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七课《巴喳—巴喳》: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笃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窜上了松树,“嘣嘣”一下钻进了密林。“叽叽”嘟一下飞进绿叶中,“沙沙”哧一下溜进了黑洞。全都悄没声儿地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巴喳”越走越远。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理解文意。2.体会象声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令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作用。3.积累象声词,学习巧妙运用象声词的写作技巧。4.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教学重点1.朗读、表演象声词,理解象…  相似文献   

2.
巴喳-巴喳     
穿上大皮靴(xue)在树林里走,巴喳(zho)一巴喳!入’“笃(do)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du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窜(cu己n)上了松树,“蹦(b己ng)蹦,’一下钻(zuon)进了密林。“叽(厂)叽”嘟(do)一下飞进绿叶中,“沙沙”味(chT)一下溜(110)进了黑洞。小动物们都悄悄地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一巴喳”越走越远。‘喇淤一一产巴喳-巴喳@托克玛克娃~~  相似文献   

3.
穿上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笃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窜上了松树,“崩崩”一下钻进了密林。“叽叽”嘟一下飞进绿林中,“沙沙”哧一下溜进了黑洞。全都悄没声儿地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巴喳”越走越远。(〔英国〕杰·里弗茨韦苇译)〔提示与建议〕这首诗通过摹声和动作的描绘,塑造了一些小动物的形象:“笃笃”“躲”的想必是啄木鸟;“吱吱”“窜”的一定是小松鼠;“崩崩”“钻”的恐怕是小兔;“叽叽”“飞”的不外乎是小鸟;“沙沙”“溜”的大约是田鼠。整首诗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能…  相似文献   

4.
巴喳—巴喳     
dd pl XUg Zdl iii ZI 11 Z6U大皮靴在林子里走, ho Zhd bd zhd“巴喳——巴喳!” do do tTng]idn zh6shbng yln“笃笃”听见这声音,叩 yf xid du6 ddo fe sho zhT]旧n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 zhT zhi yi xd cuon shdng ie songsh日“吱吱”一下蹿上了松树, 惦ng的ng Yf xdzuon Jin ie mi lin“嗡嗡”一下钻进了密林。 j i yi X旧 f61]]110 Y6 Zboeq“叽叽”一下飞进绿叶中, shd sh日 … xid心 Jin e sho d6ng“沙沙”一下溜进了树洞。qLJdnbouqbobeish6ng er don Zd k6n ho]旧n de oh fang全都悄没声儿蹲在看不见…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巴喳——巴喳》是英国作家里弗茨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儿歌。儿歌中,作家巧妙地为大家构画了一幅森林静谧安详的气氛被人类打扰后动物们紧张不安的场景,同时借助有趣的象声词,形象的动词,把不同动物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更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6.
吧喳—吧喳     
<正>吧(ba)喳(zha)——吧(ba)喳(zha)穿(chuan)上(shang)大(da)皮靴(pi xue)在(zai)林(lin)子(zi)里(li)走(zou),吧(ba)喳(zha)——吧(ba)喳(zha)!"笃笃(du du)"听见(ting jian)这(zhe)声音(sheng yin),就(yi)一(yi)下(xia)子(zi)躲(duo)到(dao)了(le)树枝(shu zhi)间(jian)。"吱吱(zhi zhi)"一(yi)下(xia)蹿(cuan)上(shang)了(le)松树(song shu),  相似文献   

7.
会跳的鞋     
鞋匠小猪手艺高,修补鞋子快又好。一天,小花猫拿来一双破鞋,让小猪给修一下。小猪说:“你过一会来取吧。”小猪拿起小花猫的鞋子修补起来: 哒哒哒!缝纫机缝好了破洞; 嘣嘣嘣!小铁锤钉牢了鞋底……两只鞋修补好了,上了鞋油一刷,黑亮黑亮,就像新的一样。小猪把修好的鞋放在一边,有事走开  相似文献   

8.
春天来了。青蛙巴咕从森林里一蹦一跳朝原野走去。巴咕的许多伙伴都住在那里。老兔子正在原野上玩,一看见巴咕就喊起来:“哎呀,巴咕,你怎么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快,看着蓝天跳一跳试试看,这样你就不会瞌睡了。”“嗯,好的。”巴咕听从了老兔子的劝告,翻了一个跟头,还来了一斤倒立。突然,巴咕惊奇地喊起来:“咦!春天的天空怎么会是黄颜色的  相似文献   

9.
正夏天的晚上,月亮升起来了,弯弯的月儿像小船,瓦蓝的天空像大海,一颗一颗明亮的星星呢,像散落在大海里的璀璨宝石。池塘里住着许多青蛙,有些围在一起呱呱呱开辩论会,有些在岸边比赛跳水。青蛙跳跳坐在荷叶上乘凉,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月亮,心想:"多好的一条小船啊,我要把它弄下来放进我们的池塘里……""嘣!"青蛙跳跳跳起来。"嘣!嘣!嘣!"青蛙跳跳一下一下朝天  相似文献   

