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这样一则幽默的故事:一个牧师的烟瘾非常大.有一次,他问他的上司:"祈祷的时候能不能抽烟?"上司回答:"绝对不行!"后来,他又换了一种问法:"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呢?"结果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由此可见,问法不同,有时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教徒问神甫:我可以在祈祷时抽烟吗?他的请求遭到神甫的严厉斥责,而另一位教徒又去问神甫:我可以吸烟时祈祷吗?后一个教徒的请求却得到允许,悠闲地抽起了烟.  相似文献   

3.
有些问题,若按常规思维,即正向思维,或思维受阻,或困难重重,或求解繁琐;若逆向思维,则可得到突破性的进展,使问题迎刃而解. 有这么个故事,一个教徒在祈祷时来了烟瘾,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能否抽烟?"神父回答"不行",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但他换了一种问法"在抽烟的时候能否祈祷?"神父回答:"当然可以."同样是抽烟和祈祷,祈祷时要求抽烟,那似乎意味着对耶稣的不尊重;而抽烟时要求祈祷,则表示在休闲时也想着神的恩典,神父当然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相似文献   

4.
张玉庭 《初中生》2002,(28):22-23
有个烟鬼走进教堂,烟瘾突发且难以抗拒,就悄悄问神父:“我可以在祷告时抽烟吗?”神父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行。”烟鬼想了想,又问了一句:“那么,我可以在抽烟时祷告吗?”神父回答:“当然可以!”  相似文献   

5.
听过这样一则趣闻:有两个基督教徒向牧师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祈祷时能否吸烟。A问:“在祈祷时可不可以吸烟?”牧师断然拒绝。B则问:“在吸烟时可不可以祈祷?”牧师十分肯定地说:“当  相似文献   

6.
有个烟鬼走进教堂,烟瘾突发难以抗拒,就问了神父一句:“我可以在祷告时抽烟吗?”神父坚定地摇了摇头,说:“不行。”于是烟鬼想了想,又问:“那么,我可以在抽烟时祷告吗?”神父回答:“当然可以。”请注意这个故事。“抽烟时祷告”与“祷告时抽烟”其实一模一样,只因烟鬼换了一下表达的方式,就一举打动了威严的神父。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皇上做了个梦,梦见满嘴的下牙突然掉光了,上牙却安然无恙,于是就让贴身的大臣为他解梦。大臣想了想回答:“此梦不妙,说明您的家人将比您早逝。”皇上听了大怒,把大臣狠狠地揍了一顿,然后问阿凡提:“你说呢?”…  相似文献   

7.
表达的技巧     
同样的意思,因表达的方式不同,效果会迥异。 有个烟鬼,正在教堂里祷告的时候,突然,他的烟瘾发作了,他只好问神父说:"我可以在祷告的时候抽烟吗?"神父一听说:"绝对不行!"那个烟鬼想了想又说:"那么我可以在抽烟的时候祷告吗?"神父一听高兴地说:"当然可以。"其实,两句话在内容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同,结果,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表达效果。烟鬼的机智就在于通过巧妙改变表达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有一则幽默故事:一个牧师的烟瘾很大,有一次他问上司,祈祷的时候能不能抽烟?上司回答说不行;后来他换了一个问法,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结果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可见问法不同,答案就会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9.
问的技巧     
<正>杰克和马克斯做完礼拜从教堂出来,杰克很想知道祈祷时能否抽烟。马克斯对他说:"何不去问问神父?"于是杰克回到教堂,问神父:"神父,祈祷时我可以抽烟吗?"神父摇着头说:"不可以,孩子,这是对我们的信仰大不敬呀。"杰克回来了,把他与神父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马克斯。马克斯说:"难怪,你问的不对。我来试试。"说着,马克斯进入教堂,问神父:"神父,我抽烟时可以祈祷吗?"神父听到问话,急不可耐地答道:"当然可以,孩子,当然可以!"  相似文献   

10.
抽烟与祈祷     
<正>欧洲某国的一个教堂里,教士们聚在一起,正一本正经地做礼拜。忽然,有个教士烟瘾大发,他实在忍不住了,便去问主教:"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主教一听,大为光火,立即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呵斥:"什么?你祈祷时还想抽烟?上帝在你心中占有何种地位?在上帝面前都抑制不住你那可耻的私欲。你怎么能当一个好教士?"这位教士烟没抽成,反而挨了一顿训斥,只好垂头丧气,往  相似文献   

