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诗禅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所作。在他寄情于景的作品风格中,这首《春晓》有一定的代表性。孟浩然的诗歌在唐代各诗词大家中特点比较鲜明,以风格清淡,工于写景,多以反映隐逸生活见长。更可贵的是,在孟浩然的这类诗中,还经常流露出一种隐隐约约的禅意,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禅的味道在里边,他的诗才能在千姿百态的唐代诗歌中独树一帜,经年不衰。这首《春晓》所表现出来的自然韵味,很受主张超凡脱俗的佛教和主张天人合一的道教喜爱,因而经常被佛、道诸家用来表达思想和意境。开头“春眠不觉晓…  相似文献   

2.
武术禅问答     
一、什么是禅? 问到禅,我们一般都是按照如下解释的:禅,是梵音,DHYANG音译“禅那”的缩写,意为静虑。什么是“静虑”呢?一般情况下都会搬出《瑜伽地师论》里一句话:“言静虑者,于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故曰静虑。”为什么我们都乐于这样做?可以说是偷懒,有现成的就用现成的。但另一方面,要把“什么是禅”表达清楚也不是件容易事。因为禅不是文字功夫,单靠嘴巴讲讲,动动笔头是不行的,重要是去做,去感受。  相似文献   

3.
据禅宗“以出世之心办入世之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禅旨,剖析少林禅武在少林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作用.认为少林之禅与少林之武是禅即武、武是禅、禅武合一的关系.少林禅武在“出世与入世”践行过程中是禅宗宗旨的信奉者、执行者和传播者.具体表现为:少林禅武以普渡众生、兼济天下的救世情怀信仰、践行禅宗宗旨,以慈悲为怀的舍身精神阐释、执行禅宗宗旨,以与世无争的宽广胸怀继承、传播禅宗宗旨.  相似文献   

4.
“以祥喻诗”说是严羽《沧浪讲话”品评诗歌的切入点,他受诗祥相通性的启发,援引祥理为衡论诗歌,提出诗歌创作应具“别材”“别趣”,诗歌创作与鉴赏应以“妙悟”为旨要,严羽以禅喻的方式建立了他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佛教与武术联姻,在中国、印度以至整个亚洲早已普遍存在、司空见惯。如果讨论日本武道,而对“掸”闭而不谈,那就更难窥见其底蕴了。禅是梵文Dhyana音译词“禅那”之略,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所谓心注一境、正审思虑,是高级的宗教精神的体验。“静坐默念”就是坐禅。禅宗认为真理超越了言语和文字所能表达的范围,可以靠坐禅、修道来进行直接的自我体会把握真理。日本禅宗是由12至13世纪从中国归国的日本僧侣荣西(114—1215)和道远(1200~1253)引进的。荣西引进的是禅宗中的临济宗。在中国信奉临济宗的主…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本"奇书”,古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儒者见儒,禅者见禅;喜怒哀乐,皆在文中,丑美善恶,字里行间,实为人情"百科”,世事"大全”.一哭一笑,一俗一雅,似狂又慧,似真又假,道出人间"真谛”,世事"禅 理”.字字血泪,又游戏于"三味”. 作者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春梦,因缘聚散,兴衰场中,红粉堆里,这个"味”,实难细说分明.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贾宝玉因湘云黛玉戏玩一事,"把握”不当,发生感情上挫折,两面水火不讨好,烦脑之极,写了一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这首偈被黛玉看到,传肴给湘云,宝钗.三人皆笑.  相似文献   

7.
谢远基 《武当》2014,(5):49-51
金刚二指禅是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中的一门绝学,又称为大力金刚指、点穴手、剪子功、禅指功等。其集强身壮体、祛病延年、防身制暴于一炉,被誉为“绝世奇功”,“武林秘招”。相传,此为少林派的代表性武功,  相似文献   

8.
少林功夫舞台剧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但又有别于影视创作的新兴事物,其推出的初衷是为了传播少林文化,尤其是少林功夫的“禅武合一”文化;文章从少林功夫舞台剧中“禅武合一”文化的运用和传播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少林功夫舞台剧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对“禅武合一”文化的使用率有待提升,特别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重武轻禅”的现象,忽略了文化的保护和富有生命力的传承,影响其发展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有一首小诗。诗曰:“百疴从中来,悟罢本无病。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这首诗中的“百疴从中来”即“百病都从心里来”一句,和诗中的“悟罢本无病”一句,皆极有分量!换言之,心中无病是最重要的,而且,只要心中无病,即使真的有了病也能因心境极好而迅速痊愈!尤其引人关注的  相似文献   

