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后的校园     
在编辑姐姐小时候,我们一说到冬天,就会想到冬天里的皑皑白雪,那么晶莹,那么剔透。而现在,要看到大雪纷飞的雪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尤其是在南方的冬天,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雪,那会让我们整个人的心情因雪而亮起来。本期的特别话题馆,让我们一同走进那纯洁无瑕的雪的世界,一起来感受它带给我们的美丽吧。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遗憾     
今天,忽然听到一位同学提到雪,她说我们这个地方,即使是冬天也看不见雪的踪影。她说好想看到雪,雪真的很美。说到雪,我曾经看到飘在画上的雪、下在屏幕里的雪,然而那“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雪我却从未真正看过,我只是通过画面和描述的文字来想像那壮阔的景象。我追问那位曾看过白雪覆盖三尺的同学,下雪到底是怎样。她兴奋地说:“下雪的时候天地一片白茫茫,那远处的高楼大厦,隐隐约约好像在雾中,宛如在云里,显得特别好看。”曾看过电视屏幕里的雪,像小银珠,像小雨点,像柳絮杨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着。曾经读过宋代诗人写过关于雪的诗:“…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爱     
刘佳人 《小读者》2010,(5):31-31
母亲的爱.是冬天的白雪.她把世界变得晶莹透亮.让孩子被白色包围、感受到丝丝冰凉。雪把大地清洗得纯洁美丽,使孩子看不到罪恶与苦涩带给人们的创伤。  相似文献   

4.
正大雪过后的冬天别有一番景致,它使这个世界变得如童话般美丽,银装素裹的世界是许多摄影师的最爱。素洁、晶莹、松软的白雪,令人平添许多对冬的爱意。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分享关于拍摄雪景的5个小技巧,打破你认为冬天不适于摄影的思维,走出去拍照吧!提前制定拍摄计划即使身处北方的城市,暖冬也让大雪纷纷变成了可遇不可求的景象。很多时候,万物刚被覆上一层薄薄的白雪,就很快融化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提前制定拍摄计划。想要拍摄雪景,首先应该每天关注天气预报,这也是我们预先得知雪之将至的最佳途径。在得到降雪的预告之后,应该考虑在你喜爱的拍摄地点中,哪些适合雪景的表现?然后,列出几个能够迅速抵达的拍摄地点,  相似文献   

5.
奥地利冬景     
微型品赏 这是一幅冬日的雪景。 白雪覆盖着山野、大地。近处的房顶、栅栏、树干、树枝,都铺满了厚厚的雪;远处的丛林树梢,也在闪耀着晶莹的白光。 我们再仔细欣赏,会发现画面前景中晾晒的衣服和床单,  相似文献   

6.
冬天不老     
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在四季的舞台上,写下冬天的礼赞;曾经,有多少志士仁人,在生命的旅途上,顿悟冬天的真谛……孤傲清高如冬天,它顽强、乐观。柳宗元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片白茫茫的雪景,没有行人,只有沉寂。但放眼一看,远处有一位老翁驾着扁舟,默然垂钓。整幅画面显  相似文献   

7.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张岱写的一篇小品,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有人说它是“诗的小品,小品的诗”(吴战垒《散文名作欣赏》,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实为公允。这篇文章写了在连续下了三天大雪后,作者晚上独自到西湖湖心亭看雪及在湖心亭与客饮酒的经过,重点描绘了西湖的雪景,把白雪笼罩下的西湖描绘得淋漓尽致。静中有动,寂中有声,生动活泼,清新简洁,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西湖雪景图。结尾的“痴”字,写尽了作者及二客对西湖雪景的痴迷。  相似文献   

8.
冬日物语     
冬带着它那优美的身姿降落这世界,它把美丽的绒雪洒落在大地。透过窗外,一个洁白的世界呈现在我眼前。只见房屋上附着皑皑白雪,枝头悬挂着片片绒毛,大地铺上了层层雪丝。美,在这冬天显现得淋漓尽致。雪,白得那么透明,那么无瑕,没有一丝杂念。在风与雨的伴奏下跳起了舞,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它显得那么高贵典雅。  相似文献   

9.
正诗词的教学是语文老师颇感棘手的一件事,第一次讲《沁园春·雪》一课时,笔者所想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雪景,从词汇修辞入手,只是在对偶、比喻、夸张等上去探讨。首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仗工整的句式,词性相对,音韵流畅,气势磅礴的笔触,铿锵的顿挫,昂扬的音韵,描写了当时一幅白茫茫的雪景,寒气逼人。尤其是一个"封"字,形象描绘大地被雪所裹的景象。表面上看——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达到目的了。但是背后表现诗人的什么情感尚未提起,总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吧!诗言志,这是诗的关键所在,那么一首诗不去讲  相似文献   

10.
银装素裹的世界,澄澈清新。天地间弥漫着纯洁的气息,这让我忆起了记忆深处的雪世界,那是关于童年的情真意趣。只记得积雪都没过了脚踝,我牵着妹妹冻得紫芽姜一般的小手,歪歪斜斜地步入雪地里。在雪地里,我温暖着她,她温暖着我,伴着白雪嘎嘎的声响,留下一串串时而模糊时而又清晰的脚印。那年的冬天,河面上结着厚厚的冰层,透过晶莹的冰面能够看到水里游玩嬉戏的小鱼儿。  相似文献   