11.
表达的艺术     
你相信吗?同样的意思,表达方式不同,效果也会大不相同。有个烟鬼,正在教堂里祷告,突然,他的烟瘾发作了,他只好问神父:“我可以在祷告的时候抽烟吗?”神父一听,说:“绝对不行!”那个烟鬼想了想又说:“那么我可以在抽烟的时候祷告吗?”神父一听高兴地说:“当然可以。”其实,两句话在内容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因为表达的方式不同,结果,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效果。烟鬼的机智就在于巧妙地改变了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心愿     
美国一家教堂里,一个小男孩在祈祷:"万能的上帝呀!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请把首都移到纽约吧!"牧师在旁边听到后,不解地问小男孩:"小朋友,你为什么祈祷把首都移到纽约呢?"小男孩答道:"地理考试中有一道题问的是首都在哪,我答的是纽约."  相似文献   

13.
百花园     
换种说法,收获惊喜无意间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个基督教徒向牧师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祈祷时可不可以吸烟。A问“:在祈祷时可不可以吸烟?”牧师断然拒绝。B则问“:在吸烟时可不可以祈祷?”牧师十分肯定地说“:当然可以!”同一问题,由于换了一种说法,效果就迥然不同。我想,教育也不例外。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仅仅是换种。种迫”为“轻松”,变“批评”为“表扬”,让你惊喜不断。有一次,班上失窃,全班哗然!我思忖再三,对孩子们说:“同学们,我想,这位同学一定是看到自己非常喜爱的东西,可手头上的钱又不够买,想跟别人借,又担心被拒绝,所以他才…  相似文献   

14.
伞在哪里     
一个夏天,干旱威胁着小镇上所有农作物的生命。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六,镇里的牧师告诉所有来做礼拜的群众:"除了祈求下雨外,没有任何办法能救我们。现在请大家都回家祈祷,下周末回到教堂做礼拜时,做好感谢上天为我们普降甘霖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陈老师戒烟     
96班是隆回县挑花坪中学有名的“乱班”。去年底,陈尚志老师调到该校,被安排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他一到班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吸烟特别厉害,同学们暗地里称他“烟鬼”。一天,陈老师在厕所抓获两个躲着抽烟的学生,他很生气,在班上批评说:“青少年是长身体的时  相似文献   

16.
祈祷     
教堂里,一个小男孩在祈祷:“上帝呀!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请把首都移到纽约吧!”一个牧师在旁边听到后,问小男孩:“小朋友,你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14岁参加工作,18岁学会抽烟,已经有整整48年的烟龄了,堪称"老烟鬼"。父亲的身体一向很好,从来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平时要是有个头痛脑热、感冒发烧的,父亲照样抽烟,只是比平时少抽几根而已。记得有一次,父亲病了,这一次比以往病得都重,医生一再叮嘱父亲生病期间不能抽烟,所以母亲就坚决不让父亲抽。结果父亲整整病了一个多星期,病情不但丝毫没有见好的迹象,反而越来越严重了。父亲说:"让我抽根烟吧,烟不是有毒吗?一定能把我身上的病菌杀死。"母亲没辄,算是默许了。你还别说,  相似文献   

18.
打电话     
《高中生》2007,(22)
每个星期天,牧师都把孩子们叫到教堂前给他们讲一个故事。一次,为了更好地说明祈祷的意义,他拿来了一部电话。"你们在电话里与人交谈,但是看不到电话线另一端的人,时吗?"牧师开始讲道。孩子们点头称是。"那好,跟上帝交谈也就像在电话里跟人交谈一样,上帝在另一端,虽然他在听着,但是你们却看不到他。"  相似文献   

19.
自从初二下学期起 ,我便从我们班的烟鬼那里学会了抽烟 ,到现在已经两年了。在这苦陷烟海的日子里 ,我感到万分无奈。记得初二下学期 ,我们班一个烟鬼和我一起上厕所 ,他吸着烟。过了一会儿 ,他拿给我吸了一口 ,顿时我觉得飘飘欲仙。之后 ,我便开始买零烟抽。  相似文献   

20.
伞在哪里     
一年夏天,干旱威胁着小镇上所有农作物的生命。在一个炎热干燥的星期天,镇里的牧师告诉来教堂做礼拜的群众:“除了祈求下雨外,没有任何办法能救我们。现在大家都回家祈祷,下个周末回到教堂做礼拜时,做好感谢上天为我们普降甘霖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