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这里所说的“发表欲”,是指人们希望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者某方面的成就通过某种媒体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以获得一种成就感或者能得到社会实践验证的自然存在的一种朴素的欲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它属于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是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分享是亲近社会的一种表现.是指“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东西让另一个人部分地使用、享受或馈赠给他人,即把自己拥有的东西之间相互使用,相互享受或者相互拥有”。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分享行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它保证着人们与别人的和睦相处、共同劳动和享受自然界与社会带给人们的各种条件,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分享行为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各种社会、  相似文献   

3.
道德需要:道德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需要是不同于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社会需要。所谓道德需要,就是人们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自觉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践履一定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第一,道德需要是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践履一定的道德要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需要是人提升的需要,它不是从社会中去获得、索取、占有、使用、享受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产品来满足自己,而是通过对社会或他人的给予、奉献、牺牲来满足自己。  相似文献   

4.
玩具对于游戏就像水对于鱼,空气对于人一样重要。即使没有现成的玩具,儿童也会想尽办法去寻找代替品。于是儿童的家长或其他长辈都尽量给儿童需要的玩具,满足儿童对玩具的需要。原来玩具基本上都是家长自己做或者儿童自己做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玩具由原来自己做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变成了一种消费品,变成了商家赚钱的工具,甚至变成一种儿童互相攀比的奢侈品。本文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文焕 《职业技术》2006,(14):88-88
一、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要反映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在社会领域中的优势、个性甚至不可取代性。其明显优势、独特个性和不可取代性,表现在社会、经济、科技领域;地域或行业领域;教育内部领域。畜牧业特色专业要在畜牧领域是绝无仅有的;或者这个专业别人虽有,但自己优势明显或  相似文献   

6.
中专生自卑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专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 ,是社会的宠儿。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但是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倾向。何为自卑 ?自卑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自我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属于性格上的缺馅 ,是由于某种心理或生理的原因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 ,或者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中专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一点 ,生理方面是最原始 ,最直接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 ,青年男女对自身的外部形象越来越看重 ,如身材矮小 ,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如果不能…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任性行为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任件是幼儿的一种不正常心理状态的反映,也是他们要挟父母、老师或其他亲人,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一种手段。 幼儿的任性是由多种心理引起的,比如,为了得到老师的骄宠或有意引起成人的注意,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为了表现自己,等等。也有人认为执拗、任性是坚强的一种表现。我认为恰恰相反,它是幼儿意志薄弱、缺乏自控力的一种表现。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如果教师或父母对任性的幼儿缺乏有效的教育,幼儿就会逐渐  相似文献   

8.
没有任何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一支部队、一个团队,或者是一名战士或员工,要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作出了承诺,而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诺是不应该找任何借口的。可以说,没有任何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  相似文献   

9.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  相似文献   

10.
段会英 《成才之路》2009,(34):I0027-I0028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相似文献   

11.
<正>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考察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现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现象俯拾即是,主要表现在:1.教案或学案设计无效。农村教师主要有两类:一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另一部分是青年教师。在对待教案或学案的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年纪大的教师,大部分学历低、不会利用媒体,或者干脆不会,于是教案或学案自己写或者不写,只是在利用原有的经验积累进行教学。而大部分青年教师不精心设计教  相似文献   

12.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相似文献   

13.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相似文献   

14.
校长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答案不尽相同,可能是教学,或者是教师,或者是质量,或者是管理。我觉得,做为一名校长,首先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角色定位。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需要特殊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这个角色本身也赋予了我们相应的权利。校长做为一种社会角色,自然有其特殊的含义和使命。现代的校长应该是“学校的领导者、优秀的管理者、现代的教育家、学校文化的经营者。”(张梅玲)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有这样一句名言:跟一位朋友在一起工作,要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将自己如何定位。  相似文献   

15.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人们的一切行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分为两种:一是生理需要;二是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分为两种:一种高级的物质需要;另一种是精神需要。学习动机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学习动机是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教育万能观”的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万能论”是中外教育史上存在的夸大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一种思潮。它或者表现为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洛克的“白板说”,爱尔维修的“环境决定论”;它或者又表现为夸大教育对社会发展、国家兴旺所起的作用,如蔡元培的“教育救国论”。而本文所归纳的在我国现阶段及教育认识上出现的所谓“教育万能”现象则不仅有着历史共同的意蕴,又有着自己时代的特定内涵。一是指夸大教育对社会和个人  相似文献   

17.
郭会军 《教师》2012,(7):37-37
面对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摇头叹息无济于事。班主任只有做好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使厌学变乐学,后进变先进,才能稳定整个班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社会合格人才。一、学困生厌学表现某些学困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或者怀疑学习  相似文献   

18.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相似文献   

19.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在画面上,它可以随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文化素质、性格、经历不同而产生变化,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产生或刚强或优柔、或畅快或持重、或明朗或暗晦、或跳跃或平静的效果.线条是绘画的基础之一,也是儿童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己的一种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的冲突,就是指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反对或一方阻止另一方企图的比较自觉的行为,它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互动形态。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在与同伴玩耍或者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互相抵制或对抗,表现为交往双方在行为、语言或情绪等方面的对立,是幼儿与同伴之间频繁发生的一种社会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