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紫剑 《武当》2004,(5):35-36
李某的《答站桩》一文引起大成拳弟子的关注,并又被以商榷之文见刊于《武当》2003年第12期的大成拳精义揭秘专辑内。李张二人的商榷文,本人认为不仅不合大成拳经典内容,也反映出他们自身对大成拳的理解和实修水准。本人就此作答,见仁见智,读者自有公论。  相似文献   

2.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53-54
《大成拳和意拳的区别》一文,是先师20世纪八十年代所作,一直收藏未发。试观此文,详细论述了大成拳和意拳的异同,解答了困扰大成拳学子的一大疑问,并对大成拳和意拳拳学本质做了颇为深入的讲解,可以此文作为分辨大成拳与意拳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李康  李健  粱媛媛 《武当》2003,(12):16-18
当前,大成拳界出现了一个令人忧虑的奇怪事实。大成拳风行世上,习者众多。然而,大成拳学之最高经典《大成拳论》却绝少有人能真正读得懂,更无全面理解、体认、贯通,甚或更不能进一步用于指导训练了。《大成拳论》好像成了一本天书;另一方面,这一现象也真实的反射出了当前大成拳界的普遍水平。 其实说穿了并不奇怪。类似情况在其它领域亦有存在,如丹  相似文献   

4.
《精武》2006,(1)
李照山师承第二代大成拳实战家王选杰先生。他功力深厚,为人诚恳, 教学经验丰富。他发表论文90多篇,他的武学事迹被多家杂志报导与宣传。中国教育、北京、山东、福建、重庆、河南等13家电视台在“搏击擂台——人物风云榜”栏目中对李先生进行了10余分钟专题报道。作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名家,李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函授班包括两本教材《大成拳高级养生法》、《大成拳技击教程》;两张光碟《中国大成拳上、下》。教材由李照山先生亲自编写与示范,内容丰富,安排合理,依法练习,无师自通!学期九个月。凡参加函授者:1.另赠光碟五张:《大成拳争力和浑元力》、《大成拳上乘推手法》、《照山谈搏击》、《大成拳健舞》、《专题片与李照山演练大成拳》。2.集中面授不收学费(每年7月15日),函授学费200元。不参加函授购碟者,每30元(购6张全套光碟者160元)。不论购碟多少,均赠专题片一张。  相似文献   

5.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练大成拳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拳艺面目与神韵,这是林学伟先生拳学艺术上的一大特点。他在"大成拳教父"王选杰先生的拳法基础上,苦苦研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终于形成了个人的拳艺风格。据其师信阳大成拳家李照山先生介绍:林学伟的大成拳,元气淋漓有叱咤风云之势,拳意恣纵具空洞清虚之妙。他行拳走势时动静分明,巧拙互用,富有强烈的技击节奏感和浓厚的返婴寻天籁的意境。众所周知,李照山先生是王选杰先生的爱徒之一,多年来一直为弘扬大成拳而不遗余力。此番竭诚向本刊推荐其高徒,足见李先生的过人之处。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与一些整日在网络武林里扬已毁人,甚至连老师都敢踩在脚下的"武术家"们相比,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正如一位读者来信所说的一样,《精武》杂志是大成拳名扬海内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很多读者就是通过《精武》当年的大力报道,才结识了王选杰,走上了大成之路……《精武》创刊二十五年来,大成拳拳家在本刊是"高朋满座"。许多优秀的文章、上乘的技法都是通过《精武》的传递,给了莘莘学子。借采访林学伟的机会,本刊再次表示感谢大成拳界的热心朋友给予本刊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本刊衷心祝愿大成拳能够重振雄风,发生大变化,并愿在适当时机提供版面给大成传人搞一次"王选杰诞辰71周年庆典征文活动"协助大成拳的骄子们共同完成王选杰先生的心声与未尽的夙愿。  相似文献   

6.
师军  张一帆 《精武》2004,(8):1-1,4
为人师表,传道解惑,正如指路明灯,《自有明师谱大成——记大成拳实力派名家李照山》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大成拳明师。  相似文献   

7.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
大成拳练家何镜平先生在《聆听芗斋先生教诲纪实》中提到这样一段故事:五十年代,芗斋先生为个别弟子分别教功时,对教功的求力整体观和局部观的学术问题发生了争议。这一争议的焦点,在于芗斋先生认为,大成拳的练功求力,从整体出发求击的即是整力,有了整力,也就具备了局部各项力的要求。个别师兄则认为,如先从  相似文献   

8.
高鸿 《收藏》2009,(11):66-69
2009年5月25日《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焦点争鸣”栏目刊有王永林先生《书画鉴定谁拥有话语权?》(以下简称《王文》)一文,仔细一读,其内容好生熟悉,原来早在今年第1期《文物天地》杂志上王先生以“鉴画四说”为题发表了同样内容的文章;又,刚出的第6期《收藏》杂志刊载的《再谈书画鉴定谁说了算》也是王先生所撰,内容与《书画鉴定谁拥有话语权?》《鉴画四说》一致。  相似文献   