11.
最近全国文学青年中掀起了一股“汪国真热”,汪国真成了文学青年心中“诗坛王子”。《汪国真抒情诗选》、《汪国真诗集》、《汪国真校园诗选》等诗书成了市面上最畅销的书,不仅小青年见此诗书爱不释手,就是许多中老年人也欲一睹为快。步入诗坛时间不长的汪国真写的诗为什么能在我国诗坛上刮起“飓风”,产生如此之大的“轰动效应”呢?其诗为何能产生如此之大的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呢?就这些问题,本文拟从诗歌的特征角度对他的诗歌创作做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咏雪诗趣品     
<正>冬天到了,每当看到飘飘的雪花,总会想起各种各样的雪诗。雪诗中的千古绝唱,当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大风大雪,处处银装素裹,一个晶莹世界;琼枝玉叶,宛如千树万树怒放的梨花。这一比喻,传神地描绘出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灵动,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富有神韵。  相似文献   

13.
雪后     
1998年的冬天是个暖冬。在这个漫长而不太寒冷的冬季里,我所期盼的雪终于来到了。顿时,天空中飘着那洁白的、晶莹的雪。那个美丽的雪夜,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慢慢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回到了童年,再一次同小伙伴们玩起雪来。  相似文献   

14.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两幅雪景图各以其明丽的色彩、张扬的个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相似文献   

15.
沈虹 《语文天地》2014,(29):5-7
有一首古诗曾这样写道:“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的景色经常被文人墨客写进自己的诗中,在这些写季节的诗中,各季有各季的特色。人们在描写冬天的景色时,最常表现的就是冬的肃杀、凛冽和雪的狂暴、肆虐,而表现冬的温情脉脉和雪的娇媚动人的美文经典,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的。因此,着重表现冬之暖意与冬之生气的《济南的冬天》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可以称为是奇葩一朵,令人耳  相似文献   

16.
雪之韵     
逄博 《职业技术》2004,(4):29-29
皑皑的群山,茫茫的原野,洁白的小路,水晶般的雾凇……这就是北国之冬——一个雪的世界。雪,恰似美丽的少女抖落了裙裾上无数的银花。雪,恍如天鹅弹落的洁羽,轻轻袅袅地飘向大地,给大母亲披上了一袭白茸茸的羽裳。举目遥望,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像蜿蜒白色的巨蟒伏在天边。“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伟岸挺直的青松完全融入白雪之中。大路两旁一行行的树木也绽开了璀璨的奇葩。天地间素洁、秀丽、典雅得宛如一件巨大晶莹、奇伟壮观的艺术珍品。雪,这个圣洁的精灵,以她动人的姿容、神奇的变幻,不知博得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钟爱,留下几多千…  相似文献   

17.
梅 国之精魂     
正2013年12月4日晴是什么缀满枝头,如此娇艳多姿?是什么装点斜干,这般晶莹美丽?是白雪?是碎玉?不,白雪太过轻柔,没有它俊逸的风姿,碎玉太过生硬,没有它圆润的线条。它是谁?梅。晨曦中,它霞光轻抹,伴着一轮红日怒然绽放。月色中,它花影斑驳,随着片片雪绒嫣然起舞。点点胭红在萧索的冬日里笑霜傲雪,在凛冽的寒风中浑然伫立。清雅的香濡染得整个冬天都变得令人心醉。看着片片落红如蝶飞舞,香消玉殒,委声落地,不禁让人心意寒冷,顿生凄凉惆怅之感。  相似文献   

18.
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打油诗,据说是唐代一位名叫张打油的人创造的。话说这一年冬天下了场大雪,四周一片白茫茫,张打油触景生情,随口咏出了"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的诗句。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虽然用的是文人不屑使用的通俗易懂的俗语,但独辟蹊径。尤其一个"肿"字,虽俗却极为传神,很得诗家练字之功效。通  相似文献   

19.
雪的重量     
2月份下了一场大霄,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我和爸爸、妈妈外出看雪景?一路上许多树的树枝都被雪压断了。特别是有两家厂房的屋顶也被雪压垮了,咦!难道这看上去轻飘飘的像棉花似的雪有那么重?我望着被雪压垮的厂房问爸爸妈妈:“这雪有这么重吗?能把那屋顶压垮?”  相似文献   

20.
雪景,是每一个冬季风光摄影者的必拍题材.雪景在常人看来,就是一种颜色——白色.其实,在不同的色温条件下,雪面会呈现出不同的色调.白天,色温较高,这时我们看至的雪是白雪.而到了早上或傍晚,随着色温的降低,雪面的受光部分就会变成金色或红色的暖调,暗部则会出现蓝色或紫色的冷调.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再结合拍照时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所掌握的技术方法,就能够使你拍摄的雪景作品更传神、更具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