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能力无法应对工作要求时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职业倦怠有三个核心特征:(1)情绪衰竭;(2)非人性化;(3)低个人成就感。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其存在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生成长,进而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典型表现及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  相似文献   

2.
彭媛 《华章》2011,(28)
教师是一个特点突出的群体,也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势必会转化为职业倦怠感,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入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并以此来探析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同时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也将较大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由职业压力引起的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生涯和发展历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职业倦怠易使教师的心理、生理、行为和情绪等处于不良状态,由此引发的习得性无助感和无力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延缓或阻碍作用,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倦怠的产生,既源于个体人格和职业角色特征因素,又与社会和组织因素密切相关.对于职业倦怠感的缓解,一方面需要组织干预,另一方面需要个体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老话题,高职教师作为一个特定的职业群体,既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同时又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本文从构建和谐校园角度对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认真审视和思考,提出了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有军  叶娅 《成人教育》2013,33(1):111-112
伴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大,我国教师这一职业出现倦怠感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教师本身的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评价体系落后等是导致我国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要使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就必须帮助教师进行压力管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因此,只有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加以理性审视,才能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减少倦怠感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低、职业倦怠现象严重,是不争的事实.学校管理者在治理好学校的同时,应将"让全校教师体验职业幸福.摆脱职业倦怠"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更确切地说是促进教师、学生快乐、健康的和谐发展。然而,纵观当前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不思进取、职业倦怠者有之;学生不快乐、不幸福者有之;师生之间感情淡漠者有之。我们不得不深深地思索:如何让教师从职业倦怠、职业异化中走出来?如何使每一个孩子都得以健康、和谐的发展?如何使学校科学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备受教师及社会关注。本文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了心理分析,最后提出了合理进行教师的自我职业发展规划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邦柱 《教书育人》2011,(29):44-45
做教师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疲劳感觉和职业倦怠,那么如何克服职业疲劳,消除职业倦怠,让教师释放压力,储备动力,燃烧激情,快乐工作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走专业化成长之路并为自己的成长时刻准备着,这样才能充实而有意义地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毅 《教育与职业》2012,(10):52-53
教师的职业压力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抑制和解决,就会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工作缺乏热情,对工作感到心力交瘁、退缩、焦虑等心理状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到教师个体的健康发展,并且影响到高校人才的培养,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天津高校教师进行了一次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其中100名男教师,100名女教师,被调查教师的平均年龄是35岁.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备受关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要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社会氛围,建立支持体系;构建和谐校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增强个人自适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是职业人对其职业所产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心理体验,两者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即缓解职业倦怠有助于提升职业幸福感,而提升职业幸福感自然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教师目前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幼儿教师因其工作压力更大与待遇更低而出现了更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大量优秀幼儿教师流失.为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其职业幸福感,政府和幼儿园应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与收入水平,实行以人为本的园所管理,并积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友善的园所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将直接导致出现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进行了现实考察,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倦怠的影响,其中,情绪衰竭现象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2)教龄不同的男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3)小学教师在低成就感上显著高于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14.
关注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美国学者Maslach于1981年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或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份。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由于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导致其处于一个有别于一般教师与管理干部的生态环境中.通过介绍职业倦怠的含义,从生态学角度探讨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借鉴生态学方法提出创建完善制度、科学评价、良性发展的生态阈值,以恢复辅导员的和谐生态阈值,以期有助于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阶段化发展是把教师的发展历程视为一个分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采用访谈作为收集质性资料的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质性研究,将教师发展阶段分为新手阶段、能力构建期阶段、职业稳定期阶段和专家阶段,并将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周期、生命周期以及家庭周期有机融合,多视角解读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影响因素,给出教师专业阶段发展的具体策略。研究表明,对新手教师的激励措施和支持体系应重点关注其对组织系统的融入以及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对能力构建期教师应重点关注其教学技能的改进,给予其学习的机会;对职业稳定期教师应重点处理职业高原、职业倦怠或专业成长机会缺乏的问题,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深入融合;对专家教师则应满足其分享专业才能的需要,以任务导向和破解专业发展难题为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省600名高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安徽省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三分之一左右的高校英语教师认为自身不同程度上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几乎所有高校英语教师均认为职业倦怠会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安徽省高校英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多样。大部分存在职业倦怠的高校英语教师均不同程度上希望能在职业倦怠方面谋求改变,并表示所在高校未专门针对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进行教育指导。提出的建议为:英语教师积极内省,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积极完善相关制度,解决职业倦怠问题;加强相关教育指导,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以全面和谐发展,让每个学生个性特长都能得以尽情释放,让每个学生在未来的世界里都富有竞争力、创造力,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追寻的方向.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努力营造了一个绿色的教育生态.在这个绿色教育生态系统里,我们在关注学生成功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成功:我们在关注教师事业进步的同时,也关注教师追求进步时的幸福感受;我们把对教师的评价正从单纯的"工作体"向全面自由发展转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是新时期高校工作中普遍关注的一个难点问题.笔者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心理解析,并从职业压力、师生关系、高校图书馆工作内容、社会影响度等四个角度初步分析高校图书馆工作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最后从自我反思调整,学校、社会给予关注这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职业,由职业倦怠而引发的高流失率和消极行为,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教师重要组织部分之一的辅导员群体,因其工作任务、工作分工的特殊,其发生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常见。笔者在重庆各学校中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80名进行调查。辅导员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显著相关,从职业压力角度总体上能很好地预测职业倦怠,能很好地预测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并能很好地预测成就感低落现象。要降低职业倦怠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降低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