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钱、魏、张语文教改的主要思路陈岩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在观念上、教法上、规模上发生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青年教师异军突起,使语文教学出现了初步自成风格、流派的局面。尤为突出的是:钱梦龙的"三主四式结构";魏书生的"自学六步"结构;张孝纯的"一体两翼...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语文界流行着很多的模式,比如魏书生老师的"自学六步法"、到洋思初中的"先学后教"、杜郎口教学模式、如皋的活动单导学模式等等,这些模式都有一定的影响,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魏书生“处罚”学生的启示刘岩波特级教师魏书生在1992年当代语文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作《语文教学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报告中谈到,他的学生犯了错误只受三种处罚:唱一支歌;寻做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听后有耳目一新之感。作为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说:魏书生“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的精神”。哦们从他的评价中得到启发:魏书生的教书育人之道不再是简单的语文教学问题,而是超越了语文教学的。确实,作为语文特级教师的魏书生,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乃至人格体系都呈现出不同凡响的超越性特色。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1日,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湖北鄂州上了节创新性语文教学示范课。什么是创新学习?如何理解创新学习呢?使学生能够进行创新学习的条件是什么呢?魏书生老师的这节语文课引导我们找到了方向。纵观魏书生老师的这节语文课,创新之点主要有三。第一,教学思想创新魏书  相似文献   

6.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26):I0002-I0002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五十六:培养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 那天魏书生老师的班级大扫除,每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高个子柳轶楠见小不点王惠玲够不着高处的窗户,便说:"我来替你擦高处的玻璃吧!" 起先王惠玲不肯,后来禁不住大家劝说、动员,只好退下来:"好啦,现在我退休了,柳轶楠是我的接班人了!"大家笑了。  相似文献   

7.
刘仙章 《现代语文》2011,(8):116-116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魏书生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民主"。另外,为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提出了立体作文批改法,意在充分发挥其民主,培养其作文批改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超语文化现象”的理解是关涉到如何评价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成就的关键问题,也是牵涉到语文教育许多根本性问题。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魏书生的教学改革突破了语文教学即语文教材教学的本体内容观,实现了语文教学向学生生活世界的转向;革新了分析、训练的语文教学方法观,实现了向言语实践教学方法观的转变。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暗合了当代哲学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转向的大势,也符合当代课程改革的大势。  相似文献   

9.
探索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途径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魏书生我和学生讨论怎样搞好语文教学,有学生说:"语文课有点像"豆腐",水分很大,晾干了真东西不多。有的说语文课像弹簧课,能伸能缩,一篇课文讲一节也行,两节也行,三节、四节还有话可说。语文课确有这样的待点:...  相似文献   

10.
论魏书生语文课程观对新课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对新时期语文教学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挠着魏书生的解读者们。一个是魏书生语文教改经验推广的艰难性问题;另一个是魏书生语文教学的非语文化倾向问题。我们认为正确理解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钥匙”。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他的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对科学理解语文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深入研究了魏书生语文课程思想,以期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一、魏书生语文课程观的价值取向1.重视学生主体性开发取向魏书生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对新时期语文教学进步暾出了重大贡献,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挠着魏书生的解读者们。一个是魏书生语文教改经验推广的艰难性问题;另一个是魏书生语文教学的非语文化倾向问题。我们认为正确理解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钥匙”。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他的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对科学理解语文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深入研究了魏书生语文课程思想,以期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最初接触王荣生的名字是在2002年下半年,当时为了写作魏书生语文教学问题的文章,我在图书馆检索研究魏书生的相关文献,同事告诉我王荣生写过一篇《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学理阐释》,找出来一读,那感觉可称为“目眩神迷”,立即觉得自己再写魏书生方面的文章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随后  相似文献   

13.
侯器 《教学与管理》2000,(11):54-56
提到魏书生“教书” ,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育人”。有许多老师曾问魏书生 :“看您教语文多轻松啊 !您是靠什么方法 ,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学习的 ?”魏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 ,只有两个字 :“育人”。是啊 ,我们都感觉魏书生语文教学轻松、省时、高效 ,然究其诀窍 ,魏书生却只用了两个字作了概括 ,还说是“育人” ,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疑惑。然而在我们认真分析了魏书生一系列语文教学活动后 ,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那就是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的确与他成功的思想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他的语文教学里 ,“教书”和“育人”已经水乳交…  相似文献   

14.
魏书生,一个当代了不起的教育改革家。 1978年,吕叔湘先生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问题,他呼吁要认真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 魏书生,就是在这一年当上了中学语文教师,第二年便开始了他的语文教改实验。 17年过去了,魏书生的教改实验获得了成功,他所创造的经验令人惊叹: 魏书生教一本教材顶多只用30个课时。 魏书生从来不改一本作文。 魏书生从来不搞什么平时测验和考试。 魏书生每年外出开会四个月以上,课程全靠学生自学。 然而,魏书生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却一直在该市遥遥领先。他的第一  相似文献   

15.
魏书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改革家,在魏书生的教学生涯中,语文教学尤为成功,而在他的语文教学中,"不改作文"尤为成功。通过介绍魏书生的作文评改教学系统,对他的作文评改艺术进行分析,指出魏书生的作文评改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28):I0002-I0002
1982年8月1日,32岁的魏书生与陈桂芹结婚了。结婚前,许多人问过他择偶的标准,他只是说:"支持我看书,支持我工作。"魏书生是幸运的,陈桂芹就是这样一个好妻子。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魏书生老师成功的教育实践也在于他为我们构建了语文教育的情感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司下坡先生在《评魏书生的巧谋》(《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1期)一文中这样说:“目前人们对魏书生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以之为‘怪’,魏书生是‘鬼才’,他的语文教学是‘怪味豆’,有很多破绽和漏洞,不值得普遍学习。二是以之为‘神’,魏书生有‘神功’,语文教学有‘神效’,想学而难以学到。不管是贬也好,褒也罢,有一条是值得肯定的,即魏书生这个人和他的语文教学都离我们比较远。”是啊,看看魏书生教语文,不留作业,不批作业,不批改作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正值浙江省第二批实验区进入新课改之际,笔者在《教学月刊》发表了《再次走近魏书生》一文,文章的结尾指出:"魏老师是我国语文教师的杰出代表,更是我国教育界的骄傲.崇拜之余,我不禁有几点感想.其一,语文教学有创新的一面,也有继承的一面.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新课标实施了,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正值浙江省第二批实验区进入新课改之际,笔者在《教学月刊》发表了《再次走近魏书生》一文,文章的结尾指出:"魏老师是我国语文教师的杰出代表,更是我国教育界的骄傲.崇拜之余,我不禁有几点感想.其一,语文教学有创新的一面,也有继承的一面.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新课标实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