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今传媒》1998,(3)
感受《文友》——兼《文友》与《女友》之比较文/汪沛手头拿着两本同出于女友杂志的1997年第10期的杂志,一本是一度蜚声国内的老牌杂志《女友》,一本是与之“同母”而后起的尖尖小荷——《文友》。有心无心地翻阅之后,我便弃装帧精美、内容华丽的“海棠红号”《...  相似文献   

2.
杨自强 《新闻前哨》2009,(11):85-86
小记者是许多地市级晚报都在做的一项工作。积极开展小记者工作,对于晚报进入家庭,增加有效发行量乃至培养下一代读者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小记者的发展中,有几对矛盾十分突出:如队伍的不断发展与刊发小记者稿子的版面有限的矛盾;小记者校外活动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在各地的小记者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3.
《南京晨报》小记者版的创办是报纸经营超越“红海”,拥抱“蓝海”的成功尝试.小记者品牌的成功经营符合帕累托提出的80/20法则,同时,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小记者运营中的“长尾”效应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作者认为,未来小记者运营的方向是数据库营销,它将成为助推纸媒融合转型的突破口.《中国记者》近期已多次刊发相关主题的论文,欢迎继续来稿交流.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发生激剧变革和重大转型的今天,平面媒体对"小记者"的竞争呈现越来越激烈的趋势,而不少市州级的广电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也开始涉足这一群体的竞争。就宜昌《三峡晚报》"小记者"操作实践来看,在这一轮竞争中,媒体"小记者"越来越显现三大特征:读者用户化、用户互动化、互动品牌化。"小记者":媒体的最佳用户2007年,《三峡晚报》开始经营"小记者"。和许多报纸一样,报纸为了发行开辟"小记者"(有的叫"小作家")专栏、专版,用以刊发"小记者"的作文,加入"小记者"前,这些"小记者"必须至少订一份报纸。主管"小记者"的部门,就是发行部。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我国记者队伍已达55万人。这个统计主要指在编记者,并未包括不在编的通讯员和在学校读书的中学生和小学生记者(即“小记者”)。实际上,从事新闻工作的通讯员和小记者是一个庞大的准记者群。我国大多数新闻期刊对通讯员有所关注,但对小记者关注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可喜的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爱好者》在新世纪伊始开办了一个新栏目“小记者”。该栏目运作一年来,深受小记者们的喜爱。一、准确的定位经营期刊首先要认识期刊不同于报纸、图书的本质,“期刊的本质是文化,其功能既有传播又有积累”,“期…  相似文献   

6.
束宇 《传媒观察》2014,(4):45-46
正2013年秋,随着《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等南京主流都市报媒体纷纷在其头版、要版大篇幅刊登小记者招募广告,一场在小记者领域的同城同质"厮杀"不期而至。彼时,《南京晨报》高度关注。其旗下的"南京晨报小记者"平台,历经10年发展,业已成为南京都市圈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名声最响的小记者团队。兄弟媒体竞相吹响"进攻小记者"的号角,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块阵地,令报人们如此看好?本轮拉锯战中,南京晨报小记者团队与对手抗衡的比较优势在哪里?放眼整个传媒市场,小记者项目  相似文献   

7.
纸质媒体受困于读者群的逐步老龄化,同时,迫于新兴媒介的强力挤压,于是,用发展小记者组织来培养读者后备军,以保持纸质媒介的品牌优势,扩大其影响力。这已成为近年来各地报纸的普遍做法。在小记者队伍的发展建设上,《皖江晚报》通过一年的努力,突破了一些认识误区,建立起良性发展的平台,品牌影响力大为提升,为小记者组织的发展积累了经验。眼光要放远基础应打牢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世博会的报道大军中,有一支不起眼的小学生队伍,他们就是《少年日报》世博小记者。自世博会开幕以来,上海《少年日报》开设了世博小观察员的接力报告栏目,几乎每天都有一位小记者进世博园采访,并发回报道,  相似文献   

9.
以《医学信息学杂志》和《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刊发论文的作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作者队伍基本情况。2种期刊论文的主要作者来自医学图书馆和医学信息研究机构,高产作者大多涉及医学图书信息学的多个研究方向,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其学术创造期一般持续20年,高产峰期约在10年左右;作者合作程度在逐年增强,但仍处较低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期刊是我国医学信息学界成果发布与学术交流最重要的论文刊发平台。  相似文献   

