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代汉语新词语产生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词语是指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产生了新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当代汉语新词语产生的基本途径有五个方面:新造词语、缩略词、产生新意义和新用法的原有词语、方源词、外来词。通过不同途径产生纳新词语,在数量、形成时间和速度以及交际效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产生伴随着文化的传递,在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对于汉语文化词语的准确翻译显得至关重要。翻译活动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都对其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翻译视域下的这五个特性入手,对文化词语的英译进行具体探析,能够使翻译活动更加精确地传递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形成英汉词语搭配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英汉思维模式差异、词义容量大小差异、同义反复的容忍度差异、形合与意合、音系规则的不同。本文从上述五个方面入手,探讨和分析了英汉词语搭配差异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4.
【开窍点拨】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必考的试题。可是,一个词的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有的扩大了,有的缩小了,有的转移了,这就产生了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词语还会临时活用。如何正确理解文中的词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范围界定、句法、语义和语用研究、认知、单个词语研究和汉外关联词语的对比研究五个方面对现代汉语“结果”义关联词语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总结了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数词,看似简单的数字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却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人们崇拜"五",逐渐把它神秘化,视"五"为精神寄托和一种崇尚。语言作为文化的特殊载体,记录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所以这种尚"五"文化也就反映在了汉语词汇里,出现了很多含有"五"的词语,如"五光十色""五彩斑斓"等。这种对"五"的崇拜源何而起,又是如何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试从四个方面对带有"五"的词语进行分类,分析哪些类词语体现及如何体现尚"五"文化,哪些带"五"的词语不能体现尚"五"文化,并简单说明了尚"五"文化的来源,尚"五"精神与这些词语关系。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20,(1):87-90
随着时代的更迁、社会的发展,新词语不断出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001年至2016年共产生1714个四字新词语。其构成法主要有复合法、派生法、缩略法,其中采用复合法构造的最多,大量产生的词缀极少构成四字新词语。  相似文献   

8.
对古代文献中的效实、持禄养交、役养、其服、疚等五个词语提出了新看法,提高了词语释读的准确性,有利于准确理解文献,亦有利于弥补大型辞书的训释不足。  相似文献   

9.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很多时候,学生只要理解了课文中的几个重点词语便可轻松理解全文。本文中笔者主要就小学语文中的词语教学展开探讨,并提出了五种策略,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初步检索,在我国会计界专用的会计词语中,涉及到金、木、水、火、土五个字的会计词语有七百一十个,其中:“金”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一百一十七个,“木”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二百三十二个,“水”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二百三十九个,“火”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二十四个,“土”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九十八个。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人们尚不太熟悉但趋于稳定,旧词形有了新意义,来自方言或专业术语的、外来的和网络的一些新词新语的来源和发展轨迹。文章认为只要有良好的表达效果,新词新语的新义就可能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模仿并广泛使用,最后作为词语的本义、比喻义或引申义,逐渐进入词义的静态稳定层面。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发展的风向标,新词新语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特征。从审美的角度看,新词新语体现出了和谐的声律之美、新奇的结构之趣以及新颖的语义之巧。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形成了词语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旧词语的“交脸”已成了语言新陈代谢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大脑的类推和重新分析的思维机制下,人们用隐喻、转喻、仿词、别解、委婉、超常搭配或起用方言词、古语词等方式赋予旧词以新义,或者改变一个旧词的用法,从而弥补了语言表达的空位,满足了受众的求异心理,在经济省力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同其他语言一样,日语中也派生出许多新词,在日语翻译中,日语词典的更新显得有些滞后,造成有不少词语在现有词典中查不到或没有对等的词义注释,例如"ATA"、"筐体"等等。为此,文章首先把这类词语定义为日语中的类"ATA"词语,并结合实际翻译过程的经验,评述了这类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平常词语艺术化的性质、寻常词语艺术化的标准、类型和子常词语艺术化形成的文化心理基础,认为“寻常词语艺术化”作为现代汉语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使修辞活动中对词语运用的认识更加充实、更加全面,开拓了修辞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同其他语言一样,日语中也派生出许多新词,在日语翻译中,日语词典的更新显得有些滞后,造成有不少词语在现有词典中查不到或没有对等的词义注释,例如"ATA"、"筐体"等等.为此,文章首先把这类词语定义为日语中的类"ATA"词语,并结合实际翻译过程的经验,评述了这类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郑燕萍 《莆田学院学报》2013,20(1):56-61,80
以2011年5月中国语言文字网公布的497个新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分析新词语在音节长度、结构方式、领域分布、语用价值四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以及它们滋生流行的语言理据,以帮助人们了解、掌握和认识新词语,也为新词语的宏观研究提供切实可靠的编年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六朝墓志中用典来表未成年的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考察了六朝墓志中用典来表未成年概念的词语。分析了这些词语或是其新义产生的途径、方式,揭示出六朝时期书面语运用在继承中创新的特点,证实了语言发展具有历史联系的一般规律。研究这些词语,对于纠正辞书的不足和错误,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从日常话语新方式说到汉语言共时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变革牵动语言的变革 ,人们的日常话语方式发生变化 ,一批新词语充实到现代汉语中来。这些新的语式 ,将诸多稳定的词语解构重组 ,改变词素的原始意义 ,形成新的词义 ,成为新时代新人类的汉语表达形式 ,由此向汉语言提出了共时性发展的理论问题。新的汉语话语形式 ,在共时发展中应从汉语言文字的资质出发 ,注重个性和内涵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在今天,网络已成为社会舆情最集中、最活跃之地,而网络舆情的爆发常与快速更新的网络新词汇相联系,因为,网络新词汇总是产生于社会热点事件之中;并且,事实证明,网络语言有着从网络世界向现实世界的强大渗透力和影响力。显然,网络新词已经成为研究舆情信息的重要内容。所以,加强对网络词汇的研究,及时根据网络新词汇,准确研判网络的舆情动态,从而确保在第一时间对网络的热点、焦点与敏感话题作出反应,对于提高网络舆情的监控分析和预警能力,进而提高处置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会的稳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网络新词汇的产生与使用及其与网络舆情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