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中说,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一语道出了数学操作活动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数学操作活动的重要性,并不断付诸于实践。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也确实感受到数学操作活动不仅是课堂中的亮点,更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帮手。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操作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数学操作活动的现状还存在许多弊端,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培养.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在教学操作活动中,要把“看”操作演示转变成“做”数学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操作体验.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创设的操作情境给予多次利用,还要注重学用结合,使操作变得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学习中,充满着学生主动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包括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收集整理、描述、画图、推理、反思、交流和应用等,目的在于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收获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过程.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较好地“悟”呢?在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有这样的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可见操作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一、教师有情促操作 翻开低年级的数学课本,不少一线教师认为知识点比较简单,没什么好教的.其实这些教师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数学,忽视学生在数学学习成长中真正需要什么,在教学手段上也会忽略动手操作.当然还有教师面对班额大、准备材料太繁琐、操作时场面难控制、浪费时间等问题也较少让学生操作.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现在我们的课堂越来越重视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如何在操作活动中体现数学教学的特质——思维教学,从而让数学思维在操作中激情飞扬,凸显操作实践活动的真正价值呢?  相似文献   

6.
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数学,其本质就是做数学.没有做,学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教学实例,阐明了动手操作活动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出课堂动手操作活动必须遵循目的性、适时、适度和有序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体验、感悟、提升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7.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把传统“双基”修订为“四基”,课标总目标中的第一条就明确地提出了获得“四基”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应该说,数学基本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那么,初中阶段学生需感悟的数学基本思想有哪些呢?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呢?  相似文献   

8.
“做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的一个观点,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它提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操作、探索与思考是理解数学问题的重要条件。“做数学”通过将数学问  相似文献   

9.
做数学是以“做”为支架,让学生通过观察、假设、思考、实践等活动,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概念、应用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是为了探寻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猜想,从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或思维活动.它改变了数学知识的形态,改进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促进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学科实践.文章以“三角尺拼角”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操作、观察、猜想、实践、归纳、验证、探究的学习历程,旨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操作活动是“思维的动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是学生求知、增智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已认识到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实施了一系列操作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笔者发现许多操作活动只是流于形式,为操作而操作,致使操作没有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为数学思考服务的功能。现结合一些案例谈谈笔者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目标由“双基”转向“四基”,引发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或多或少拥有一些日常生活的经验、动手操作的经验等,但这些经验往往不系统,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操作、观察、反思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安排一些操作活动是课堂上司空见惯的事。但,并不是数学课堂上有了操作就意味着在进行“做数学”的活动,更不能以为有了操作活动就自然会有学生思维的跟进:我们需要叩问的是,在教学层面,“操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警惕“反操作”的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聪明的鲜花是开放在指尖上的.”他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怎样在数学教学中组织有效的操作活动呢?下面笔者就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了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在此,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还指出:“要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从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在逻辑性极强的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形象而生动的数学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促进数学的学习,并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真正地“卷入”数学学习中,以问题为抓手,圆探究之梦想。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形成学习体验。”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鲜活的体验呢?下面结合自己对“体积”的教学,谈一下自己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教学具有数学活动特征,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既有外部的具体行为操作,又有内部的抽象思维操作,是学生由表及里的活动,并且以内部的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思维活动理应成为课堂的“主角”.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展开数学思维?展开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过程?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  相似文献   

19.
数学体验是在数学活动中发生、生成和发展的,是学生对于数学的自我建构。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有效的数学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呢?一、利用对比活动,矫正体验偏差 学生在感知或操作中常受到事物非本质特征的影响,产生体验偏差。对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对比活动让学生放大体验,从而更好地区分出“此”与”彼”,获得鲜明而准确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实践操作活动以它的具体形象性 ,易于激发兴趣 ,便于建立表象、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等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进课堂。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把学生的操作活动贯穿于整套教材 ,更体现了动手操作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重要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 ,学具操作应该遵照“操作直观思维→动态直观思维→静态直观思维→抽象思维”的层次逐步进行 ,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学生思维 ,提高学习能力 ,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我就学具操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谈几点肤浅认识。一、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