10.
少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精髓,其源发性的理论之基是佛家的"缘起论",以存在论缘起、整体论缘起及境界论缘起为研究支点,阐释少林禅武医养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探析其对当代疾病观、生命观、运动观、自然观与养生观的启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少林文化品牌的内涵,弘扬民族文化,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禅武医服务社会的功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它以凝炼含蓄、生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色彩鲜明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首首脍炙人口、意境高远、蕴涵哲理。可以说,意境是古诗的核心。学习古诗,让学生“口中有文”、“脑中有境”、“心中有情”,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深掘使“味之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滋味,深入诗的意境呢?一、在诵读中进入诗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话道出了诵读的重要性。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少林武术的禅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武的发展、禅的诞生以来,谈禅论武习武修禅之人众多,但说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难用文字和语言表达,但禅武渊源极深,其关系密不可分,它们同出于名振中外的皇家敕建大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的少林寺。达摩祖师在传佛教禅宗的同时,为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恢复,保持健康的状态,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就总结了调身、调息、调意、调心的方法,和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作用的“易筋”“洗髓”  相似文献   

13.
少林禅武医是少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研究与论述一直以宗教文化或医学的视角展开。本文基于历史典籍,把少林禅武医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文化遗产加以梳理,旨在为少林文化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挖掘新内涵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一首好诗的点晴之笔被称为“诗眼”,在棋局中一着精彩的决定全局优劣甚至胜负的妙手,不妨称之为“棋限”。一局棋中“棋眼”既是取胜之关键,也是棋艺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李康  李剑 《武当》2003,(12):57-58
王选杰先生,当代大成拳名家,武功卓著,多次击败国内外武林高手,是以实战称誉武坛的大成门代表人物。同时,他还在全面继承王芗斋先生拳学的基础上,将大成拳科学理论与我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精粹相结合,提出了“拳禅不二”的拳学主张,并以此为指导,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大成拳的“中兴之主”。  相似文献   

16.
李萍 《中华武术》2006,(10):31-31
走在清源山右麓的南台寺之巅,犹如行走在自由的空气里,大有凌虚御风,漫游云海,飘飘欲仙之感。一路走来遇到不少朝拜的香客,在大殿前我们一行人见到了南台寺住持释禅一法师。 释禅一法师是在1984年16岁时出家的。那时他们家的家道还算殷实,他也并未拟定什么出家计划,只是玩时偶然遇见一云游山中的和尚,和尚见少年禅一精进聪慧,便带了他在山中住了一个星期,于是禅一就别无他念地出了家。在泉州的崇福寺,他拜上元下果为师,尚武于周煜民副市长门下,并给自己取名“禅一”,意为一心向佛,禅武归一,  相似文献   

17.
李虎  张方海 《精武》2008,(9):26-27
拳学和禅学一样,都是研究宇宙本际和人之本性的。所谓:以禅为体,以拳为用,禅拳不二,拳道一如者是耶。宇宙本际、人之本性和万物之灵、生命之源,都是“道”的别称。“道”是宇宙间一切事象的根源之母.所以人们为了弄清这一本然,从各个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所谓的拳学、禅学、儒学和道学等,都是进入“道”之本然的不同法门而已。“道”主宰宇宙一切,一切事象都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人是宇宙中的一种成分.也是“道”的一个外在形态,故人的能力和形态是由“道”来驱使和改变的。  相似文献   

18.
少林功夫名震寰宇,世传绝学"禅武医",则世人知之甚少。少林"禅武医"是什么?河南省政府参事赵国成先生说:"少林有三宝,世传禅武医。禅是修身本,武为强身技,医乃济世术,三宝源合一。"河南省旅游局局长杨盛道说:"少林禅武医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理念,我们有理由,有义务把禅武医文化保护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关注禅武医  相似文献   

19.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6,(11):63-64
近日在旧书摊上买了本清人蔡上翔著《王荆公年谱考略》,是公元1974年“四人帮”横行时,当作“批林批孔”的武器出版的。前言一类的文字自然是不需看了。翻了一些,最叫我感动的是蔡上翔先生,他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是与非,竟然倾注了那么多的心血,洋洋三十余万言的学术著作谈何容易。相比之下,我们一些后来者,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就不那么慎重了。就说摆在我们面前的王安石的这首咏棋诗吧,诗人不过是借“棋”发挥,发发人生感慨罢了,却引起了后人的许多误会,甚至多有不敬之词。  相似文献   

20.
孔德 《武当》2001,(2):41-43
本首诗与前各首均有重复之义,可于第三第四句重点领会“主客”与“浮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