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元化是我所尊敬的一位作家。读他的著作并不多,他的有名的《文心雕龙疏》就未曾涉猎。但是一本《思辨随笔》引我走入他的宽阔的思辨世界,已使我十分地醉心和满足了。当代据说正在兴起陆笔热,可能也是从西方引进的:卢梭的《孤独者漫步》,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帕斯卡尔的《会思想的芦苇》,兰姆的《伊利亚随笔》……不但是美文,更常常引人进入沉思和悠想。我们的随笔则似乎显得飘浮一  相似文献   

2.
王元化是国内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学识和研究领域贯通古今中外,在西方的黑格尔哲学、莎士比亚戏剧,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心雕龙》、传统戏剧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凡的建树。俗语说:学海无涯书作舟。读书是治学的基础,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的学术经历大都与图书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王元化从17~59岁,他一生最宝贵的青壮年黄金岁月  相似文献   

3.
清代陈澧指出读《仪礼》之法有三:一曰分节,二曰绘图,三曰释例,并谓分节之法早肇见于郑玄、贾公彦注疏。到朱子时有见《仪礼》"记不分章,记不随经",因此撰著《仪礼经传集解》发明新法,将经文每段截开,于段末标出每段旨要。后来研读《仪礼》莫不由此法。反观贾《疏》的分节法,风格与朱子之法大不相同。本文以《士丧礼疏》为例,探讨贾公彦《仪礼疏》分节之法,发现《疏》文除了标明"自此尽某"一类分节语外,在经、《注》有足够提示的情况下,《疏》并不特别说明分节。又或《疏》已说明该段分节段旨,下文有相似段落则不再重申。此外,除了明确的分节语外,贾氏分章划节之内容,须透过贯通经、《注》、《疏》三者,才能互文见义。  相似文献   

4.
2004年我到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第一堂专业课就是童庆炳先生的文论课,讲的是《文心雕龙》。当时童先生已过古稀之龄,带着20多名文艺学专业的博士们,从头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这本书。文艺学专业,开一门古代文论课本无可厚非,但当第一堂课结束时,童先生跟大家说《文心雕龙》这本书他已讲了十五年之后,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课才是成功的大学讲课呢?这个问题太大,一句两句说不清。我倒觉得一个教育专家讲得甚好,他说,所谓成功的大学讲课,那就是讲胡适让人喜欢胡适,讲鲁迅让人喜欢鲁迅。就是说,教师只要能让学生喜欢、关注、思考你所讲的对象,你的授课就成功了。如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我们完全可以说,李先生讲《文心雕龙》是讲得成功了。  相似文献   

6.
王应麟与《文心雕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应麟《困学纪闻》引述《文心雕龙》,比较集中在刘勰的诗学理论,此体现他对刘勰《文心雕龙》一书文论性质的深刻理解。《玉海》引用《文心雕龙》涉及文体较广,恰与《困学纪闻》形成对照。总集与类书在叙述文体流别时,自刘勰《文心雕龙》问世后,一般取代了挚虞的影响,王应麟《玉海》大量征引《文心雕龙》,进一步巩固了后世在编纂同类文献时,《文心雕龙》在编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此几乎形成了一个编纂传统。  相似文献   

7.
李古月 《图书馆》2023,(9):106-111
史志目录对于考察典籍亡佚时间有着重要作用。顾实于《汉书艺文志讲疏》中多次利用史志目录判断典籍亡佚时间,惜其结论时有瑕疵。文章补正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中的失误,进而探讨在考察典籍亡佚时间时史志目录的使用问题及该方法的局限,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洪淼 《大观周刊》2013,(11):10-10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本书继承了许多儒学的内容。研究《文心雕龙》儒家思想,对研究该部作品有很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儒家思想对刘勰的影响,阐明了《文心雕龙》j-儒家思想的来源。然后阐述了儒家思想在《文心雕龙》中的体现,儒家思想反映在作品中的许多篇目中,《文·心雕龙》继承了儒家的的许多观点0最后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史传》     
《文心雕龙》里第十六篇《史传》,第十七篇《诸子》,是讲先秦两汉的散文的。我国先秦散文,就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汉的散文虽然有了发展,不限于这两类,可是最主要的还是这两类。因此,在这两篇里我们可以看到刘勰对先秦两汉散文的看法。《史传》篇里前面的部分是讲历史著作的演变的,跟写作的关系不大,这里就略去了。后面的部分是讲历史散文的写作的。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理论专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注释、校勘、阐述、研究《文心雕龙》的论著非常多,可谓已形成了一门“《文心雕龙》学”。从《文心雕龙》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看,虽已出版了不少较有分量的研究专著,但论著中,也不乏因对原著概念理解偏差而诠释不当的现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文心雕龙》本身术语繁多,包蕴宏富,难以通解。《<文心雕龙>字义疏证》(武汉大学出版出版社);正是武汉大学中文系吴林伯教授针对研究界存在的上述状况而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旨在廓清迷雾,纠谬归正。  相似文献   

