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德生 《精武》2003,(3):9-9
截拳道短棍以菲律宾短棍为基础,广泛吸取东西方器械搏斗之精华,集众多武技于一体,以截拳道风格和思想进行全面发挥和表达,简单易练,高效实用。在技术中主要以劈、扫、刺、点、砸五种棍法为主组合运用。在真实的打斗中,有进单调的一击往往不能奏效反而会招致对方更加凶猛的还击。  相似文献   

2.
<正>一、练好健身短棍的四个心得1.了解棍法动作要求,制定合理训练计划。笔者练习前先参照比赛规程指定教材,对照比赛要求,充分了解健身短棍动作规格与评分标准,并制定比赛前所有四个星期的训练计划。每个星期为一个阶段,每阶段练习7天,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练习1.5小时。第一个星期按照正确动作规格练习健身短棍套路,练习过程中注重动作之间的连贯性,争取通过练习能基本按照正确动作规格完成健身短棍套路练习;第二个星期练习健身短棍时细化动作规格,注重动作细节,重点  相似文献   

3.
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宗师在创建截拳道之前,是一个忠诚的咏春功夫修习者和教授者,那时的李小龙一直坚信咏春功夫能让他在一些实际的打斗中取胜。时间到了1964年,李小龙由于坚持教授一些非黄色  相似文献   

4.
截拳道两节棍短小精悍,携带方便,棍法易学实用,是极佳的健体防身之物。笔者在此提供两节棍最常见的20个招法,供同道研修。基本持棍姿势详见《精武》2002年1 1期28页。特别说明:本文中“白蛇吐信”等势属动态招法,与静态持棍势名虽相同,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5.
潘双喜 《精武》2005,(7):34-35
连削带打即以削为防守,破坏对方的来势;同时以打为进攻。袭击对方的薄弱处。这也是截劲近取、封打合一的技战术的思想表现。截拳道素以简捷实用、随机应变为实战要旨,讲究不击则已,一击必中,要求修习者不但要有娴熟过硬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有灵活合理的战术,连削带打便是截拳道实战中常用的技战术。本文试举四例,供截拳道练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阻踢是截拳道截击技法的一种表现方式,意指在实战中用脚踢技将对方的攻击动作在将发或已发攻击的半途中进行阻击,亦有人将之称为截踢,是截拳道实战技巧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打法。其基本概念来源于西洋击剑中的阻止作战法。  相似文献   

7.
唐龙  鲁云 《中华武术》2004,(12):12-13
在截拳道创立前的60年代中期,李小龙对中国传统武术器械的掌握已很丰富。他尤其钟爱长、短棍法与枪术。我们从今天保留下来的当时的照片和纪录影片中都可以看到李小龙练习三节棍、长枪等的风采,小龙还将这些中国传统武术器械,传授给门下杰出弟子,如木村武之、伊鲁山度等。  相似文献   

8.
雪夜 《精武》2004,(9):20-22
最近,一个练习截拳道的朋友向我提出一个疑问:在实战中,距敌最近的前腿勾踢(截拳道的勾踢即散打的鞭腿)为什么反而没有距敌远的后腿勾踢快,没有后腿勾踢实用?他进而对截拳道右侧肢体在前警戒式的实用价值产生怀疑。我把他的问题转提给几个学生,学生们也提出了相同的疑问。大部分学生认为,截拳道将灵  相似文献   

9.
与其它擅长腿法的武技不同,截拳道的腿法不讲求动作的外观美丽,只要求修习者在日常训练和实战中,注重对其中涉及到的速度、平衡、重心、力度(发力)及协调性等科学原理进行研究和修炼。相比较而言,截拳道者在格斗中运用腿法攻击的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武术的攻防,是武术运动的核心。人们在操练或实战中运用武术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做着各种攻守动作,徒手格斗是这样,器械对练也是如此。在武术运动中,“攻”和“守”一直是互相对立而又不可分割的。重视进攻往往要舍弃一部分防守,而偏重防守又往往会缺乏攻击力。所以,攻守兼备。守中有攻、一直是古人制作兵器时追求的方向,三节棍恰是这样一种攻守统一的兵器。 三节棍是在一节短棍的两端用铁环与另两节短棍相连,三节短棍长度相同,三节棍总长等于习武者直立、直臂上举至手指尖的长度。 三节棍防守时可伸可缩,左、中、右三面固若金…  相似文献   

