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瑞海 《收藏界》2011,(8):69-70
近见《收藏界》(2009年第9期、2011年第2期)连续刊发多篇论及九叠篆"皇宋通宝"的文章,所介绍的皆为铜质,并称此钱为历代泉家眼中的稀世之品,有的属馆藏,有的则为个人藏品。  相似文献   

2.
杨觉 《收藏界》2011,(2):69-70
九叠文,又称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划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横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这种字体始于隋,行于唐,盛在宋元,主要用于官印。至今人民币上"行长之章"、"副行长章"仍保留着这种九叠文。  相似文献   

3.
关汉亨 《收藏》2001,(9):28-29
中华钱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代铸币的种类及其版别极为繁杂,仅各朝铸币中之珍稀名品,粗略估计亦有数百上千种之多。这些珍泉历经沧桑而流传不绝。其中不少在湮没多年后,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再被发现,例如晋半小直刀、国宝金匮直万、大齐通宝、大泉五千、永乐通宝背三钱、九叠篆皇宋通宝、篆书建国通宝及淳化御赐精银等等。这些稀世珍钱,试问世间能有几回见?  相似文献   

4.
陈国友 《收藏界》2012,(1):76-76
本人集得一枚"本命元神"母钱(图1),拓片(图2)。径4.8厘米,穿0.9厘米,厚0.3厘米,重36.1克。此钱正面有九叠篆"本命元神",背面有多种吉祥物,有青松、蝙蝠、祥云、龟鹤、星官组成如愿的吉语,即"松柏同春"、"龟鹤齐寿"、"福寿双全"等,它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及演绎空间。  相似文献   

5.
星官钱,是宋元时期流行的一种生肖吉祥钱。这种钱币铸有“本命元神”星官图像,钱背铸有十二生肖属相,民间按其各人生辰所属,取而带之,以求平安吉祥。去年,笔者获得1枚九叠篆星官吉祥钱,其图文却是另一番情况。钱面铸九叠  相似文献   

6.
读稿随笔     
本期又有一些生面孔钱币与大家见面了。两枚被泉界视为珍品的北宋名泉——九叠篆文"皇宋通宝"分别来自湖南和四川,两枚钱均未见实物。从照片上看,一枚颇显生猛,穿孔尚留毛刺,由于拍照偏色,锈色偏灰褐;另一枚较熟旧,文字细部拍摄不够清晰,看起来笔划尚圆润。究竟如何留给广大读者评析。毕竟是中国钱币史上的大珍品,评头品足一番不为过。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4,(5):150-150
上海崇源2014年春拍钱币专场拍卖将于6月中旬举行。古钱方面,此次征集到张叔驯先生家属友情提供之石范、陶范数枚,是张氏遗留在上海的部分藏品,"文革"时期被抄家,后入上海博物馆。其中有"齐之法化"背"上"四字刀石范1件。齐国刀币石范极为罕见,是博物馆级的藏品,极为难得。本场另推出"思远堂"收藏中国古钱数十枚,其中"皇宋通宝"折二铁母、"大宋元宝"背"利州行使"铁母、"开禧通宝"背"同二"铁母、"嘉定通宝"背"同三"铁母、"乾道元宝"背"正行"铁母、  相似文献   

8.
黎凤歧 《收藏界》2011,(7):76-76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在位二十五年(即公元1101-1125年),共用过六个年号,即位之初,使用的是"建中靖国"年号,仅一年时间,其间铸造过"建国通宝"、"靖国元宝"、"建中靖国"、"圣宋元宝"、"圣宋通宝"等五种钱币。除"圣宋元宝"  相似文献   

9.
李烈初 《收藏界》2011,(7):102-105
喜见宋隨又一遗作明朝初期,书法家首推宋璲、宋克、宋广,号称"三宋"。宋璲(1344-1380年),字中珩,浙江浦江人,工诗文,善书,小篆为明朝第一,草书也名重一时。宋璲是明朝"开国文臣"宋濂  相似文献   