9.
李照山 《精武》2004,(10):19-19
在《大成拳论》中,王芗斋先生把大成拳的练习步骤分为站桩、试力、试声、自卫和技击桩法。如果把技击桩法归纳在站桩功法中,则主要有四个练习步骤。在现在流行的"七妙法门"中,站桩亦为首要功法。由此可见,站桩是大成拳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功法,但桩功的重要性,也误导了不少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曾听到一种怪论,即"桩功万能论",意思是只要练好桩功,就什么都有了,也能成为技击高手,你一出手,即可置人于死地。在此论调下,有人过分延长站桩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以技击家而兼理论家,"逝去的武林"应首推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芗翁对中外武技均有深入研究,在借鉴、陶融"它"法方面,他始终恪守着"拳本无法,有法也空",顺人不失己的根本原则来完善发展大成拳。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大成拳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中国的实战拳法,这与大成拳门人特有的实战训练是分不开的。本文作者径直落笔在拳击与大成拳的对抗上,不仅具有强烈的主观攻防意图性,还隐约流露出对大成拳发展方向的主张(大成拳有实力和拳击一争高低),既是一种诚实,更是一种勇敢,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1.
敬告读者     
《精武》2008,(1)
近日来,不断有热心读者来电询问本刊2007年第八期《卢忠仁答〈精武〉编者问》一文作者到底是谁的事宜,为  相似文献   

12.
《精武》2010,(2)
问:2004年,先生的《大成拳问疑》如一连串重磅炸弹,震惊当时武坛。此后,便不再见先生对大成拳发表任何意见,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2009年,有人撰文说先生在文中提及的人物历史不是事实,是对一代伟人的诽谤和歪曲,至今先生仍不闻不见,不予回应,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事情究竟如  相似文献   

13.
《武汉体院学报》1985年第4期发表了校外作者撰写的《试论体育劳务》一文,读后颇有感受,该文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提出来与作者商榷。二什么是劳务? 该文说:“‘劳务’是我们汉文对‘服  相似文献   

14.
王芗斋先生创立的大成拳(意拳)以强烈的实战性著称于世。大成拳外形简单,内涵丰富,我们在练功之余,一定要多看王芗斋先生拳论,反复揣摩。在王芗斋拳论中,以《拳道中枢》(又名《大成拳论》)为其代表作,在该作"论信条与规守"一节中,芗老提到了大成拳五字诀:"......再以恭、慎、意、切、和五字诀示之......恭则神不散,慎如深渊临,假借无穷意,精满浑圆身。虚无求实切,不失中和均,力感和透电,所学与日深。"下面就本人的练D体会,采阎革谈谈这五字诀。'巨目巨,,即藻酸。四枉、试办、友力寻一"郡一定要恭恭颤抖.知阿拜舍四…  相似文献   

15.
大成拳歌要     
王芗斋 《精武》2006,(11):4-4
大成拳宗师王芗斋拳学造诣炉火纯青,拳术理论奥妙精深。他所著论文不多,但篇篇为经典之作,而《大成拳歌要》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虽文字简练,却内容颇丰,大至养生技击之总论,小至站桩试力之细谈,无一不涉及,实为学练者必读之教材。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第9期《集邮博览》有张耀华先生《大龙邮票设计者初探》一文,12期又刊有黄继光先生《从海关黄龙旗到大龙邮票——也谈大龙邮票设计者》一文,最后结论是“一系列史实清晰的表明,正如张耀华先生的论定:中国第一套大龙邮票设计者是法国人德·拉·律”,恐怕此结论尚有问题。张先生文有论外国人精于中国学的问题,黄先生也有论洋籍雇员的华化问题,这本不错。以张先生所言,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自明代以来的传教士就已  相似文献   

17.
答疑大成拳     
李照山 《精武》2004,(10):46-47
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习武者,以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笔者提出大成拳方面的问题。笔者择其所要,加以整理,权作答疑,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1.李老师,您所传授的大成拳里有"筋骨训练"吗?是在什么功法里?很多武友对我说,有"筋骨训练"才是大成拳的真传,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大成拳很厉害,可为什么没有大成拳家上擂台和对手较量?这话问得好。既然大成拳有辉煌的历史,实战性很强,却不能在擂台上与他人搏斗,这实在无法向世人交待。当我们冷静下来认真思索之后,便不难发现,大成拳由当年击败世界拳王到当今无法走上擂台,有其必然的原因,暂且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先谈客观方面。现代擂台比赛有严格的规则,而大成拳的训练与运用却有自己的原则和模式。如果让大成拳丢掉自己的原则和模式,去适应现代擂台赛,就会丢掉大成拳的风格,或者变成另外一种不伦不类的东西。既然大成拳家不能或者不愿意按着现代擂台赛的规则去训练,上不了现代擂台也在情理之中。据  相似文献   

19.
王选杰 《武当》2003,(12):28-30
推手,又称揉手、搭手、打手。是中国武术所独有的一种训练方法,八卦掌、太极拳、大成拳、鹤拳等诸多拳法均有推手练习。大成拳推手是大成拳“七妙法门”之一,可以这么说,“力由站桩而得,由试而知,由推手而懂”。这里所说的力不是简单的力的概念,而是特指大成拳之劲力。换句话说,不经过推手训练,在实作中就不  相似文献   

20.
王红宇  悟道子 《武当》2014,(4):26-28
当今大成拳界,谈功法者有之,试力者有之,推手、发力、试声、实作等等均有之,然而对筋骨的锻炼却闭口不谈,无人提及,仿若筋骨锻炼是大成拳习练的“禁区”。其实,筋骨的锻炼并不神秘,它贯穿于大成拳的每一步功法,但所占比例较小。我师王选杰在教导弟子时,第一课就讲大成拳练的是筋骨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