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我的第一篇习作被印成铅字到现在,我坚持笔耕不辍地写报道已有12年。其中分别参加了军报举办的第五、十二、十三届新闻函授,目前共发表作品300多篇。如果要问我写新闻报道有什么“绝招”或“捷径”的话,总结这些年的“爬格子”经验,我的体会是:写新闻报道需要“三勤”。  相似文献   

2.
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恢复招生的消息在军报刊登后,曾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单位”的济南军区某装甲团,巧借解放军报函授恢复招生的东风,积极组织官兵报名参加军报函授学习,截至目前,已动员和组织起57名官兵参加了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5,(1):71-71
伴随着新年度的春风,军报函授中心迎来第15期学员。当我们从一张张报名的照片和报名表中看到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和熟悉的笑容时,会自然想起一句旧话:“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呀,本来天各一方,互不相识,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军报新闻函授中心这座桥梁,大家走到了一起。用一个老词说,这就叫“缘分”。缘份是难得和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大家要十分珍惜这个缘分。今天,我们就围绕着新闻函授的学习问题,向函授学员提出三点要求或曰希望吧。  相似文献   

4.
新闻窗     
洛阳军分区163名基层报道员集体报名参加军报新闻函授本刊讯徐坤报道:已连续两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的洛阳军分区,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抓好基层报道队伍,才能保持先进荣誉。为了尽快提高基层报道员的采写能力,今年他们又组织了160多名基层报道员参加军报函授中心第六期函授学习。去年底,洛阳军分区接到军报函授中心第六期函授班即将招生的通知后,迅速下发通知,要求所属人武部积极组织基层报道员报名。分区领导还利用下基层的机会,进行督促检查。政治部领导也明确指示,每个人武部至少要选派五名同志参加函授学习。由于发动工…  相似文献   

5.
“你们为啥要选定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我们爱绿色!”参加军报六届新闻函授学习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街名民兵报道骨干回答得十分动情。在此,我向读者讲几则发生在他们中的动人故事……醉翁之意不在酒司马雷是“一拖”公司武装部的部长,今年57岁,是军报六届“一拖”学员中年龄最大的学员。作为一部之长,又到这份年纪,参加新闻函授学习真有点让人揣摸不透。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司马雷自有他的用意。“作为一名领导,不懂新闻报道知识,就不可能有的放矢地抓好新闻报道工作,不亲自体验一下写稿的艰苦,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关心…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尹延桥报道:山东省夏津县人武部针对武装系统报道骨干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今年初他们把参加军报第十三期新闻函授学习当作提高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广泛发动爱好新闻工作、有一定写作基础的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新闻骨干参加函授学习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已有17名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成为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三期学员。夏津县人武部踊跃报名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7.
马昕 《军事记者》2005,(12):63-63
说起军报函授中心,我总有难以割舍的情愫,因为我是它连续5期的忠实学员,同时也带头让我部286名官兵成了该中心的“弟子”。  相似文献   

8.
《军事记者》2004,(12):63-63
当2005年的新年钟声将要敲响的时候,军报函授中心第14期学员也迎来结业的日子。在此,我们军报函授中心全体教职员向本期即将结业的学员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9.
晏良 《军事记者》2004,(2):65-65
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自1988年创办以来,忠实履行“帮助军内外基层单位培养新闻报道骨干,训新闻写作爱好成才铺路搭桥”的办学宗旨,倾心培养学员,桃李芬芳。13年来,军报函授学员遍及天涯海角,戈壁大漠、林海雪原和高山哨所,先后有6万多名学员学成结业,成为部队的报道骨干。连续两期参加军报函授的驻藏某旅士官报道员晏良,就是这些学员中的佼佼,他的这篇体会章,值得函授学员一读。  相似文献   

10.
张伟厚 《军事记者》2005,(11):70-70
我是军报函授中心第十五期学员。自参加函授学习以来,一直静心研读3本教材、每月一期的军事记杂志和函授月刊,常被老师的精辟讲解和渊博学识深深震撼。尤其在将所学新闻写作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时,我不但领会了老师的宝贵经验,更加深刻地读懂了一个道理:写报道也要有“拼”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军报新闻函授重新招生之际,作为一名曾参加过新闻函授的老学员,我想就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学习体会,与想参加函授的新闻爱好者交流一下,同时也向函授中心的老师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吧。  相似文献   

