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余华对于暴力的描写可以说已经到了一种偏执的迷恋地步。在他与张清华对谈中,余华说出了另一个促使他偏执于暴力书写的内在驱动力——"骨子里的喜欢"。他说:"从理性来讲,我不认同写暴力,但在写作时我又非常振奋,《兄弟》下部也是这种情况,可能这是一种矛盾,知道它不好,但骨子里又喜欢。"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运用修辞现状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说明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可以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恰当地表现说写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修辞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它包括修辞格以及词语修辞、  相似文献   

3.
1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数学在它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语言的特色:一是为了表达简洁、准确,它采用了符号语言;二是为了表达形象、直观,它采用了几何语言。正是由于数学语言的特色,使得数学教学过程需要完整、准确地传递数学信息,这就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需要"大量地写"和"大量地画"。这一切,不能仅说出来、读出来,必须要写出来,要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推演,才能表达准确。在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方式中,上面谈到  相似文献   

4.
学生写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内容比较干巴。掌握以下几点,可改变这种状况。一、写人物语言不单写"说"请看以下三句话:张三说:"……"张三无可奈何地说:"……"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人物语言有多种方式。如果写人物语言时习惯用"某某说"的形式,就会显得干巴、单调。写人物语言时可以不出现"说"字或者不单用"说"字,在人物语言前面加上动作或神态,自然地引出人物要说  相似文献   

5.
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写人记事又离不开人物语言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应具有简洁、个性化的特点。所谓简洁,即简单明了,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只要觉得能够将意思清楚地传给别人,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契诃夫有一句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姐妹”。可见,简洁对语言多么重要!所谓个性化,是说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不能千人一面。在这方面,鲁迅为我们做出了典范。下面我们不妨以他的短篇小说《故乡》为例予以说明。 《故乡》中描写中年闰土的语言,前前后后算起来有五处: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日常使用语言的沟通和交流中,总是自觉与不自觉的出于简洁的需要而简省用语,无论是在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中,都体现得很明显。在口语交际中,为了省时省力,说话人总是尽量省说;在书面表达中,为了简洁流畅,笔者也总是尽量省写。从这可以看出,省略是产生于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的。现代汉语话语简洁明白,古代汉语行文简洁、明确、概括性强也主要是因为省略的运用,这在先秦散文里多见,《论语》一书可以为其代表。  相似文献   

7.
语言简洁,是说要写得简明干净,不啰嗦,不拖沓。一句话说得清楚的意思,不把它扯成两句;一个字足以表达,决不用两个字。但是,简洁并不是简单粗陋,简洁是以能表情达意为前提的,言简而意明,文约而辞微,才是真正的简洁,《记王忠肃公翱事》正在这方面显示了它的特色。课文节选的这篇短小的记叙文,记述  相似文献   

8.
自去年5月开始,余华以四五天一条的速度不紧不慢地织起了微博,细数一下,能用到书里的,已有了200多条。近日,他的微博新书《余华@》,由红旗出版社隆重推出首发式上,好友茅威涛甘当绿叶,用越剧念白朗读了片段。余华打趣地说:每一段都是很认真写的,但大家可以不认真地看。问到为何小说难出炉,他回应是没什么动力去写,10多年前写的《活着》,至今还有人读,这让  相似文献   

9.
从第一篇余华研究论文《一月清新的风》到2007年5月,对余华的研究已有23个年头。到目前为止,余华研究大体上从五个方面展开:1.在对余华创作观的探讨方面,余华主张的"精神真实"及其文本背离现状的"虚伪的形式"是研究热点。他以决绝的姿态对不可信的现实进行反叛和颠覆,往往把生活提纯后放在自己的逻辑框架中,结果阉割了生活的原生态,给批评者留下了把柄;2.在先锋精神与创作转型领域,研究者难以达成共识,怀疑者认为余华从1980年代愤怒地写作到1990年代虚伪地活着;肯定者认为余华与现实的敌对关系并未根本缓和;3.在其作品的表现世界里,批评家相继发现了暴力、死亡、苦难、欲望几个关键词,指出这缘于他对暴力形式的迷恋,也缘于其童年在医院长大的经历;4.在关于余华"怎么写"的文本形式研究中,对其作品的叙述语言、文类颠覆、重复叙事等层面的研究经久不衰,而且呈现出"细化"倾向;5.在关于本土和外来影响层面,余华和鲁迅的许多小说都因关注了人性的阴暗残忍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至于川端康成如何影响了余华的创作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相似文献   

10.
数学之美     
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伽利略则宣称"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所以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说"数学很美".19世纪大数学家高斯就说过"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它是一门最美的科学.数学的简洁美: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数学的简洁美在于定义、规律叙述语言"一  相似文献   

