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群力 《武当》2008,(7):6-8
武当派以剑术精妙而驰誉。武当内家剑学,远追真武。相传真武大帝成道时,剖腹始练成飞剑,震动三界。至今武当门内有“神剑长鸣于海上,太极秘术荡散人间”之语,是对内家剑学流派的概括,亦见剑术要义之密守深隐,列为不传之珍。因道家修持,剑为降魔护身之利器,内功演道,剑作无形,有慧剑喻示智慧成就,护持丹砂之密传内家剑学,承袭汉唐贤侠剑道之遗风,属江湖之秘技。  相似文献   

2.
剑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而武当剑作为武当派中武当拳械的极具代表性剑法,也是我国优秀传统器械武功,其文化在武当武术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武当武术[1]是武当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湖北省颚西生态文化不可缺少的元素。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洪流下,在极度强调高端文化策划和文化营销对颚西文化维护与建设下,武当剑...  相似文献   

3.
林钰轩 《武当》2013,(11):11-14
剑术一道由来久矣。曾有越女、白猿公等居山炼剑,实为剑术之始祖。武林中素有武当剑、少林棍、峨眉枪之说。可见武当道派以剑法著称于武林,秘传千年而不绝。武当剑法,内合清虚之意,外取四灵之象,是故又有“冰符四灵剑”之称。又因是纯阳祖师所传,又有“纯阳剑”之名。由于内家剑法以丹力入剑,又有“丹剑”之说。此剑术在我门内已历十四代传承,吾自五岁随父逍遥子习少林五拳和易筋经,八岁开练武当玄功太极及剑法,十一岁那年始练峨眉技击术。  相似文献   

4.
《武当》2009,(8):I0004-I0004
武当山传真武术院 该院由武当龙门派第二十五代、武当松溪派第十三代传人王兴清(道号“信玄”)创办,是武当山唯一一家当地人办的武术院校。主要传授武当太极、八卦、形意、太乙、三丰、玄武、纯阳及刀、枪、剑、棍、拂尘等武当派功夫和道教正宗内功拳法及器械,  相似文献   

5.
牛胜先 《武当》2010,(3):19-21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历史悠久,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为深远。太极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是道家思想的产物。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武当剑,古称武当派,又称内家拳。与此相对应,少林拳等武术属于佛教思想的产物,古称少林派,又称外家拳。在研究太极拳的著述中,由于《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详细刊载了关于太极拳的一系列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武当拂尘与武当绝命剑的技击对练,是道家内传技击上乘套路。它与武当内家拳独特的功理功法,一枝独秀,至今仍是道门众弟子以及武林界所渴望得到的上乘技击之术。武当拂尘与武当绝命剑在对练时,充分体现了唯有道家才拥有拂尘这一独特防身宝器。它在  相似文献   

7.
林俊岸 《武当》2014,(11):15-16
汉唐之际,贤侠剑道之宗风,漫传于世,泛波于俗,以武演道、以武隐真之修真炼气之术流入人间,演化为先天拳等太极拳之修为。武当玄真神剑门李慎强说:“正阳祖师(钟离权)参天地之造化,合兵家之奇,将先天导引修真术六势,演为二十四势,称先天拳。”(李慎强、谢文剑《无极门武学揭秘》)唐时,李道子传有先天拳一脉;宋时,陈抟老祖将先天拳演变为无极拳;明时,张三丰祖师纳拳于丹道,创太极丹道。因先天拳原属宗传,习者不多,世间少知。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拳种繁多,根据它们的主要特点划分为内、外两家,即武术界常说的内家拳和外家拳。 内家拳是相对于外家拳而言的,内家拳以意气为主,外形从之;外家拳以外形为主,内气从之。内家拳重修“精、气、神”,外家拳苦练“形、速、质”。内家拳属、武当派,首推太极为领袖;外家拳属少林、派,当举少林拳为代表。 内家拳又称“南宗”“武当派”。其说源自黄宗羲所作《王征南墓志铭》,曰:“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 其子黄百家自幼从王征南学拳,著有《内家拳法》。《王征南墓志…  相似文献   

9.
《武当》2010,(4)
好消息DVD《中华武藏》隆重推出国家武当武术传承人、武当太乙五行拳传人86岁赵剑英世纪珍藏版系列DVD(9碟)。一、武当养生功法;二、武当健身益气法;三、武当太乙五行拳2碟;四、武当三丰太极剑;五、武当八仙剑。价290元。武当太乙五行拳双碟70元。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12,(6):64
好消息DVD《中华武藏》隆重推出国家武当武术传承人、武当太乙五行拳传人86岁赵剑英世纪珍藏版系列DVD(9碟)。一、武当养生功法;二、武当健身益气法;三、武当太乙五行拳2碟;四、武当三丰太极剑;五、武当八仙剑。价290元。武当太  相似文献   

11.
张永清 《武当》2007,(2):I0001-I0001
车星辰先生祖居甘肃兰州榆中县人。先生自幼嗜武,从八岁起即自习武术基本功,14岁起正式投拜魏世荣、邓玉清等数位民间拳师习少林一脉之八门拳棍。及长又随峨嵋剑派功夫之甘肃传人李洪生、张庆勇等人习峨嵋内功、内功拳剑、点穴按跷等艺。后随山东螳螂拳与洪传陈式太极拳传人方磊、兰州“神拳”刘仁(刘靖国)之弟子柴蒋彦、天津武当武术名家马杰(“北方大挟”韩慕侠关门弟子)、北京九富八卦拳传人杨树藩、金城西北疯蠢棍第五代传人王延龄、沧州劈挂通臂传人郭瑞祥等十余位老师习艺。  相似文献   