10.
天雨 《收藏界》2011,(7):79-80
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始铸,面文以篆、行、真三体价值为高,书法变化多样,铸工精美。小平钱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小平钱中佳品迭现,书法造诣高超。篆书书法自然流畅,秀丽端庄;行书结构柔中有刚,圆处见方,代表了北宋"苏、黄、米、蔡"四家尚意多劲的书风。折二钱钱径约3厘米,重约8克,较为珍贵的品种是真书面文长字版,亦称"长点宋",充分显示出瘦金书体秀逸、舒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圣宋通宝"铸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因仅为试样并未发行,故很难一见。还有一种说法,"圣宋通宝"当五篆、行二体的小平钱开铸于1103年5月,停铸于1104年正月,前后只历时八个月。后因其绝少,被列为《中  相似文献   

12.
陈根远 《收藏》2006,(1):135-137
走过你征我伐、割据政权多如牛毛的南北朝,历史终于又一次挣脱窄狭的瓶颈,豁然开朗。但古代印章艺术并未随历史的前进而再度辉煌。以典淳平正的缪篆为基础的秦汉印风在劲吹印坛800年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九叠文主宰了公印,公印也因之丧失了管领印艺风骚的地位,几百年在实用道路上机械盘曲,终为明清兴起的文人篆刻的光焰所掩盖。  相似文献   

13.
张国柱 《收藏》2021,(3):126-131
瓦当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活化石”,其中的文字瓦当更为藏家所推崇。文字瓦当最早见于战国,汉代十分流行。从唐开始,很少有文字瓦当,明清时期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前些年,西安市西门外沣镐东路189号院内,发现了一方清代文字瓦当(图1、图2)。该瓦当面径14厘米,边轮宽1.5厘米,当心饰九叠篆“佛”字,当面未分格,饰6字篆书“重修大崇圣寺”。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1,(6):136-136
2011年4月24日,由北京道东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书法学术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入古出新——马子恺古篆书法艺术展"在北京798艺术区见心会馆开幕。  相似文献   

15.
田德林 《收藏》2014,(10):86-87
袁像银元中"造"字写法与现行规范汉字的写法相同,笔者称其为"规范造"。另有一种"造"字的竖笔下伸成为牛字,故而得名"牛造",被称之为"牛造"版,该版在袁像银元中是有名的大版别。"牛造"这种写法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前"牛造"写法很普遍,春明出版社1948年版《正草隶篆四体字典》中,  相似文献   

16.
龙永图 《收藏》2013,(3):169-169
2013年1月16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河报》联合大宋官窑组织了"复兴之路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传世珍品高端论坛"。龙永图先生出席了论坛并担任论坛主席,来自陶瓷界、艺术界、文学界、史学界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大宋官窑复烧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盛会 《收藏界》2010,(5):82-83
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为了庆祝皇帝登极,宫廷喜寿,由官局铸造了一些流通年号的吉语钱,馈赠有关人士,以作纪念,其铸额极其有限。"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吉语钱币,是新皇和臣民的共同愿望,吉语祝辞,故得以用之。以取吉祥或以示庆贺。纵观是币(如图),正面书"光绪通宝"四字,读序为上下右左,以"回"纹图饰环绕币缘一周;背  相似文献   

18.
周安庆 《收藏界》2011,(9):86-90
宋文治先生是继现代国画大家傅抱石、钱松之后的"新金陵画派"重要代表人物,他擅长传统山水画,亦偶作花鸟画,在当今中国画坛具有比较高的声誉和影响,也是目前艺术品市场上较受关注的国画名家之一。宋文治(1919-1999年),亦名宋灏,1919年10月出生于江苏太仓,自幼酷爱丹青绘画。早年家境较贫,  相似文献   

19.
姜晋 《收藏》2011,(4):91-92
古时候,用以熏香的各类炉具中,有一种颇具趣味的印香炉。 印香炉是熏香炉的一个特殊品种。何谓印香?顾名思义,印香应与印有关系。宋代人洪驹父著有《香谱》,其中"香之事"部有"百刻香"一条:"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然一昼夜乃已。"  相似文献   

20.
柴菲 《收藏》2014,(10):153-153
北京时间2014年9月17日凌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在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推出的"艺海观涛:坂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宋瓷"专场拍卖落槌。该场拍品中,备受国内外收藏家注目的日本坂本五郎旧藏、估价约1800万人民币的河南天目宋黑釉铁锈花涡纹罐流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