11.
面孔     
王元化:为思想而生的知识人据《南方人物周刊》,5月9日,88岁的王元化先生走了。王元化生前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终其一生,他的角色都是知识人,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主线是自由,最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详细展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美学规律。文章从《文心雕龙》的文学美学思想入手,揭示了《文心雕龙》的哲学基础与基本文学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3.
神思     
《神思》是《文心雕龙》下编的第一篇。《文心雕龙》分上下编,上编讲文章的源流体制等等,下编讲构思谋篇的方法等等。《神思》就是讲文章的构思的,称为“神思”,着重在说明想像的飞腾。这第一开头,就描绘想像飞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想到千年以上,万里以外;可以想到各种美妙境界,像珠圆玉润的声音;也可以想到壮阔景象,像风云的舒卷。这种想像运用到创作构思上,要受志气的统辖。志是心志,是思想,气是体气,含有各人的个性在内。想像要受思想的统辖,才能够符合创作的规矩,不是胡思乱想。想像会受到体气的影响,因而形成每个人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征圣》《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和讨论创作的第一部专著,《征圣》是其中的第二篇。作者刘勰,字彦和,东莞莒(山东莒县)人。《文心雕龙》是他在南朝的齐朝时代写成的。《征圣》篇是说明讲创作理论要从圣人那里找到根据,也就是要从儒家的经典里找到根据。这正是当时人迷信儒家经典的表现。可是由于他要从圣人那里去找根据,便提出了创作理论,再用儒家的经典来印证这些理论。这样,这篇文章里就既有创作理论,又有实例来作为印证,理论跟实例结合起来,在写作上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明永乐年间官方纂修的《四书大全》、《五经大全》,9部著作中有7部以元代新安经学著作为底本.新安经学著作因徽州、建安发达的刻书业而广泛流布,为“大全”取材提供了可能;而新安经学的“附录纂疏”体例则是“大全”纂修者取材新安经学的根本原因.新安经学的“纂疏”体例中保存有不少古注疏,这一特点遗传到了诸“大全”之中,对后世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谷利平 《出版广角》2018,(15):79-81
《文心雕龙》是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中国古代伟大的一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作为一部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在史学上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对文学的影响.在古代文学理论中,它对我国古代文学传统建构的影响微乎其微,尤其是明代之前地位一般,并不为人所看重.为了给《文心雕龙》一个客观的历史定位,文章基于古代影响史,对它的性质进行反思,旨在还原《文心雕龙》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7.
《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著,新华出版社,2004《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简称)的作者汪中求先生,曾在其书的后记、附录里反复声言,“宁讲错话,不讲假话”,“我的观点不一定都是对的”。这番话,大约是出于客气、自谦,但不幸却被言中了——错  相似文献   

18.
陆机,字士衡,三国末年的吴国人。吴亡后到晋朝的京城洛阳,受到晋朝文坛领袖人物张华的尊重,是当时极负盛名的作家,也是当时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赋》,在我国的文艺理论上是第一篇全面而系统地谈创作的作品。杜甫《醉时歌》说。“陆机二十作《文赋》”,说明这是他早期的作品。臧荣绪《晋书》说他“妙解情理,心识文体”(《文选》李善注引),是对《文赋》的总的评价。后来杰出的文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里说:“昔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故知九变之贯匪穷,知言之选难备矣。”指出《文赋》在小的地方讲得很详尽,对于文体却讲得不完备。《文心雕龙·序志》里又说:“《文赋》巧而碎乱”。这两点批评并不确切。第一,我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允许我妄称一次自己是个读书人吧。事出有因,《中国图书评论》约我写一篇关于自己与一本书的小短文,这样我就必须以一个读书人的角色来说话,否则便无法落墨了。是为缘起。我要谈的是《文心雕龙》这本书。关于《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史、文论史上的重要性,它颠扑不破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20.
范英梅 《兰台世界》2014,(10):47-48
《吕氏春秋》乐论思想与《文心雕龙》的文论思想有很多相似性,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将从《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关系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