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母亲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  相似文献   

2.
在我7岁的时候,我的切罗基族爷爷带我去一个钓鱼点钓鱼。爷爷让我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一块石头,问我:“看到什么了?”“我看到一朵水花。”我回答说。“你还看到什么别的了?”爷爷问。  相似文献   

3.
母亲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相似文献   

4.
名师导言 在介绍记叙技巧时,我总会想起莫言老师,因为他的故事讲得太精彩了。大家还记得他在瑞典学院演讲台上的那几句开场白吧?他说:“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相似文献   

5.
在我7岁的时候,我的切罗基族爷爷带我去一个钓鱼点钓鱼。 爷爷叫我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一块石头,问我:"你看到什么了?" "我看到一朵水花。"我回答。 "你还看到什么别的了?"爷爷问。 "还有,水面上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我说。  相似文献   

6.
更好的青春     
蒋方舟  Muto 《大学生》2014,(5):60-61
正我对这几年的生活满意吗?现在觉得是满意的,觉得买衣服、做饭、谈恋爱,这些一样都没落下。到青春结束的关卡上,我把所有的选项都填满了,觉得还挺满意的。负责任写作者我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评价:《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简历里写着9岁出书,23岁成为《新周刊》副主编。那你9岁出书,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说实话,看到这个评价的时候我心里松了一口气,有一点如释重负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心声畅游今年我14岁了,看到同学们长得都比我高,我常常觉得莫名的难过。  相似文献   

8.
悄悄的,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迈着轻盈的脚步,慢慢地、一点一滴地认识这个世界。我并没有对这个世界感到陌生,而是感到了温暖,因为我看到了人间的亲情,看到了人们幸福的生活,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美好景象,更重要的是,我有着亲人对我的呵护与关爱。于是,我盼望着自己长大,去感受更多的温馨。时光飞快流逝,当我经过了一岁、两岁、三岁,当我读过了幼儿园、学前班、小学,渐渐的,我有了自己的梦想,有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有了自己的人生观。我懂得了怎样去尊敬他人,如何去孝敬父母;我解决了无数个为什么;知道了怎样去做一个有追求,对社会、国家有贡…  相似文献   

9.
看火车     
8岁以前。我最远也只去过附近的霍家坪、赵家湾、刘阳这几个与杨家岘并无二致的村子。等我长到8岁,我“足不出户”的人生历史,获得了改写:那一年,我看到了火车。  相似文献   

10.
我不想长大     
今天是我的生日.虽然我可以得到很多礼物,可以吃上甜美的蛋糕,但是我并不感到很开心.因为,我长大了.   当我看到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大蛋糕,当我看到烛光摇曳的八根蜡烛,当我听到他们欢快地唱着生日歌,我知道今天我满八岁了,我又长大了一岁.我长大了一岁,爸爸妈妈就老了一点,我的快乐童年又少了一点.这样一年一年长大,我最终就得离开爸爸妈妈.这可是我很不情愿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宗泽 《下一代》2009,(11):11-11
每当我看到银色的飞机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时,每当我从电视中看到别的小朋友坐在飞机里穿入云层那激动的笑脸时,每当看到跟我年龄相仿的小旅客走下飞机舷梯向迎接他们的亲人招手时,我心里便充满了羡慕之情。10岁的我,多么盼望自己也能乘上飞机呀!  相似文献   

12.
妈妈,我爱你     
首先,请跟我来算一道数学题:妈妈26岁生下我,在我24岁以前的24年里,妈妈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24岁了,已经4个月没有回家看妈妈,而妈妈50岁了。我想,妈妈如果可以活100岁,那么,妈妈还可以活50年,但我如果再这样4个月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和妈妈的这一生,  相似文献   

13.
记得是在郭敬明的书上看到项斯微曾说,我总是会在我十八岁的时候缅怀我的十七岁,而在我十九岁的时候又缅怀我的十八岁。对于这句话我颇有同感。明年我就十七岁了,站在岁末年尾的时光中,我总是回忆起曾说过再见的一些人,和告别的一些事。  相似文献   

14.
看到一则报道,关注的对象是角膜捐献者。廖群,24岁,因患有白血病在家乡静养。她说有很多事想去做,但可能无法完成了。不过,她还是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捐献角膜。“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个世界,去看我没有看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玉马之爱     
妹妹快开学了,有一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心。看到别人家父母替孩子交学费,我心里就难过。因为我和妹妹三年前失去了父母。家中也没有其他一个亲人。我们只能相依相偎过日子。我虽然不到十八岁,但我觉得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子汉,应该挑起家庭里全部重担。比我小五岁的妹妹也过早地扮演了家庭主妇的角色。分担了家庭部分家务。看到她一双小手洗衣服、提水桶的样子我就心疼。  相似文献   

16.
正六月,初夏的味道愈加浓烈。早晨醒来能看到阳光洒了一片金黄在床上,路上能看到树的繁茂枝叶开始遮天蔽日,而你们信件中细心包裹的树叶与花瓣,是这个初夏最清香的一抹味道。我猜微微姐三十岁,因为结婚生娃了;小丹姐二十七八岁,因为她是顶梁柱;芳姐二十五六岁,凉小天二十四五岁。但愿我没把你们的年龄猜错,否则会遭雷劈的。  相似文献   

17.
“色”变     
张苏 《新读写》2014,(12):21-21
五岁时,我陶醉于嫩嫩的粉色,粉色的糖果是我的最爱。十三岁时的那个夏天,我看到了紫色的薰衣草,满眼的紫色,满眼的幸福,我深深地爱上了紫色。我把那天拍的照片小心翼翼地珍藏在我那紫色的旅游札记本里。十四岁时,我感觉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功课做得头昏脑涨时,我会去林阳小道散步。  相似文献   

18.
正20岁时,我是站在桥头看风景,30岁时是站在楼头看风景,40岁时是站在山头看风景,50岁时是站在云头看风景,到了80岁,就是在天上看风景。写作对于人生,就好像心里看到的是这样的风景,为什么不断地写作,那是因为要看到更大的风景。——林清玄  相似文献   

19.
张运涛 《家庭教育》2007,(1S):36-37
这时。我清楚地看到:我那50多岁的父亲,向30多岁的李处长,缓缓地跪了下来……[编按]  相似文献   

20.
《快乐阅读》2014,(7):76-76
<正>六月,初夏的味道愈加浓烈。早晨醒来能看到阳光洒了一片金黄在床上,路上能看到树的繁茂枝叶开始遮天蔽日,而你们信件中细心包裹的树叶与花瓣,是这个初夏最清香的一抹味道。我猜微微姐三十岁,因为结婚生娃了;小丹姐二十七八岁,因为她是顶梁柱;芳姐二十五六岁,凉小天二十四五岁。但愿我没把你们的年龄猜错,否则会遭雷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