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托马斯·闵采尔是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他提出了消灭私有财产、建立人间天国的政治纲领;并为实现这一纲领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直至献出生命。因此,他得到了史学界广泛的赞扬。他被誉为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时期“第一号和最杰出的人物’,“农民和贫民阵营中最伟大的活动家”,他的思想也“是十六世纪最进步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农业合作化时期邓子恢对农民的认识及其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影响。邓子恢认为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农民是党制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政策的前提条件;他认为土改后的农民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有着两种积极性,即发展“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实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要正确对待农民的“两种积极性”,否则,农业合作化运动就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闵采尔是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他提出了消灭私有财产、建立人间天国的政治纲领;并为实现这一纲领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直至献出生命。因此,他得到了史学界广泛的赞扬。他被誉为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时期“第一号和最杰出的人物”,“农民和贫民阵营中最伟大的活动家”,他的思想也“是十六世纪最进步的思想”。的确,闵采尔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果敢魄力的革命家。但是,闵采尔以“左”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其主张和实践超越了时代的要求,背离了当时的革命任务,空想蛮干,很难称  相似文献   

4.
成才.创业“电大学生,真有出息!”这是一些了解任建新同志的人们相互常说的一句话。他,跟自己的许多同龄人一样,论命运,实在不佳:“大跃进”年代生,困难时期长,开始入学时,刚好是“文革”闹世之时,“文革”的风暴卷着他混过了小学、中学。他一生的黄金时期,就这样在“史无前例”的岁月中“轰轰烈烈”地度过了。1973年,任建新高中毕业,但也开始失学了。“出路啊,出路,你在那里?”任建新跟许许多多的同龄人一样。急切地盼望着有个再学习的机会。1979年,广播电视大学的开办,象春风一样吹醒了万物,也给任建新同志带来了希望。他第一批考取电视大学,学习理工科机  相似文献   

5.
<正> 一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家。大革命时期,他担任过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委兼农民部长,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等职。他是当时国民党内旗帜鲜明,始终如一支持农民革命斗争的人。在这期间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发表大量文章、讲话和演说,对农民问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激进的小资产阶级农民革命理论。(一)“中国的国民革命,可以说是农民革命。”邓演达对中国社会从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分析,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受封建势力  相似文献   

6.
“和”的用法看来很简单,一是作为介词,表示相关、比较等,如“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二是作为连词,表示联合关系,如“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和”在2009年各省高考题中出现了12次,可见并不简单。本文想谈谈与“和”有关的病句题的解答技巧。  相似文献   

7.
父亲·我     
和许多父亲一样,我的父亲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十年文革”使许多对生活、对前程充满无限热情的青年失去了最佳的黄金时期——其中有一位便是我的父亲。命运的不平,使他不得不把理想深埋在心底。好强的父亲并没有因此而失望,悲观。几  相似文献   

8.
何士光创作态度严谨、认真,他不追求高产,更看重质量,每篇作品均全力以赴,精心制作。《苦寒行》是他近年来奉献给我们的又一部优秀中篇小说。 一 何士光是以写农民著称的。他怀着一颗善良而敏感的心,记下了黔北山村乡民在人妖颠倒的年代里的种种不幸,那一年才有几担谷子的日子令人心酸;他也写下了农村经济改革时期农民“挺直起来”的“脊梁”,新媳妇回娘家时的满心“喜悦”让人宽慰。  相似文献   

9.
陈大超 《师道》2003,(9):28-28
这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但却显得很精神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 “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  相似文献   

10.
《堂·吉诃德》(以下简称《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其作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认为他和巴尔扎克一样是“超群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11.
彭家煌论     
彭家煌象“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一样,企图在作品中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出路,但被不合理的现实所堵塞,只有悲观失望;他又把“善”寄托于“母爱”,把“出路”寄托于“特立独行任个人战斗”,前途仍然渺茫。彭加入“左联”之后,作品中那条救世之路似乎明晰了,但作品的艺术性反而不如前了,说明想象的逻辑是不能代替艺术形象的,他只好转向写他熟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的作品中始终凝聚着一种能鼓舞人的卓越精神品质;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一种与命运相抗衡的、乐观的生活态度。他的晚年,是一生中最悲苦和凄凉的时期,是多种压力齐聚困扰他的时期,在压力的逼迫下,他也有与常人一样的脆弱,但他对音乐有着无休止的追求和热爱,他有一股不甘屈服的劲儿,一种精神,一丝坚韧不拔的意念,这使他最终走出了压力,战胜了困难,战胜了命运,也战胜了自己。他当之无愧于“巨人”的称号。  相似文献   

13.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研究中国革命就必须研究中国的农民运动及农民运动理论。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之一,对农民问题也十分关注,大革命时期,在其所写的诸多文章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农民运动思想,几乎涉及到农民问题的所有方面。他认为,农民革命是“中国革命之中枢”,“国民革命没有农民参加,革命不能成功”。为此,他了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基本主张,并坚定地支持澎湃、毛泽东领导的农民运动,对我党农民运动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初读《山民》,我莫明其妙地感到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直觉告诉我,我的想法不一定对,但它们之间一定有着某些联系。山民是一个可悲的形象,他也像他的前辈——众多的农民一样,曾有着走出大山的愿望,而最终他沉默了,在沉默中退缩了,因为“山使他很疲倦”“,儿子也使他很疲倦”。我们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他分析和了解近代中国国情的契入点,也是他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这一理论博大精深,把农民看成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便是其主要内容。那么“主力军”具体又包括了那些思想内涵呢?综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有关农民问题的论述,本人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素有描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之称,一九○六年出生于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一九七○年含冤去世。赵树理早年曾与广大贫苦农民一样,饱受生活的辛酸,同时也酷爱民间艺术。这是他较早地走向革命、并以为广大农民群众乐于  相似文献   

17.
一位父亲告诉他儿子:“亚伯拉罕·林肯跟你一样大时,他每天走10英里路去上学。”“是吗?”儿子回答,“嗯,他跟你一样大时,他已经当总统了。”  相似文献   

18.
<正>回国后,跟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当孩子们问“为什么他不……”或“为什么他就可以……”时,这句话简直太好用了。确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当然每个妈妈也都不一样,而每个家庭就更不一样了。因为“不一样”,自然要求不同、规定不同,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也不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擅长的和不擅长的都不一样,所以有些事可能他做得好,你却做不好,而有些事你认为很简单可以做到的,别的孩子却做不到。  相似文献   

19.
沈健 《江苏教育》2011,(10):6-9
8月18日至20日,全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会在淮安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沈健发表了重要讲话,总结回顾了一年来我省普通高中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胡金波在学习会上作了题为《“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的讲话,他指出,一要从“求真”开始,在追寻“按规律办事”、“守住底线”、“拥有尊严”的道路上实现普通高中“不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巴金同志是闻名全国的“大黑帮”,他与绝大多数的老作家一样,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从未公开地发表过一篇作品,但是在同志们的安排下,竟也发表了一封短简,这是他在此期内唯一与读者见面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