学仅15年的农村初中,却能跻身于“官昌市名牌学校”的行列,学校先后命名为“湖北省教育改革实验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多次获得省市“双文明单位”、“省市教改先进单位”,一所位置偏僻  相似文献   

3.
“校本”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笔者认为,“校本”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意指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意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4.
论学校管理诊断的基本方法张彩芬山西大学教育系学校管理诊断的概念“诊断”一词来源于医学。学校管理诊断,可以通俗地比喻为给学校“看病”,是保证学校健康发展的一种手段,对学校进行管理诊断,如同人体需要医疗保健一样,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看病治疗”,二是“健...  相似文献   

5.
农村学校常规管理初探宜良县教育局施光南农村学校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管理相当重要,而常规管理又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根据实际情况,我认为农村学校常规管理应做到;‘’一求”、“二严”、“。志”、“四有”、“五常规”、”七档”、‘’八管理”、“九表”。“一...  相似文献   

6.
一、“校本”及“校本教研” “校本”,译自school-base。20世纪初叶以来,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关注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国内。其含义综合目前各研究者的意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在学校中”,是指学校自身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校本”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相似文献   

8.
周俊 《教书育人》2005,(7):54-56
P学校是处于市中心的一所职业学校,前几年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教学秩序、学生的行为规范良好,学校被评为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生从外界接受的新鲜事物也越来越多,同时职业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较轻,课余时间充足,而P学校周边环境的不理想,各种“室”“厅”“店”“吧”等包围着学校这方净土,再加上学校旁边有学生管理较薄弱的技校,使得午间和放学时,在学校周围各种“室”“厅”“店”“吧”等营业性场所经常可以看到P学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校本”是个舶来词。“校本”标榜“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宣称“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并要开展“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活动。但是,“校本”真的是“正在开辟着教育的新纪元”?真的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的要“忽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10.
招生范围占大冶市城区半壁江山的东岳中学,5年前.是一所市民公认的薄弱学校,“差”和“落后”是学校的代名词,7个教学班,430名学生,门可罗雀,经营惨淡。现在,学校已拥有40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力50强学校”、“湖北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黄石市教育科研十强学校”……一块块奖牌折射出学校的综合实力。展开5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一所薄弱学校是如何扔掉“薄弱”帽子的。  相似文献   

11.
陆新辉 《江西教育》2007,(10):28-28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学校和家一样,有“和”方有发展。作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我成天思考的主要问题,就是不仅要把学校“做大”“做强”,还要将学校“做久”,即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发展,构建和谐学校是途径、根本。何谓“和谐学校”?我的认识是,学校体现民主管理,各项工作稳中有序,校长、教师、学生之间和睦相处。近年来,我以“家”的理念构建和谐学校,积极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我深切地感受到校园里充满了浓浓的“家”的味道,散发出浓浓的“家”的芳香。  相似文献   

12.
科研,是一些学校“打造”学校“品牌”的一条谋略,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些中小学搞教育科研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更多地是把教育科研视为打造学校品牌,树立学校形象的一条谋略。他们把兴趣和精力用于课题申报,若课题申报获准立项,  相似文献   

13.
《天津教育》2009,(2):12-12
山东省教育厅出台意见,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提出,要逐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名称,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理顺中等职业学校的名称。今后不再使用“职业高中”“高级职业学校”“成人中专”“职工中专”“农民中专”等名称,一校多名的一般只保留一个。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新建中等职业学校)名称统一规范为“市(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相似文献   

14.
周丽月 《江苏教育》2007,(21):46-47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融洽的氛围。熏陶浸染着师生的心灵;是一种无形的引力,凝聚着人心,形成一股合力;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滋润着师生健康成长;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引领着师生和学校走向成功。每一所名牌学校后都有学校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哈佛大学的“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的“真理和光明”,麻省理工学院的“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等等。  相似文献   

15.
周如俊 《吉林教育》2005,(12):18-20
我们知道,物理学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场”的概念,有重力场、电场、磁场,这些“场”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位置能,即“势能”,把这种场也称之为“势场”。“场”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奥妙之处在于物质之间无须接触就可以通过“场”的作用、将力和能量传递过去,从而在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情况下物质实现了相互问的力和能量的传递,打破了“眼见为实”的思维定势。这就是物理学中“势能效应”。同样学校也存在着一种“场势效应”,即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校园文化和环境、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社会舆论氛围等形成的“学校文化环境场效应”,它是学校的一种气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肖扬昆 《广东教育》2006,(7):118-119
校本教研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校本”,其英文是“School—based”,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去年8-9月,我到英国学习,对英国中小学校的校本教研有了直接了解。  相似文献   

17.
“学校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管理的一个新概念,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教育分宏观层面和微观基础,学校是教育的微观基础,因而具有与教育不同的属性。“学校服务”是学校的产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不一定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市场可以是“学校服务”的调节器。政府要通过调控“学校服务”来保证教育的公平,学校要经营好各自的“学校服务”品牌,还要构建在“学校服务”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宣威市第三小学的学生在上音乐课宣威市第三小学建校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就是这么一所老学校,因办学条件较差,在过去曾被人们称为“城区内的农村学校”。近年来,学校乘着素质教育的东风,狠抓素质教育的落实,使学校面貌有了巨大变化,教育教学质量连上新台阶。学校先后被评定为:“宣威市素质教育重点实验学校”、“曲靖市教研教学示范学校”、“曲靖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宣威市双基先进单位”、“宣威市少年交警学校”、“宣威市小学英语试点学校”。现有31个教学班,2006名学生;教职工100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校本管理 1.校本管理概述 “校本管理”,是指学校自己管理自己。因此,校本管理亦被称为“学校现场管理”、“学校范围为本的管理”、“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分权管理”、“校本财务预算”、“学校改进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分权”、“参与决策”等,称谓繁多,但从中可以明晰校本管理的核心——“分权”,即“权责下移”。  相似文献   

20.
“校本”的英文写法是“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即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二是在学校中,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三是基于学校,即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