10.
吴建勋  徐华 《新闻实践》2010,(10):36-37
培育和发展小记者队伍体现了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使媒体真正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同时也培育了新兴的读者群,使报纸的参与功能有了新的拓展。从2000年开始,湖州晚报以“教育周刊”为平台,与当地教育部门、中小学合作,培育小记者队伍,打造小记者品牌效应。如今,晚报小记者已成为湖州市中小学校中最具影响力的团体,同时也是湖州晚报的一个大品牌。  相似文献   

11.
正气与铜臭的较量——论有偿新闻对记者职业道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金萍 《新闻记者》2000,(11):32-35
19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小荷才露尖尖 角”,可是“早有蜻蜓立上头”。中国早期报人瞧准了报业经济这块新的增长点,开始利用报纸进行商品宣传。 上海《时报》是中国近代颇有影响的全国性大型日报,它以锐意报业业务革新著称于当时。1910年,《时报》用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晚清著名谴责小说家吴研人的一篇文章──《还我灵魂汁》。吴研人在这篇文章中以第一人称现身说法,自称得到一种新奇神药,喝过五瓶后,便由思维迟钝变得神志清爽,走笔如神。《时报》还在这篇文章旁边发表了这种新奇神药的药品介绍信。这篇文章不仅使吴…  相似文献   

12.
《千山晚报》小记者团成立于1996年6月1日,如今已经举办了19年。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结合《千山晚报》多年来的实践,探讨地市级晚报如何破解小记者活动的新难题,挖掘小记者团的成长力。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是河南省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经过自己的努力,尤其是十多年来一直订阅《新闻爱好者》,使我受益匪浅。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我的一双儿女,也爱上了《新闻爱好者》,特别是《小记者》栏目,在《小记者》栏目的影响下,女儿的作文获奖,儿子的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宣读。 在许昌高中022班的女儿说:“我之所以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文获校一等奖,这里固然有爸爸的辅导,更有《小记者》的启发。” 祝贵刊越办越好! 致 礼孩子爱上了《小记者》$许昌电台@梁国安  相似文献   

14.
据《传媒》杂志报道:2002年11月8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华小记者》正式创刊,中国少儿期刊又多了一支独具特色的生力军。 《中华小记者》面世  相似文献   

15.
束宇 《新闻通讯》2014,(4):45-46
2013年秋,随着《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等南京主流都市报媒体纷纷在其头版、要版大篇幅刊登小记者招募广告,一场在小记者领域的同城同质“厮杀”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16.
梅文 《传媒》2002,(12)
本刊讯 11月8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华小记者》正式创刊,中国少儿期刊又多了一支独具特色的生力军。 举办小记者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新创刊的《中华小记  相似文献   

17.
郑保卫 《新闻记者》2003,(11):29-30
读到王存政先生的文章(载《新闻记者》2003年第8期),知道我的《首先还是认识问题———十六大后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载《新闻记者》2003年第2期)一文引起了他的关注和质疑,为了回答王先生的疑问,同时也为了更好地阐释我的观点,特撰此文。我的那篇文章是去年年底提交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的论文,原文题目为《力度·效度·制度———对当前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几点思考》。稿件寄给《新闻记者》后,编辑在刊发时作了删节,主要选取了论文的第一部分,并将题目作了改动,…  相似文献   

18.
陈岩 《新闻前哨》2013,(5):12-12
16日举行的主题讨论会上,中国记协特别邀请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记协介绍"我是建设者"大讨论。3月22日《湖北日报》刊发了《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鲜明提出了"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意识,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来信引发了全省新闻战线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深入思考。《湖北日报》及时启动征文活动,截至4月15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湖北日报》连续刊发16期、22篇来自社会各界的征文,还以三个专版分别刊发了老新闻工作者、高校新闻院系负责人、社  相似文献   

19.
本刊去年曾先后发表《宗道一:传记文坛的“黑写”》、《真“假”杨公素》,介绍宗先生和他自己采写杨公素的经历。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我们这里刊发《史识:传记作者的重要素质》是宗先生关于新中国外交人物、外交活动写作的又一篇重要体会文章。目的是在新闻队伍中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并旨在说明采访比写作更重要、要把功夫更多地下在采访上的道理。由于文章较长,我们分两期刊出。  相似文献   

20.
杜定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著述甚丰。其遗稿《自传》中《治书生活》一章,经钱亚新先生整编,拟在《江苏图书馆学报》等刊发表,本刊负责刊登其中的一段《我与中大》(《治书生活》之七),计划在今年第一期和第二期载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