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了解贵州六盘水地区3~6岁幼儿的体质现状,科学评价幼儿人群的健康水平,对贵州六盘水地区幼儿进行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的测试,并与全国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走平衡木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省城市幼儿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明显好于农村幼儿.且全省均值高于1998年全国、全省均值.3-4岁为下肢力量和下肢爆发力、平衡能力、灵敏性素质快速增长期.我省幼儿在上肢力量、平衡能力和男童协调性方面高于全国均值,但在柔韧性、灵敏素质、女童协调性、下肢爆发力方面低于全国均值.在上肢力量、平衡能力方面城市男童低于农村,而下肢力量及协调性城市好于农村.所有素质指标城乡女童均无显著性差异.我省幼儿在形态和上肢力量、平衡能力、协调性及男童灵敏性方面比1998年均值高.但是柔韧性、下肢爆发力及女童灵敏性有下滑趋势.我省幼儿出生四个月内喂养方式以母乳喂养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贵州六盘水地区3~6岁幼儿的体质现状,科学评价幼儿人群的健康水平,对贵州六盘水地区幼儿进行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的测试,并与全国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走平衡木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2014年南昌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和探讨了南昌市幼儿身体素质的现状和特点,并和2010年南昌市相关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对南昌市3~6岁幼儿来说,男幼儿的力量素质、速度灵敏素质、协调素质要好于女幼儿,女幼儿的柔韧素质要好于男幼儿;幼儿的各项身体素质敏感变化期都出现在3~5岁年龄段,力量、协调素质变化幅度要明显高于其他身体素质;女幼儿的下肢力量、协调能力和男幼儿的速度灵敏素质、协调能力都是城镇优于乡村,女幼儿的柔韧素质和男幼儿的上肢力量、柔韧素质则是乡村优于城镇;和2010年南昌市相关监测数据相比,总体上2014年南昌市3一6岁幼儿素质能力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运用中国2000年-2010年十年间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的城乡幼儿(3-6岁)身体素质测试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十年来,城市幼儿身体素质好于乡村幼儿,表现在速度、灵敏素质、下肢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等方面,只是在平衡素质和上肢力量素质上城市差于乡村。幼儿身体素质城乡差异在减小。  相似文献   

6.
幼儿3-6岁的体育教学,对早期培养以灵敏、速度、快速力量、协调、平衡等为能力要求的竞技体育武术项目高水准运动员的成才很重要。文章根据2005年山西省国民体质监测幼儿身体素质坐位体前屈、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平衡木五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中所反映出的3-6岁幼儿时期:在性别遗传方面,柔韧、速度、力量素质有明显差异,协调、平衡能力差别不大和6项素质均存在自然增长快的年龄段的身体素质自然增长规律。提出在3-6岁幼儿武术体育教学中,对男女幼儿的柔韧素质、速度素质、跳跃素质应区别对待,对协调性素质、平衡素质,男女幼儿的武术体育教学,应当安排一致。  相似文献   

7.
赵响  李娜 《体育学刊》2023,(2):122-127
构建一个能够反映幼儿灵敏素质各结构要素的科学、系统、易测的评价工具,以利于在教学实践中全面准确评价幼儿灵敏素质发展水平。通过专家访谈法与德尔菲法确定幼儿灵敏素质结构模型;利用测试法对4省6市1440名幼儿进行灵敏素质发展水平测试,经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结构模型的信效度,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百分位法确定评价标准,最终构建4~6岁幼儿灵敏素质评价工具。结果表明:(1)幼儿灵敏素质评价模型的适配度指标达到可接受范围,所测数据与理论假设相拟合。(2)确定4~5岁与5~6岁2个年龄段幼儿灵敏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感知决策、快速变向、快速变换动作、平衡能力4项一级指标和20项测试指标。(3)制定中班和大班幼儿灵敏素质单项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对样本综合评价的回代检验与理论百分比相吻合。研究认为:该评价工具能准确反映幼儿灵敏素质各要素且具较好的操作性,灵敏素质单项与综合评分标准对幼儿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适用于4~6岁幼儿灵敏素质评价。  相似文献   

