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颜色隐喻认知不仅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认知工具,而且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认知体系和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概念隐喻的特征;其次分析了颜色的概念隐喻特性;最后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文化现象;隐喻的本质是用一个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概念隐喻理论使人们对隐喻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将隐喻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已成为隐喻研究的一个趋势,也是外语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隐喻"最早被认为是一种修辞现象,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文章主要从三方面探讨Lac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的发展轨迹,隐喻的工作机制,概念隐喻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现象的认知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在研究概念隐喻理论基础上,以基本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为研究对象,对颜色词隐喻的目标语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中韩两种语言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共性和相对差异性,并探究外在的语言表达异同下的内在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5.
孔维涛 《考试周刊》2010,(22):101-101
认知语义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更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隐喻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思维能力,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认知主体运用代表事物的符号表征进行的内在加工过程。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认识事物、建立概念系统的一种方式。英语隐喻是英语为母语的人特有的认识事物、建立概念、表达情感的一种隐喻方式。学习英语如同其他语言一样,离不开语言环境。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是实施新课标、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7.
李浑灵 《考试周刊》2011,(92):22-23
隐喻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认知域的映射。为了探索概念隐喻知识的引入对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作者引入一项实验,其结果肯定了概念隐喻对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积极影响。在词汇习得过程中运用概念隐喻知识,有助于词汇的记忆和词义的扩展,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8.
隐喻的本质在于借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分析、感知、描绘另一类事物.隐喻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心理过程,同时它还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语言不能包括全部的认知能力,也不能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但语言在动作内化为思维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语言能够促进认知的发展.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类借以认识世界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具体地阐述概念隐喻这一概念,并且将其进行分类阐述,在每一个方面都会举出例子来具体论证概念隐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与隐喻这一概念作对比分析,以加深对概念隐喻的理解。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科通过对诗篇《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鉴赏,分析概念隐喻理论在这首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关于"水"的常见隐喻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这些相似隐喻背后的认知途径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11.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来实现。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两种重要的词义延伸的方式。隐喻以事物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由源域向目的域映射,转喻以相邻性和突显性为基础在同一个域内实现事物间的映射。隐喻和转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12.
转喻和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方式,转喻是以邻近关系为基础的以部分代整体,隐喻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以多义词"face"为例,从认知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分析ESL的词汇认知,通过对转喻和隐喻认知理论的简要阐述,结合face这个多义词的词典义项分析和语境义项分析,阐明了其对于ESL词汇认知和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有效的手段,还是思维和认知工具。文章在对隐喻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粥粥"一词的本义作为研究词义引申的切入点,从隐喻认知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各词义的演变过程和引申方法,深入地探讨"粥粥"词义的演变历程,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分析隐喻在词义延伸中所起的辐射作用,并运用隐喻思维模式认识词的多义性、理解词义的引申过程及其合理性,探讨其对词汇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最初作为修辞手法的隐喻,经历代语言学家的锲而不舍的研究,最终在认知领域达成共识: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修饰物,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以文化为依托,是文化的载体,本文试图从圣经、希腊神话传说以及历史事件等文化方面,探讨透视其认知的文化来源。  相似文献   

15.
经济运行及其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经济领域的抽象概念往往可以通过概念隐喻来再现。本文通过对新华网和FT等网站文章的分析,发现概念隐喻在英语经济语篇中是普遍存在的,它为人们认知经济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语言修辞手法,即语言使用现象。近期,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体现了人类的认知思维方式。F.Ungerer和H.J.Shmid认为它们是基于概念结构的相似性、相关性,从一个认知范畴向另一个认知范畴的映射,是人们认识、理解、表达另一事物的过程。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主要依照Lakoff的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的映射分类,试图对李清照诗词中的隐喻和转喻进行分类和解读,以揭示出那些超人想象的诗词意象其实源于人类普通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7.
英汉概念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隐喻可以通过推理/无意识链的形式做出一致的解释,隐喻以人类心理的信息加工如比较和推理为基础,认知域主要是建立在业已存在干人类心理中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之上,是人类与外部世界的直接互动的结果。隐喻中存在指向性问题,是一个历时过程,历史语义进化中发生的语义变化和意义固化导致概念隐喻的形成。隐喻实现的方式一是隐喻概念的源域通过相象干源域的某些象形以非言语方式表达出来,二是的域变成源域。  相似文献   

18.
刘勰著作《文心雕龙》提出了涵盖创作与鉴赏为主要内容的"比兴"的文论理念,其中"兴"的缘情起物、吟咏性情的特性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兴趣"理论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体现了古代诗论演进的轨迹。"兴趣"说可看成是刘勰"比兴"观的发展与继承,没有刘勰"比兴"观,就没有严羽对"兴趣"理论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概念隐喻理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它认为隐喻无所不在,是语言现象,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特征,包括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概念隐喻有其存在的认知理据,掌握和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隐喻性思维。讨论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语言教学(词汇教学、句式教学和篇章教学)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方言歇后语的形成是建立在我们的认知机制上的,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为歇后语的形成提供了理据。本文主要探讨隐喻在方言歇后语中的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