12.
我是15期函授学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一年就让我尝到了甜头。且收获颇丰:在中央级报刊上稿14篇。其中在2005年11月3目《解放军报》三版刊登了一篇《为老兵制作“军旅光碟”》的稿子.在省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0余篇。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把我从一个“门外汉”拉进新闻的“殿堂”的。于是.在15期函授学习还未结束时.我又迫不及待义无反顾在10月份报名参加了16期的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13.
我代表解放军报和新闻函授中心的同志,热烈欢迎来自军内外踊跃参加新闻函授学习的第六届学员,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当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你们已成为我们新闻函授中心的新成员了,这意味着什么呢?一、从即日起,你们将按照函授中心教务处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和采写实践了;二、你们将同函授中心的教员和同学们一起,互帮互学,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王、你们将以一名军报函授中心学员的名义采访、写作、发稿以及向函授中心邮寄作业、习作,提出各种咨询等。这就是说,我们是为了新闻成才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彼此是同志,是…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函授学员高强报道:12月中旬,济南军区某团在“新闻报道总结大会”上,给7名战士报道员颁发了“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荣誉证书。这7名报道员都是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中心的第十二届学员。一年来,该团为提高报道员的新闻采写能力,积极鼓励报道员参加解放军报的新闻函授学习,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团里先后有12名报道员参加了函授学习,并且实现了人人见稿的目标。一年来,该团先后有180多篇稿子见报。参加新闻函授,成效显著,团领导要求报道员再接再厉,政治处又做出决定:凡参加2003年第十三届军报函授的报道员,团里为其报销一…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是军报函授第五、六届的忠实学员。一年多来,我从一名对新闻报道一窍不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合格报道骨干,深感是函授中心这些不见面的老师对我的栽培和帮助。初学新闻写作时,时常遇到无从下笔的困境,每逢这时,《新闻与成才》都能给我指点迷津,让我从中得到启发,诱发生产新闻敏感,那种顿开茅塞、豁然开朗的高兴劲就甭提了。1993年以来,我已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刊播稿件96篇。为此,我打,加B里感谢你们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特别一提的是去年年底,我们商议把近五年来的《新闻与成才》中“我的第一篇”、“编辑说稿…  相似文献   

16.
我是15期函授学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一年就让我尝到了甜头,且收获颇丰:在中央级报刊上稿14篇,其中在2005年11月3日《解放军报》三版刊登了一篇《为老兵制作“军旅光碟”》的稿子,在省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0余篇。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把我从一个“门外汉”拉进新闻的“殿堂”的。于是,在15期函授学习还未结束时,我又迫不及待义无反顾在10月份报名参加了16期的函授学习。取得一些成绩后,支队政委李安成对我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我在感谢身边战友帮助的同时,又在全支队战友当中宣传参加军报新闻函授中心学习的种种好处,并把…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06,(2):71-71
新疆某团为函授学员提供舞台又讯宋功山、函授学员李洪房报道:新疆军区某团根据阶段性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部队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办小广播和简报,为本单位24名军报函授学员提供练笔的舞台。在“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教育中开办战歌如虹小广播和简报,在驻训期间开办砺剑天山小广播和简报……一方面鼓励他们积极为小广播和简报投稿,另一方面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轮流负责采、写、编等工作,既当记者又当编辑,全面锻炼他们的采写能力。此举受到函授学员的欢迎!函授学员宋功山作品获奖本刊讯王宁报道:近日,由军报函授第1…  相似文献   

18.
隆冬中原,到处寒风凛冽。然而济南军区某师的军营里却洋溢着盎然的春意。1月中旬,正逢第九届军报新闻函授招生之际,这个师的官兵表现了极大的热情,积极报名参加学习。至此,已有150余名干部战士报了名。新春伊始,该师政治部就把培训报道骨干,参加军报新闻函授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政治部李光明主任是个“人才迷”。为了激励广大官兵报名参加学习,该师政治部实行优惠政策,凡参加军报函授的官兵,单位报销一半学费。通知下发到各团后,渴望成才的战士异常欣喜。某团政委张耀荣接到通知后,批示每个连队要有一名官兵参加学习。学习期间…  相似文献   

19.
我是第三次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说起来惭愧,论发表的稿件,我加起来才10来篇。虽说收获不大,毕竟自己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由一个“火头军”到通讯报道员的转变,是我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两年来的最大收获。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今年我参加了第16期函授学习。记得第一次参加第11期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的情景。当时我在连队当通信员,机关的郑干事见我写的演讲稿有点文字功底,就鼓励我参加军报的新闻函授学习。那时,我对函授学习也热了一段时间。收到教材后,我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函授学习上,后来有一篇“豆腐块”在当时的《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20.
当我收到函授中心寄来的第十期《军事记者》及《函授月刊》时,正生病住院在病房输液,窗外下着绵绵细雨,深秋的风透着一丝寒意,我吃力地用左手翻开《军事记者》,翻着翻着,突然在“函授之页”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刊登在点评文章专栏中,是篇不成熟的小言论,虽然我没有激动万分,但是一股暖流已经从我心底涌出……回想参加函授学习以来,我从一名技术干部调整为宣传干事,从一名单纯的文学爱好者向专职新闻报道员过渡,离不开函授中心编辑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和谆谆教导。就拿刊登的这篇小言论来说,虽然没有被军报选中,但是我依然非常高兴,因为小言论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