12.
武当拳功论     
王炳生 《武当》2009,(4):4-6
武当拳功在“山以道显”,“道以山名”的历史背景下酝酿成熟。在道教文化精神熏陶下,经过著名道士张三丰等名家的推创,发展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一大武术流派,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唯一著《武当剑谱》,黄百家著《内家拳法》,金一明著《武当拳术泌诀》,这些具有巨大科学文献价值的稀世珍品,充分证明武当拳功的存在,是中华传统武术的一大支柱,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去挖掘整理,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金安  汪城 《武当》2013,(4):4
为响应党的十八大文化强国号召,弘扬中华武术精神,2012年12月15日,由中国·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纯阳拳传播中心、中国武当武术协会武汉市分会举办的首届武当纯阳拳联谊会,在武汉市武昌江滩举行。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纯阳拳代表性传承人、武当武术协会武汉市分会会长、武当纯阳拳掌门人汪兆辉老师,和来自安徽省纯阳拳传  相似文献   

14.
武当武术与道家的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武当武术具有地方宗教与地方武术结合的特点;具有文武兼备的文化特点;具有武道并举、以武弘法的双重目标。研究中突出体现了5个新观点:①禹伐三苗之战所使用的"干戚舞"对武当武术起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②玄武崇拜寓意着"摄龟"夹蛇除恶的勇敢之意;③较清晰地证实了张三丰南传内家拳、北传太极拳的两条传承路线;④武当尚剑体现了道剑结合的鲜明特点,具有降妖除魔的功效;⑤武当武术的清规戒律深受道教哲学、儒学的"仁学"和佛教的"禅学"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武当》2012,(5):64
好消息DVD《中华武藏》隆重推出国家武当武术传承人、武当太乙五行拳传人86岁赵剑英世纪珍藏版系列DVD(9碟)。一、武当养生功法;二、武当健身益气法:三、武当太乙五行拳2碟;四、武当三丰太极剑;五、武当八仙剑。价290元。武当太乙五行拳双碟70元。VCD光盘《八卦掌教程》康戈武主讲,双碟,价:60元;《智深拳》45元。杨式综合老架太极拳之定步十三式价:27元。图书354、《杨式综合老架太极拳》价:56元355、《形意拳理论研究》上下卷,16开,曹志清著,价115元,。356、《道藏炼丹要辑研究》价:36元;357、《武当纯阳拳炼养全书》汪兆辉著,价108元358、《河洛秘笈》价:34元  相似文献   

16.
郭树璞 《武当》2003,(8):3-6
青荷白藕红莲花,道门三绝在吾家。“三绝”说的是武当绝命剑、武当拂尘和武当道家八卦太极等拳术。 武当绝命剑在武当武术中一支独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有刚柔进退之妙,有虚实攻防之法,有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有十字法诀之巧的无穷变化,有静  相似文献   

17.
马原年 《武当》2005,(12):36-36,37
“五行通臂”俗称“大耳猕通臂”。因传自道门,属内家拳,所以又称“武当通臂”。“五行通臂”之所以被纳入武当拳法,原因有二。一、从源流上看据《五行通臂拳谱》记载:五行通臂属武当派,历代相传多为口授,知者甚鲜。发明于何代何人,无可考稽,只知近代由王占春先生传出。王先生乃河北良乡黄新庄人,幼时好武技,初拜旧都白云观一道长为师。道长乃通臂家也。后道长外出云游,又将王先生引至西山某道观,谒见另一道长,  相似文献   

18.
无极拳通论     
祁美娟 《武当》2014,(7):9-13
看了2012年11期《武当》杂志刊登的“漫谈太极拳之源流”一文,文中的“先天拳”一节中提到“张三丰得华山陈抟老祖无极门功夫,也传有无极拳”。我对此说早有耳闻,故而一直在寻找哪种才是三丰祖师所传的真正无极拳,其间得识两种无极拳,一种名虽同却与道家不是一个源流;而另一种虽称为道家拳,却与三丰祖师不同宗。后来,好在天道怜我,终于见到了张三丰祖师真传无极拳谱。今将其中的无极拳“通论”与“序文”捧献于贵刊。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武当武术以剑名闻天下,但是有没有拳或其他武术门类呢?它的武术体系又如何呢?武术界半个世纪的争论可以结束了。武术界17年的搜集、整理表明,武当武术博大精深,剑、拳、棍、枪、刀等18种武术各呈缤纷,门派多达100余个,仅武当拳就有500多年的历史,拳谱500余种。这是湖北武协副主席李太有在武当武术表演会上宣布的。武当武术源远流长,近以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为祖师。千百年的丰富、发展,使武当武术成为中国武术"内家"功夫的代表门派,与"外家"功夫代表门派"少林寺"齐名,在武术界素有\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但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20.
王修雨 《武当》2009,(2):22-23
笔者经仔细研究发现,武当张三丰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理论,虽都同用“太极”一词,但二者区别较大,在陈式太极拳理论中可寻找出“经络”、“易经”“兵法”等痕迹,拳架与拳理互相渗透,密不可分。武当三丰太极拳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等,太极两仪之理是张拳应用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