11.
秦广文 《武当》2001,(9):44-44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流派众多。诸如少林、武当、咏春、峨嵋、青城等,它们都各具特色,在实战技法上各有千秋。少林派讲究大开大合,刚柔相济,以腿法见长;武当派以行气为重,讲究抱元守一,以静制动;咏春派以柔制刚,有着四两拨千斤之妙;峨嵋派以“北兵之王”剑见长,在搏击上讲究贴身近打等等。现代散手主要来源于传统武术,其特点,灵活多变,以无法胜有法,它与现代物理学、心理学、运动解剖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传统武术相对比较注重形体美与舒展大方,在实战中有诸多弊端。如步伐呆板,动作迟缓,出拳弧度大,命中率较低,训练时间太长(短则十年八年,长则二三十年),且训练单一。  相似文献   

12.
棍法实战运用详解: (1)膀手棍法:膀手棍法为主动防御型棍法,即在对方攻击时进步迎击防御,运用时通常与其它棍法组合防守反击。对于朝我头部直向劈击的对手,我以膀手棍法进行防守,同时进步迅速将棍法转变为摊压棍法,压其手臂左手推封其肘部,右手棍斜劈其头颈部(图  相似文献   

13.
凌召 《武当》2006,(8):3-6
流通门中的齐眉棍法受《剑经》的影响最甚,并且因俞大猷所习齐眉棍法被称为“荆楚长剑”,故而本门多习惯称齐眉棍为“长剑术”。齐眉棍技法以劈、扫、点为主,辅以挑、崩、拦、撩、砸等二十四种棍法组合而成,招法灵活多变,实用性强,杀伤力大。本套齐眉棍法乃流通门原始器械套路,  相似文献   

14.
截拳道是李小龙经过长年累月对不同拳种的研究和锻炼,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实战,博采众长而独创的新技击术。虽然李小龙认为其名称无刻意解释的必要,截拳道的技术和内容很广泛,但他在某一段时期,对截拳道的解释是:“截”的意思是潜步接近或半路拦截,“拳”的意思是拳法或风格,“道”则意味着路数或基本的方法。人们也称截拳道为截击的拳术。后来李小龙认为如此解释易使人们对截拳道的理解陷入刻板、僵化的认识之中,因为截击技术毕竟是其技术内容中的一种。所以他称“任何实用的技术都可称为截拳道”。尽管如此,从他的言行与技击风格中,可以看  相似文献   

15.
疯魔八棒,系疯魔棍体系中古老原始的技法,也是疯魔棍体系的母系棍法。此套棍法共分八趟,每趟左右兼练,反复单操,并无套路。久习纯熟后,可任意组合变化,形成多种绝妙的实用技法。  相似文献   

16.
腿法因其具有强劲、威猛的摧毁力而备受古今、中外武术家的喜爱。也由此形成了很多以腿法为主的武术流派,如:弹腿、戳脚、跆拳道、法国腿击术、泰拳等。同样,建立在精简、直接、非传统性的原则上,以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为宗旨,提倡实用为本,吸收中外实战武技之精萃的截拳道,也非常注重腿法的修炼,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李小龙文化现象的兴起,关于李小龙截拳道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在国际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门学问———振藩学。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论述李小龙创立和传播截拳道对中国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贡献和启示。研究结果认为:李小龙截拳道的创立与传播为中国武术在破除门派观念的思想禁锢,促进中国武术重新正视实战和技术创新以及带动中国武术走上国际化推广道路等方面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文章同时认为:截拳道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中国武术的现代传承、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截拳道中,凡用腿法做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连续攻击,即为组合踢技。这种技巧可以用一只腿去踢击,也可用左右两腿交替进行踢击,属于截拳道攻击五法之配合攻击法。下面,谨为众同道介绍几组在实战中常用的低高位组合踢技的战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潘双喜 《精武》2005,(6):28-29
在截拳道格斗技术中,除拳法、脚法、肘法、膝法外,摔法也是很重要的制敌之术。从李小龙所绘的截拳道标志图(下图)上可以看出,阴阳、动静、虚实、开合是互动互换的,只有开合相宜、虚实兼备,方能令敌败北,故能“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故截拳道摔技用于实战时,须随机应变,因势制敌。其主要表现为先蓄势等候时机,或被动待敌,或主动引敌近身,待时机成熟,即合力发劲制敌。  相似文献   

20.
曹广超 《精武》2007,(3):12-13
齐眉棍又称门旗棍,是洪拳拳系中古老而著名的棍法。因棍之长度与练习者眉齐,故名。又因它身兼劈、扎、拦、砸、云、挑、格、挂、抡、扫、戳、崩、绞、点、拨、插、转、滚、扣、横、分、击、架、托等二十四法,故又有“二十四棍”之称。它以顺势持棍、调把换势、梢把兼用、长短兼施、刚柔相济而著称,更有灵猛泼辣、密集如雨、气势恢弘的演练风格。此棍可单练,又可对练。本拳门人常因不会此棍而不被认作传人,更有其它拳种武师因得不到此棍而引以为憾。本地又流传有“西关的梢子东关的棍”,东关棍即指此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