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蕲蛇酶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原、降低血粘度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脑梗塞有治疗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1-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是反映机体纤溶系统功能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测定脑梗塞患者蕲蛇酶治疗前后血浆t-PA、PAI活性来了解该药对机体纤溶系统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按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诊断为急性脑梗塞患  相似文献   

2.
0 前言 人的PAI—2是一种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来调节纤溶酶原激活过程的特异抑制网子。生化性质研究和临床应用需要大量的PAI—2蛋白,但通过纯化大规模培养的细胞上清和胎盘抽提液而获取PAI—2是很困难的。在大肠杆菌和哺乳运动细胞中也尚未获得高效表达。我们考虑到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 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进行表达。 BEVS是一种比较新的载体宿主表达系统,它与细菌、酵母及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允许插入的外源基因容量较大;2)能高效表达。重组蛋白达到1~500mg/L;3)应用范围广泛。可以表达各种胞内、分泌和膜蛋白。如用的是多角体蛋白启动于为晚期启动子,可表达一些具有细胞毒作用的蛋白;4)通过双启动于载体或两种不同重组病毒共同感染细胞,可获得多种蛋白的同时表达;5)重组病毒可通过穿刺感染或与野生病毒共包装,形成具有多角体外壳的重组病毒口服感染幼虫,从而在虫体中表达。表达量常比胞内高10~100倍;6)安全。杆状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不感染脊椎动物或植物;7)表达蛋白与天然蛋白相似。可以进行高等真核细胞内的蛋白修饰,剪接及运输。 BEVS中作为基因表达载体的病毒是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和家蚕核型多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5例用尿激酶、15例用去纤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体内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含量、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的活性在治疗前后的改变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1)尿激酶可以显著地提高t-PA的活性,降低PAI的活性,这种作用在用药后0.5h最明显,维持4h左右,去纤酶则无此作用。(2)尿激酶组的再通率(76%)显著高于去纤酶组的再通率(20%),住院病死率12%,低于去纤酶组20%。两组的出血并发症相等,均为20%。提示:尿激酶可以有效地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纤溶活性,去纤酶用于溶栓治疗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4.
纳豆杆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的筛选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改良的培养基——纤维蛋白平板法,从20多种不同品牌和产地的豆豉中筛选出具有纤溶活性的纳豆杆菌,再对初筛的10株纳豆杆菌进行液体发酵,用纤维蛋由平板法测其发酵液的纤溶活性,比较不同菌株产物的纤溶活性,筛选出2株高产纳豆激酶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脂蛋白(a)与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5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5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脂蛋白(a)浓度,并以底物显色法测定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脂蛋白(a)浓度和PAI活性明显升高,tPA活性明显降低;脂蛋白(a)浓度与血浆尿素氮水平、PAI活性均呈正相关;脂蛋白(a)浓度与tPA活性呈负相关.结论:肾功能对血浆脂蛋白(a)浓度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与纤溶活性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脂蛋白 (a)水平与纤溶活性的关系 ,探讨脂蛋白 (a)促血栓形成和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 :分别测定 4 2例心肌梗塞患者、4 2例心绞痛患者、4 4例脑梗塞患者及 38名健康对照者的脂蛋白 (a)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lj1])及其抑制物 (PAI)活性 ,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各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脂蛋白 (a)浓度和PAI活性明显升高 ,tPA活性明显降低 ;各组脂蛋白 (a)与PAI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浆高脂蛋白 (a)浓度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脂蛋白 (a)水平的升高与纤溶活性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KIF4A调节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细胞内分布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耐药过程中的作用。