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峥 《大观周刊》2013,(12):81-81
制造业是整个社会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柱,模具作为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它的绿色制造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概括了模具绿色制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详细介绍了模具绿色制造的内容与流程,最后分析了几种模具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发展"中国制造"是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点和出路。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像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只要能顺利创新转型,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许多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可能就是要被淘汰,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传统产业能够支撑互联网发  相似文献   

3.
2008年7月30日,2008中国制造业高峰会暨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推介会在厦门及中山两地召开了。会议主要就中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信息化如何帮助制造型企业应对新一轮的挑战等制造业关心的焦点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日前,第二届制造业信息化专题展(以下简称MIES)隆重召开。本届MIES最大的亮点是。数字化设计体验区”。将硬件设备组成局域网。在开放、互动的展区现场运行、模拟制造企业的协同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流程,展示不同硬件设备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流程中。在企业各部门、各种应用环境下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这个词,在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后,因紧密地吻合和对应着当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成为中国发展语境中的重要概念.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业,如果没有或者缺乏工匠精神,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也是不可能形成世界著名品牌的.未来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工匠制度和工匠文化,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智能制造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以MRPH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ERP,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原来的制造资源计划拓展为围绕市场需求而建立的企业内外部资源计划系统。它不仅从制造业延伸到各行各业,而且突破了原来只管理企业内部资源的方式,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市场需求制造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周加良  方永刚  宣燕红 《科海故事博览》2022,(06(上)):19-21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将信息、知识、能源和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和处理,实现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并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企业的结构和功能。目前,我国很多的大型制造业都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例如:汽车的装配线、电子电器的组装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为基础的机械制造行业。机电一体化为现...  相似文献   

8.
由于涉及业务流程重组和部门利益协调等诸多问题,制造企业CIO们在二次信息化变革中不仅身负着最新IT技术的布道职责,更肩扛着企业流程重组和管理变革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孙鸽 《兰台世界》2017,(17):92-95
西洋钟表自明末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因其计时准确和做工精美而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计时仪器。康熙帝重视西方科学技术,使得西洋钟表兴起于康熙一朝,除进贡与购买外,还在清宫造办处下设自鸣钟处,后全国多地均出现仿制生产钟表的作坊,推动了清代钟表制造业的发展,为清中期钟表制造与收藏的巅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将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到2010年底 ,90 %的国有大中型制造企业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基本实现制造业信息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CAD/CIMS应用工作会议上 ,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的有关部门明确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实现信息化的“时间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制造业的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手段。我国目前已有一大批企业和行业采用了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在内的信息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13,(10):28-32
丛书说明:本系列是反映我国当前先进制造技术最新成果的技术专著,内容以技术上有突破性创新的、反映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最新成果的专业分支为主。围绕现代设计技术、机械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全面总结和反映我国相关领域的先进制造前沿水平及关键技术,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技术前瞻性。对于推广相关前沿技术的应用,促进自主创新技术成果的国际交流和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制造业历经了多次改革和发展,整个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产品开发过程不断加速,从知识到技术、再到产品的时间不断缩短;市场竞争空前剧烈,消费趋向多样化、柔性化、个性化,新产品的快速开发能力成为决定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灵活、柔性的先进制造技术和模式相继出现,如精益生产、并行工程、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下面以汕头为例,重点分析介绍敏捷网络化制造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领域 ,一种无纸设计和使体力劳动几乎不再存在的电脑制造制造业时代的曙光已经出现。一、电脑制造制造业的发端何谓电脑制造制造业 ?有人把它称之为“数字”制造业 ,又有人说是电脑改造传统的制造业。但这种表述似乎都不确切 ,因为 ,实实在在的是 ,电脑在“制造”(动词 )一个全新的“制造业”(名词 )。电脑问世之后 ,就有机械制造行业的电脑使用者梦想用电脑来代替他们的全部工作。从设计到制图 ,从模型制作到样品制作 ,从厂房布置到流水线的安装 ,从流水线的运转到产成品的发售......全都用电脑完成。梦想经过…  相似文献   

14.
调查     
小微企业免税是重大利好吗?政府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一小型制造业企业负责人称,"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的标准对制造企业来说太低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概念,综述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叙述了数字化制造技术涉及的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增长。股份制、现代化和技术发展的变革在随后的几年中将对中国制造业提出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6月18日联合召开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李健宣布: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增长18%,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使我国由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200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8.
毕玉琨 《大观周刊》2012,(19):147-147
制造业是创造人类财富的支柱产业。但是,现代制造业在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以及在产品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消耗掉了大量有限的资源(包括能量资源),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制造业的量大面广,因而制造过程中对资源尤其是能源的消耗和环境影响情况近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世界范围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从三维印刷机里"打印"出来的,可以是一件比基尼泳装,也可以是一个灯罩,或一把小提琴,甚至是飞机的零部件。自从人类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制造的过程一直都是一场"减法游戏"——切削并加工零件。而以三维印刷为代表,最新的"增材制造技术",却以"做加法"的方式,彻底颠覆制造业的传统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杨朝飞 《中国新闻周刊》2011,(8):I0015-I0015
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在制造业行业分类的三十多个大类中,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总体状况仍是大而不强。从质量角度分析,一是引领国际标准制修订的比例较低;二是产品的创新力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