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刚 《成才之路》2012,(18):81-81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要看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是否有所进步和提高;要看教师使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情感体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2.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从"阅读""联系""巧学"三个方面,结合在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有关学生学习方法方面的几点尝试,说说想法。  相似文献   

3.
周毅梅 《教育》2013,(16):48-49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主动性调动得怎样,也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会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对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对问题的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A3):181-182
<正>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名言形容当今教育方式的改革再恰当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性极差,依赖性极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  相似文献   

5.
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是我们老师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抓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新课程实施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即: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创设各种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读中感悟,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动态“生成”的课堂就意味着教师要改变以往“授之以鱼”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授之以渔”和“悟其渔识”。课堂最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关注过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教师应不断启发、点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习能力提高。生成的课堂应使课堂由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变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由师教生学的过程变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治课的新课标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引导学生学习,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其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想学乐学,更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学会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终身去学习探究,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李茜潍 《江苏教育》2012,(Z3):107-109
【设计理念】围绕此次杏坛杯的参赛主题,结合苏派教学主张及新修订英语课程标准,我对课堂设计的出发点是: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做一个课堂的"守望者",在课堂中守望学生的兴趣,守望学生的能力,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导课堂,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运用。1.课堂教学设计需注重情景品质化。有很多时候教师总会为设置情景而设计,而并没有  相似文献   

10.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  相似文献   

11.
李婵娟 《学周刊C版》2010,(12):177-178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明显感到了数学学习的压力,学习乐趣和信心也随之渐渐消失。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解决数学难的问题,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呢?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其次是在平日的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下面我就这两点具体来谈。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是以“自主学习法“为依据,以实现学生四个“主动学会“为目标的.在小学习作指导与评讲中实施自主学习法,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转变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习作练习和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教给学生自改习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兴趣,是一个人做事情的前进动力,也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课堂兴趣,对于课堂活动的整个效果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此,课堂上教师如能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好数学的目标及意义,唤起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一、兴趣,易引发在自由的空间里要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必须要给他们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因为学生不只授之以师,更多的授之以己。在新课程理念的实  相似文献   

14.
一堂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发展,让语文阅读课充满生命张力,这是新课标的重要思想,也是时代赋予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这个过程要始终“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他们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不断收获,逐步提升。一、教给学生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注学生发展的阅读课堂,要注重“授之以渔”,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作为课  相似文献   

15.
陈美娥 《成才之路》2013,(10):83-8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中是青少年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初中英语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着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重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影响策略"三种认知学习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创新思维,探索在课堂上渗透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授之以趣 教之以法──我教语文的点滴体会合肥四十八中盛银芝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对学生授之以趣,教之以法。让他们以浓厚的兴趣对待学习,以良好的方法搞好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掌握语文知识。一、以新颖的内容激发兴趣。在课堂上,结合课本知识,尽...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学校教育中,受人推崇的教育方式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更要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然而,面对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似乎在这之前应再加上一个"欲",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这里的"欲"是指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方法才有用,才能打到"鱼",这才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先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欲望比学习  相似文献   

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思想,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角,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学会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这也意味着学生学习行为要从被动到主动进行有意识转变,从而渐次培养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实则是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体现,也是引导学生从兴趣到探究、由浅入深边思考边实践的具体行动。创设一定的教学氛围,学生从中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不断挖掘自我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从而真正实现课堂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也实现了教学相长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20.
李桦 《地理教育》2013,(Z1):40-41
<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一、转变地理教学观念,重视师生主体发展转变学生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要承认个体差异,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