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11月19日.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举办了"探索九年一贯学科育德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通过学科实施德育。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进行了四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课程展示,中小学分别以同样主题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与学方式,找准学科育德的转化点,开展特色学科学习习惯.在多元文化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谐"等元素。第二阶段,m北京市朝阳区教研室副主任王颖主持会议探讨活动;芳草地同际学校富力分校副校长郭艳秋做了题为《探索九年一贯学科育德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学科课堂教学实践及教研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我校以探索九年一贯学科育德模式为突破口,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德育学科课堂教学的研究及实践。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价值引领、能力提升和观念获得理念融入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搭起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框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指标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根基,创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体系.该课程体系践行了课程育人、课堂育德的思政目标.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明确提出:"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应该同成年人不一样,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我看,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作为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我深有体会。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小学品德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做法。一、依托教学内容渗透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是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价值观中,"诚信""友善"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多次作为学习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融入,实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日渐丰富的发展成果,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通过更加准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去审视生活和学习。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民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在德育课程之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教育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和功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教育有其社会、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科特质等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避免学校德育课程化、德育工作专属化的不足,遵循适切、生动、理性、间接的教育原则,重点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体验和测量评价的导引来进行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央又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省教育厅与人民网山西频道联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宣传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精神,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深入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蒋国 《学周刊C版》2020,(2):62-62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在实践中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对于思想品德规范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并且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并自觉地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3年12月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我们采取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对某地方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三平台二载体一体制"的对策建议: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平台,形成"点—面—群"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体系;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平台,全面推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深入开展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重大纪念日为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新媒体为载体,传递正能量;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传统文化精要"课程把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教育三者贯穿起来,引导学生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源,在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体认中深化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课程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认同和人生境界等层面多维度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体认,并以课程为辐射,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地方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内化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政治认同具体包含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相似文献   

12.
郭艳秋 《辅导员》2014,(24):34-36
德育为重,德育是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纯粹的说教、消极应付等使德育工作收效甚微。那么该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德育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呢?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坚持德育为先,结合校情,不断优化和拓宽德育方法,寓德育于学科中,探索出了九年一贯学科育德模式,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我们开展学科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标本。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北京市认真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意见,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校园。下发《北京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导意见》,修订《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选择试点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项行动研究。继续开展中小学生文明行动、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基于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本质凝练了该学科核心素养。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提出了"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的议题式教学法。该法以议题设置为统领、以情境创设为载体、以活动设计为基础、以体验践行为目的,最终实现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课程性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民族和国家前途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文件精神,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课程的每个章节都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大学生面临多元价值观冲击出现"信仰迷茫"以及高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缺乏学科间的融合与互动问题,论文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为依托,探索以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为基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要求,对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进行了重新解读,从而使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更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小学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和重要课题。北京市通过建章立制和理论探索、师资培训等方式,总结出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并摸索出依托课程和课堂、依靠家校合作等若干具体的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的世界观立场把价值观看作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立场把价值观看作是价值实践活动中的基本观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以世界观立场的价值观为引导,坚持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立场,在人们的现实生产生活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学术界掀起研究热潮。而对高职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诸多问题,如践行模式及模式践行等,却很少涉及。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即"以育人为中心",以"以技能立身"和"靠素质发展"为两个基本点,构成了自己的高职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模式。其中,主要抓了形成全院以育人为中心格局、对学生进行树立产业报国理想教育、对新生进行以"思想四对照"为主题感恩教育活动和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等4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坚持生活化原则、综合性原则、主体参与性原则、动态开放性原则、认知与道德发展相统一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