11.
<正>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数教师有以下体验:1.课堂上你让一同学讲解一个问题,说了好一会儿也说不出几个字,你让他在黑板上写过程,却写得非常有条理和逻辑。2.你帮一同学个别辅导时,讲了半天后问他懂不懂,他说懂,你让他说一遍,结果什么都不会说。3.在观摩课上,你发现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不仅普通话好,声音洪亮,而且思路清晰。这些体验可以归结为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  相似文献   

12.
李新芳 《成才之路》2013,(11):78-78
英语学习中,写话是许多同学感到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英语写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它通过书面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在"听、说、读、写"四会能力中,语言所起到的桥梁作用必须通过"听、说、读、写"才能得以体现,其中,写作是前三者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显现。一、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让学生自由表达写话即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因此小学低段写话能力培养是从说话开始。写不仅有考查学  相似文献   

13.
闫晗 《中学生百科》2023,(29):18-19
<正>余华、莫言、苏童和王朔,四个作家一起去意大利参加文学论坛。主办方给作家的主题是“你为什么写作”。余华写的是,自己不愿意做牙医,想不上班,写小说还归自己。莫言写的是想给自己买一双皮鞋,写小说发表就有稿费了。只有苏童实实在在地说他当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里面如何热爱上了文学,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但等到前面三人演讲完毕之后,苏童死活不愿意念他的稿子。他说:我太愚蠢了,我怎么会说我热爱文学才走上文学道路!我应该也跟你们一样,瞎编一个。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成总是站着写作。他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这样使自已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正因为如此,海明威的作品素以简洁、清新而著称。有一次,有记者问他:“你那简洁风校的秘诀在哪里?”他就简单地回答说:“站着写。”这话听起来颇有点滑稽,但仔细体会,不能说完全是出于“幽默”。因为“站着写”,就会使自己感到一种紧张而艰苦的努力,迫使自己把那可有可无的话别掉。当然,照搬海明威的这种方法,大可不必,但他的这种精神,这种出发点,对我们却是很有启发的。海明威站着写@雨林…  相似文献   

15.
奇异突兀、幽默感强,是余华小说语言风格的鲜明特色.语言错位,是余华在文本中创造幽默的一种有效手段.余华在作品中故意用一些自相矛盾的语言内容或形式来表达,造成一种不协调,形成语言表达上的落差来激发语言幽默.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绘本=文+图+奇思妙想。绘本鲜明的画面,图文互补的形式,简洁明快的语言给儿童提供了多元想象的空间。绘本中不管是"图""文",还是"图+文"的各种关系组合,都潜移默化地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写话资源,给儿童创造性的阅读带来无限的惊喜。那么,怎样把绘本写话引入课堂教学,让小学低年级学生乐在其中,爱上写作呢?一、仿写画中"话"——临摹语言规律绘本语言简洁生动,富有童趣,表述的方式又极具特色,它常常通过重复性的情节与句式来连接画面,在回环反复中传递出故事的主题。我们仔细阅读不难发  相似文献   

17.
余华小说充满了死亡、暴力与血腥,这是他解读这个世界的语码。传统的余华解读中偏重定论为余华受西方存在主义影响才有了小说中的这种意象。本文则站在他特定的时代高度、固有的人生经历及性格特点之上,认为余华通过对死亡、暴力与血腥的解读反映了一种形而上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呼唤与渴望,在冷静面对死亡、暴力与血腥之后,他开始变得乐观,对人性的认识开始有了一定的转变,一种生存的坚韧与人性的成熟跃然纸上,也是余华“绝望之后的反抗”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写某一篇作文,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以上说法都强调:作文教学要在"写真实"的前提条件下,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让小学生真正用"我手书我心"。但是在课改推行十年后的今天,小学生还是普遍存在着害怕写作文的心理,有的提笔却不知从何说起;有的写得似乎很长,洋洋洒洒,但离题万里,连篇累牍的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或是语言枯燥乏味,平淡无奇;或是内容单调雷同,陈腔滥调充斥其中。  相似文献   

19.
作文学习,一般而言,能说、会说,也就能写.可是,教学中我见过一些"能说不能写"的学生,如果让他把刚刚说的一件事写出来,他会感到困难,很奇怪.我也见过"能写不会说"的学生,语文检测没什么问题,作文也不错,可是在课堂上不太能表达意见,平时与人交流不主动,个别同学甚至有口头表达障碍,和教师说话很拘谨,不知道如何问候别人,有时...  相似文献   

20.
祁敏 《文教资料》2008,(27):13-15
作为一位先锋作家,余华在现代叙述上的严格训练与实践使他建立起了高度自觉的文体意识和语言觉悟.余华认为能够贯穿作家一生写作的只能是语言的方式和叙述风格.他将小说创作的现代叙述弥漫到了散文创作之中,对散文文体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在叙述中生成文体,用感受的方式去表现细部的丰满,在词语的前进过程中开始获得独立的力量.这种高度自觉的文体意识和语言觉悟让余华散文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散文文体和散文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