10.
一条狼尾巴     
小兔卡卡心肠不坏,就是太顽皮,今天,小伙伴们玩打仗游戏,都不愿意它参加。“哼,你们不要我玩,我一个人玩。”卡卡一边叫着:“射击!趴下!”一边在草丛里蹦来蹦去,好像它是三军总司令。突然,卡卡发现草丛里有一条长长的狼尾巴。“大灰狼来了!”卡卡警觉地竖起耳朵隐蔽起来,并悄悄注视着狼尾巴的动静。可是,好久好久,狼尾巴一动也不动,卡卡再仔细一看,噢,原来是一条假尾巴。“吓死我了。”卡卡蹦出来,一把抓起了狼尾巴。“哎,我正好去吓吓小猴它们,谁叫它们不和我玩。”卡卡把狼尾巴捆在自己的短尾巴上,悄悄来到伙伴们玩的地方,小猴正在指挥大家练习“射击”呢,可认真了。卡卡躲在一棵大树后面,只露出一点点狼尾巴,小山鸡发现了,它尖叫起来:“救命呀,大灰狼来了!”这下可乱套了,伙伴们有  相似文献   

11.
布罗猫是只热情、善良的猫,尤其是对朋友。这天一早,布罗猫去看望好朋友兔子巴查。在树洞里,他看见兔子巴查正捂着腮帮子“哎哟哎哟”地直叫唤! “朋友,你哪儿不舒服?”布罗猫关心地问。兔子巴查痛苦地说:“我的牙疼得厉害。”“我陪你去看医生。”布罗猫说。在医院里,医生让兔子巴查躺下,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可以发现许多“巴(巴)”做词缀的词;名词如“锅巴”、“哑巴”、“盐巴”等,而形容词也有像“干巴(巴)”、“紧巴(巴)”、“急巴巴”、“可怜巴巴”这样一类,而在东北方言中,更可以发现很多像“买巴”、“烧巴”“抽巴”之类“巴”做动词后缀的词。在不同的词里,“巴(巴)”表示的意思不同,如在名词后是构词语素,不能省略,放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很深的意思,它主要是用来补述前一个词素并起衬音作用,而在动词后面表示一种口语语体。不管怎么说,“巴”本来是一个实词,那么它是怎么演变虚化为词缀的呢?本文想从“巴”的本义,以及词义演变,最后到虚化为词缀之后的结构方式、语法功能和语用特点几个方面,做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小狐狸去参加狐狸表姐的婚礼,婚礼热闹极了,嘣叭响的爆竹小狐狸还是第一回看到。回家路上,小狐狸看见一个红红的“嘣叭”躺在地上,他高兴极了,小心地把“嘣叭”捡起来带回家去。小狐狸拾到一个“嘣叭”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小狐狸的朋友一下子都知道了。一天,小松鼠、小野兔、小乌龟和小狮子把小狐狸团团围住了,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什么样的‘嘣叭’?拿出来让大伙儿瞧瞧!”当小狐狸把红红的“嘣叭”放在一块石头上时,大  相似文献   

14.
嘣!嘣!嘣!巴比谢用一根粗大的骨头敲打一块头盖骨:“吃午饭啦!所有同学都下来!”同学们推推挤挤地跳下树来,我趁机给了露丝一拐肘,踢了维斯蒂尔一脚我们来到蒂娜的野餐厅里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让幼儿学习诗歌《巴喳——巴喳》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幼儿知道人类不可随意打扰动物的生活,要爱护动物生活的环境。而且我觉得还有必要让幼儿知道不仅只有巴喳——巴喳会打扰动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6,(4)
好玩故事之一:巴学园的小林校长能听6岁的小豆豆说4个钟头的话而不打哈欠(qiàn)。他总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他一手创(chuàn)办的巴学园只有50个学生,学生们在电车里上课。好玩故事之二:巴学园的校歌就是小林先生创作的,校歌是:嚼(jiáo),嚼,嚼哟!吃的东西,要细嚼慢咽(yàn)哟!要细嚼慢咽哟!好玩故事之三:在巴学园,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上课时,老师把所学的内容都写在黑板上,你愿意学语文就学语文,愿意学数学就学数学,愿意做实验就做实验。好玩故事之四: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了,她找到厕所的掏口,开始奋(fèn)勇(yǒn)地…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给幼儿朗诵过《巴喳——巴喳》这首儿歌,许多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巴喳’是谁?他来干什么呢?我反问道:你们猜猜呢?巴喳是森林警察、是给小动物送食物的、是给小鸟做窝的……幼儿的想象丰富多彩。原方案如果  相似文献   

18.
说形容词语缀“里巴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或北方地区的口语里,用形容词描写某些事物时,并带上某些贬义感情色彩时,往往在单音形容词之后,带上“里巴叽”(Iibaji)这样个语缀成分。如: 红,可说成“红里巴叽”臭,可说成“臭里巴叽”“红”“臭”都是形容词,可用于描写事物性质,状态,带上“里巴叽”的单音形容词在表意上和色彩上有所不同,下边就对“里巴叽”和“里巴叽”的作用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绝招     
“咯嘣嘣、咯嘣嘣……”我正聚精会神地听讲,忽然,一阵清脆的咀嚼声传入耳中。我扭头一瞧,原来同桌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有意思”锅巴!我咽了咽口水,又望了望老师,偷偷地从抽屉里摸出一粒“康辉”杨梅,迅速丢入口中。“赵鹏程,”老师忽然点了我的名字,“请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相似文献   

20.
目标: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小动物被陌生人打扰后紧张不安的心理。2.能将象声词与相应的动物进行匹配,并在有趣的游戏中理解窜、溜、盯等动词。3.懂得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知道人类不可以随意打扰动物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