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院校、科研单位及生产企业在利用科技情报信息资料方面存在的弊端,探讨了完善和运行科技情报“网络”链的途径和方法。认为建立科技情报“网络”链是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可以提高教学、科研工作质量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教师“转会”制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探索管理教师流动问题时,推出的一种教师管理新举措,它是以引入市场力量来管理教师队伍的一种尝试。它的产生以社会分层流动为动因;以弱势补偿机制为伦理支持;以教师聘任制为保障;以政府宏观调空为导向。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还要更加对其理性诉求,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强调了供应链成员之间能力匹配在供应链组建与运行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成本作为供应链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之一的可取性;提出应用“成本倒推法”来选择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方法,阐述其一般原理,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理念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城市”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作为巨大的系统,“数字城市”涵盖着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数字城市”不论从本身的建设架构、建设初衷,还是服务对象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数字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非技术层面上的人文因素,“以人为本”是“数字城市”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轨迹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数字城市”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决定“数字城市”建设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而决定能否“人和”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于是否充分考虑“以人为本”。本文从“人本”的角度分析“数字城市”对未来城市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和这种影响对“数字城市”建设的潜在要求出发,提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数字城市”规划思想,将“以人为本”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5.
“应召”无关性事,事关职业趋势。在一个艺术沙龙的酒会上认识小雯,称自己是“Freeter”,见我懂音不懂意,她知道我没有听过Freeter这个词,便半开玩笑地说,“Freeter”就是“应召”。  相似文献   

6.
“同时性的相对性”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一块基石,它是通过思维实验得出的,但他却抵制别人把他的相对论说成是纯粹思辨的产物,他说:“我急于要请大家注意到这样的事实:这理论并不是起源于思辨;它的创建完全由于想要使物理理论尽可能适应于观察到的事实。”爱因斯坦为论证“同时性的相对性”而设计的思维实验,从下文可见其详。  相似文献   

7.
袁祥坤 《知识窗》2006,(6):12-12
“支那”是日本人对中国的称呼,最先是梵语对中国的发音,早期还写成至那、脂那、震旦、真旦、振旦等。从发音上分析,大概与秦(chin)有关。最早用“支那”一词称中国是在空海诗集《性灵集》中,里面有“支那台狱曼殊庐”一句,以后在《今昔物语》中有“支那国”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区"的社会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网络社区”在网民中盛行并被承认。然而网络社区存在的本质是什么?它在何种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网络社区是传承延伸抑或是实践创新?本文对出现在网络时代的这一复杂现象进行了社会学的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人类巳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充分认识到,未来的社会竞争是信息的竞争,知识和信息检索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努力培养和强化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民族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训练和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以带动全民族信息意识与能力的提高,不仅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更是民族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区高校蒙古文“社会科学文献检索”课教材目前的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阐述了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时期,蒙古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信息检索”课教材实现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原则:①教材用语必须用民族语言;②教材的民族化不只是介绍民族文献信息检索工具,而应同化吸收国内外其他文种文献信息检索内容;③教材的现代化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检索原理、国内外主要检索系统和网络检索工具以及蒙古学文献信息检索系统和网络检索工具;④教材的可读性,作为用户教育教材它的适用范围不能局限于在校大学生,而应面对广大少数民族用户。提出了加强蒙古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教材建设组织保障、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缘何八成"睡大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科研人员总数已达105万,居世界第二位;“十五”期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约4900亿元,是“九五”的两倍多。然而尴尬的是,目前我国至少八成的科研专利成果却没有实现转化。 近日,在一次科技座谈会上,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某知名研究所所长痛心地说:“国家每年给我们所里的经费好多亿,但取得的专利成果中,100个里竞没有10个能真正转化出来,不要说2年,就是10年之内,能真正实现转化的也就5%,95%还都在保险柜里锁着呢!”  相似文献   

11.
“门当”与“户时”是古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用于镇宅的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12.
"校园一卡通"在图书馆中的运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黄奕红 《现代情报》2003,23(8):144-145
“一卡通”是图书馆自动化的新领域,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必由之路。本篇介绍了“校园一卡通”在我校图书馆的运用,探讨其在数字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在我国许多农林地区,发现一种称为“莱姆病”的严重传染病在流行,“莱姆”魔影在林区徘徊,给广大林业工人和山区人民造成严重危害。1990年以来,仅福建省就有31个县、市先后发现了“莱姆”魔迹。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分析了青海省“菜篮子”工作现状,提出了新阶段青海省“菜篮子”工程的总体思路和发展重点,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8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中“IT”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专业术语,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时髦的话题。技术专家们对“IT”趋之若骛,惟恐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技术新潮流而落伍;各大上市公司和疯狂的股民门对“IT”的态度则随着“那斯达克”指数的升降而  相似文献   

16.
"SARS事件"对科技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事件”是一场战争,是人类与病毒进行的一场战争;“SARS事件”又是一座学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无比丰富、深刻的教育。本文从科技管理这个侧面,看看“SARS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是拉萨市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十分关键的一年,也是拉萨市乡镇企业抢抓机遇,发展壮大十分重要的一年。据了解,今年拉萨市乡镇企业的奋斗目标是: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4亿元,同比增长15%;产值12.4亿元,同比增长15%。销售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15%;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5家,年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3家。多种经营7.3亿元,同比增长12%。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达到2000人次。劳务收入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15%;劳务输出18万人次。进入”十一五”期间,拉萨市将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具有…  相似文献   

18.
当前软件系统有效率极低:全球最大的软件消费商——美国军方软件,每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软件,这些软件直接使用率只有2%-5%,其余95%成为垃圾;中国和美国等全世界统计数字表明万亿美元计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有效利用率只有6%8%;当前软件编程效率极低,已经近20年无人打破“人月神话”:曾获得美国计算机图灵奖的著名计算机专家布鲁克斯(Frederick P.Brooks Jr.)1986年著文《人月神话》断言:“没有一种单纯的技术或管理上的进步,能够独立地承诺在10年内大幅度地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可靠性和简洁性”。当前的系统设计方法与专业脱离:即使当前被视为先进的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也只不过是夸大其词,面向的对象统统都是编程对象。回首软件工程近40年,专家们哀叹软件行业普遍缺乏“专业性”,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而复杂的现实,令人惊叹!亟待解决!当前软件设计方法不能“即时服务”:当前软件设计周期长、难于修改。不能适应用户对软件快速、频繁的变化需求,不能做到软件即时服务。《世纪桥》发明人殷步九自1972年就跟随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研究推广“直接法”,20多年后,在“直接法”的启发下,先后经过近10年的研究,终于研究成功了“事务逻辑模型”。实现了可以通用的“事务逻辑解释器”和“事务逻辑设计器”;商品化成功实用MIS设计工具——“《世纪桥》信息管理系统MIS设计平台”,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通过使用,已经表明,采用“直接法”的“事务逻辑”实现的MIS系统设计新方法是一个成功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钟宏 《科学与文化》2005,(11):53-53
曾经有一度,我的情绪糟糕到了极点,对“工作着是美丽的”这句话深恶痛绝。那时“郁闷”、“萎靡”是我的形象代名词。后来才知道,当时我患上了一种职场中“白骨精”们才会患的时尚病——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20.
施振宏 《现代情报》2005,25(1):161-163
在《中图法》类目编号中,数字“0”多用作不同学科间具有相同属性类目的标识,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使用情况;在分类标引中,数字“0”被用作转换分类标准的标识,但由于“0”在类目编号中的问题和某些统一加“0”的规定,使得分类标引中“0”的使用存在复杂的状况。就此提出数字“0”在《中图法》中使用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