8.
1引言九十年代开展的幼儿基本体操正以迅猛的势态席卷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在内的各大、中小城市,使幼儿基本体操教学在幼教工作中占领了一席之地。幼儿基本体操的开展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努力去完成这一跨世纪的改善国民体形体态、提高身心素质的基础工程。2开展幼儿基本体操训练有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幼儿基本体操是叨年代全国健身项目中比较热门的项目之一。这个项目的开展得到了国家各部委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直接关怀和支持,正在健康、壮大的发展起来。经过近8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运用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海南3~6岁幼儿1642人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人体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该年龄段幼儿的身体形态处于稳定增长时期,但性别间、年龄间增速不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不同性别间幼儿身体形态存在差异;不同经济及地域幼儿生长、发育也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10.
天津大学幼儿园3~6 岁幼儿体质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天津市幼儿体质评定标准,对天津大学幼儿园幼儿的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指标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身体形态指标优于天津市区幼儿平均水平;部分指标优于日本幼儿平均水平;身体素质低于美国同龄幼儿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归纳法,对2005年广西国民体质指标和2005年全国国民体质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广西幼儿的体质显示出身体形态一般,身体机能低于全国水平,但身体素质总体好于全国同龄幼儿的特点.广西成年人的体质体现了南方人群身高偏矮、体型偏瘦的身体形态特点,呈现出较好的身体素质状况,但身体机能却出现了差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象.广西老年人的体质同样体现了南方人群身高偏矮、体型偏瘦的身体形态特点,表现出心血管机能控制比较好的身体机能状况,身体素质呈现出与全国老年人处于同一水平的现象.广西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列第四位,说明了广西的国民体质要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广西的国民体质水平是较高的,表明广西的国民体质总体达到了一个良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14个城乡6748名幼儿(3~6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辽宁省城乡幼儿体重、柔韧素质差异情况,旨在为辽宁省国民体质健康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少年儿童体操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 ,对福建省少年儿童体操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我省从事少年儿童体操训练的人数明显增多 ,各组别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尤其是男子甲、乙组 ,女子乙、丁组运动员获高分人数增多了。但各组别运动员都有明显的弱项 ,整体实力不强。建议完善我省业余训练与竞赛改革 ,加强运动员的基本姿态与基本技术的系统训练 ,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完成动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宗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毕生从事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确立了科学的幼儿教育观,认为幼儿教育应以幼儿活动(游戏)为中心。张宗麟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揭示幼儿有"好游戏"、"喜欢户外活动"等心理特点,主张游戏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游戏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自然趋势,并提出教师带儿童做游戏时应遵循14条原则。张宗麟不仅在思想上重视游戏,而且在教育实践中身体力行,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和晓庄乡村幼稚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实践活动。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要科学、合理地借鉴并发展张宗麟幼儿游戏的诸多观点,更好地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幼师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的消极和被动情绪,以及她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课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主动性,才能提高幼师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胎龄、喂养方式因素与幼儿体质水平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3~6岁幼儿(10989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幼儿出生时胎龄、出生后4个月内喂养方式情况,结合幼儿体质测试结果,分析胎龄、喂养方式与幼儿体质水平的关系,以期为指导科学育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胎龄、不同喂养方式的幼儿中,部分身体形态、素质指标测试值存在差异;未发现胎龄、喂养方式因素对幼儿安静时心率指标存在影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幼儿出生时胎龄因素与出生时身高、出生时体重、网球掷远、走平衡木方式指标高度相关(P〈0.01);幼儿出生后4个月内喂养方式因素与走平衡木方式、10m折返跑、两脚连续跳时间测试结果以及本次体质状况总体评价结果存在高度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Organized sport is offered at increasingly younger ages, with many programs geared towards preschoolers, toddlers, and infants. While sport is promoted as an amendable context for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chool-age children, little is empirically known about potential benefits or risks associated with organized sport particip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A scoping review of nine electronic databases identified English-language, peer-reviewed,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which addressed psychological, emotional, social, cognitive, o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al outcomes of organized sport involvement of children aged 2–5 years; included studies were appraised for quality. Findings offer 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early sport participation is related to primarily positive outcomes (e.g. enhanced social skills, pro-social behaviours, self-regulation), while negative and inconclusive outcomes were also identified. Results suggest limited existing research has primarily relied on parent or teacher proxy-report or assessment, and reinforces tha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oddler and preschooler organized sport participation as a distinct form of physical activity, despite pervasive availability of programming, and positive parental perceptions of early enrolment. Additional research with stronger methodological design and rigor is needed; recommendation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future studies with young childre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及体育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特点的分析,认为: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的教育训练应以其语言运用为核心,以创建沟通环境为前提来培养自闭症幼儿沟通观念,引导自闭症幼儿沟通意向,使其掌握一种以上的可接受的沟通方式.体育作为一种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活动,为自闭症幼儿的沟通训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