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提倡培养能力已呼声日高。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越来越引起教师们的重视。探究,就是探索与研究,探与究是相辅相成的,探是究的必要前提,究是探的进一步延续与深化。没有探,谈不上究,但探而不究,也不能将问题解决。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探究能力仍不高,基础差的学生显然谈不上;而学习较好的学生虽然能提出一些问题,但,往往探而不究,半途而废。或探究  相似文献   

2.
探究,就是探索与研究.探与究是相辅相成的,探是究的前提,究是探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目前,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普遍不高,学生往往探而不究,或究而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非常弱,没有问题意识,不知如何提,或者是不敢提、不想提,科学探究的问题大多是由老师提出,学生再进行猜想和探究。学生是光“究”不“探”,学习模式是被动的、接受性的。这样的教学结果只能是:培养出的学生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人参加了多年的课改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思考并进行了不断的尝试,现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周小凤 《广西教育》2007,(6B):21-21
在现行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非常弱,没有问题意识,不知如何提,或者是不敢提、不想提,科学探究的问题大多是由老师提出,学生再进行猜想和探究。学生是光“究”不“探”,学习模式是被动的、接受性的。这样的教学结果只能是:培养出的学生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人参加了多年的课改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思考并进行了不断的尝试,现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探究始于问题,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题”可“问”,有“问”可“探”,做一个有“问题”的科学教师,培养有“问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要重视培养读题能力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读题没有目的,缺乏正确的读题方法;不会边读边思,不知道“恩”些什么;对一些数学术语、简略语句以及特殊句型,只知认字读句,不究其意。我们认为,读题是解题的基础,是审题的关键。解题时,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的过程往往在反复读题中完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在读题中反映出来。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正确读题的方法,积极地培养他们的读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 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 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 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 量”。为此,教学实践中,我潜心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悉心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 课程 标 准的 基本 理 念提 到要 “积极 倡导 自 主、 合作 、 探究 的学 习 ”, 在 总 目 标 中 又 提 到 学 生 应“能 主 动 进 行 探 究 性 学 习 ”。 因 此 ,我 们 提倡 教师 运 用探 究的 方 法来 指导 学 生的 语文 探 究性 学习 。 一、想像探究法 想像 探究 法 就是 将学 生 语文 学习 由 探究 现实 存 在的 问题 引 向探 究虚构 、虚 拟 、假 设存 在 的问 题。 如 在 进 行 《专 题 学 习·狼 》 的探究 性练 习 时, 教师 可 根据 本地 的特点 ,设 计 探究 内容 。 如: 假如 我市 紫 马 岭 公 园 树 林 中 出 现 一 只 …  相似文献   

9.
猜想和很设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探宛者明确探宛的内容和方向,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方案奠定基础,猜想是初中学生在科学探究申主动学习的需要,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在科学撂究中猜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生物 新 课 程 标准 倡 导 探 究 性 学 习 , 让 全 体 学 生 学会 学 习 ,主 动 探究 ,在 探究 性 学 习 中 提 高 创 新 能 力 和 实践 能力 ,从 而形 成 一定 的科 学 探究 能力 。在生 物学 教 学中 开 展 探究 性 学 习 ,应 以 问题 为 载 体 ,立 足 于 学 生 的 活动 为 中 心,创 设一 种 类 似 科学 探 究 的 问 题 情 境 ,让 学 生在 矛 盾 中开 展 积 极 思维 ,培养 分 析 问 题 、解 决 问 题 的 能力 ,提 高生 物科 学 素养 。 问 题 提 出 的方 式 主 要 有两 种 :一 是 教 师 精 心 设 计 ,抓 住 关 键,突 破一 点 ,带动 全 …  相似文献   

11.
构建“学案导学、引探自究”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根据杰卢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我校进行了构建“学案导学、引探自究”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新课 程 改 革 强调 发 现 学 习 、 研 究 性 学 习 、 探 究 学习 。这些 学习 方 式充 分体 现 了学 生学 习 的自 主性 。即 :规 律 让 学生 自 主 发 现、方 法让 学 生 自 主 寻 找 、思 路 让 学生 自 主 探究 、问题 让 学 生 自主 解 决 。 通 过 研 究 性 、探 究性 学 习 ,让 学 生在 自 主 学 习中 探 究 、在 质 疑 问 难 比 较 中探 究 、在 矛 盾 冲 突 中 探 究 、在 问 题 解 决 中 探 究 、在 实 践活 动中 探 究。 实 践 证 明 ,尽 管“ 尊 重 学 生 主 体 地 位 、发 挥 学 生 主体 作 用 、实 现 主体 发 展 教 育,,…  相似文献   

13.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已被广大科学教师所采用。但教师们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误解,以为什么内容都要拿来“探”,什么环节都要进行“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吴庆华 《物理教师》2014,(12):22-23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对物理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分析和解决,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物理教学以“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与探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深入探索、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与质疑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本文将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 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 学习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 方式。而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讲授得过多,让学生自主 探究的机会过少,造成了学生不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缺 乏。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有效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 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刘万满 《广西教育》2012,(25):69-69
实施新课程以来,探究学习成了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却存在“探而不究”的现象。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数学探究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17.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植树问题中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2.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交流,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针对不同问题的特点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仅就探究教学法的特点及课堂结构设计谈点粗浅看法。探究教学法的特点是引导启发学生一探二究。“探”是探索,“究”是究理。在一般情况下,它的课堂教学结构可按下列六步(阶段)进行。第一步创设情境 (一)目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指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9.
活动探究类“主题式”教学结构不能完全限定’活动 探究的形式随着探究方式不同,其形式和结构也随之不同。探 究式教学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刻苦学习、 上下求索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可否认,探究式教学法已成为新课改后主要的教学方式之 一,但绝不是唯一。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也要大胆 实施探究法教学,鼓助学生按照自己兴趣爱好全面发展,以促 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着解题匆匆,就题论题,解完题目就算“大功告成”的不良倾向,结果在考试中许多题目“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只重视解题的数量和结果,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解题后再思考。为此,我们建立了解题“病例卡”,引导学生对错误解法进行反思与探究、收集与整理,将其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教学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既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1 建立“病例卡”的原则1.1 典型性原则选择的错题要有代表性,能反映出对教材中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