创新点:首次发现驱动蛋白KIF4A的C端区与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N端区结合,且KIF4A调节LRP在胞内分布依赖KIF4A的N端马达结构域。方法:应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KIF4A与LRP的结合。根据KIF4A及LRP蛋白结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KIF4A截短突变质粒及Flag融合LRP截短突变质粒,免疫沉淀分析KIF4A与LRP相互作用区域。通过RNA干涉(RNAi)内源KIF4A,外源转入KIF4A截短突变体质粒,检测LRP在胞内分布。结论:本实验中免疫沉淀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KIF4A与LRP结合,且在微管上有共定位(图1)。截短突变体免疫沉淀实验结果表明,KIF4A的C端尾部结构域与LRP的N端区结合(图2),RNAi敲降内源KIF4A表达导致LRP聚集在细胞核周围(图3),外源表达全长KIF4A可恢复LRP在胞内弥散状定位,但外源表达KIF4A的C端或N端截短突变无法恢复LRP的胞内定位,仍聚集在核周区域(图4)。综上所述,驱动蛋白KIF4A可与LRP结合,并调节LRP在胞内定位,KIF4A的C端尾部结构域与LRP结合,N端马达结构域促进LRP在胞内运输,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中师《生理卫生》教材中,“循环系统”一章的“血液”一节中,在讲到测定血液组成成分时,要求向血液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以防止血液凝固。但在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对柠檬酸钠为什么能抗凝?血液凝固的机理是什么?等问题尚不清楚。为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并补充了一组血液抗凝的实验,效果良好。现将这组实验介绍如下。 一、实验原理 血浆中含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遇到粗糙的血管壁伤口,就被破坏并释放出促使血液凝固的凝血酶。这种酶的前身是凝血酶原,在 Ca~(2 )参与下,凝血酶原激活物可催化凝血酶原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在凝血酶、Ca~(2 )和其它一些因子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就变成了不溶性的丝状纤维蛋自。这种蛋白形成后,互相交织成网,并把血细胞网罗在内,使原来的血液凝集成块。要防止离体的血液凝固,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往血液中加入适量的抗凝剂(如柠檬酸钠)将 Ca~(2 )夺去,使其成为失钙血,这样可以防止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从而避免  相似文献   

9.
所有真核生物的mRNA都在5'端被加帽,正确的加帽对mRNA的稳定性、出核及翻译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对Rai1及其同源蛋白的酶活性的发现,引出一个对mRNA加帽过程质量控制机制的发现。研究表明,Rai1及其同源蛋白可以将未被加帽(含5'端三磷酸基团)或未被正确加帽的mRNA转化成5'端含单磷酸基的RNA,使得它们可以被5'–3'RNA外切酶降解。某些Rai1的同源蛋白也具有5'–3'RNA外切酶的活性,可以同时完成降解RNA的工作。Rai1的同源蛋白在真核生物中广泛保守,提示这一机制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灵芝菌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得到富含苷元及灵芝活性成分的多因子转化产物,并研究了转化产物对结直肠癌细胞HTL-9的体外凋亡诱导,初步探讨转化产物的抗癌活性及机理。创新点: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大豆异黄酮的苷元物质也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本文首次利用灵芝菌液体发酵的匀浆液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所得到的产物中大豆苷元与染料木素转化率高,同时还富集了灵芝菌的活性成分,并对转化产物的抗癌活性及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首先利用灵芝菌液体发酵的匀浆体系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图1)。其次,对转化产物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对癌细胞存活率(图2)、细胞凋亡(图3)及细胞周期分布(图4)的影响。最后,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进行检测(图5和表2),初步探讨转化产物的体外抗癌机理。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转化产物中大豆苷元及染料木素的转化率分别为96.63%和87.82%,其中染料木素的含量可达(703.21±4.35)mg/g,同时转化产物中还富含了灵芝菌的活性成分。其次,对转化产物抗癌活性研究发现,其能有效降低HTL-9细胞的存活率,可通过将细胞阻滞于G1期而诱导细胞晚期凋亡。此外,转化产物(100μg/ml)还可明显上调Bax、Caspase-3、Caspase-8、Cyto-c和p53的表达量,而Survivin和NF-κB表达量发生明显下调。结果表明,转化产物主要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但同时还调控多个与凋亡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同源盒基因(Homebox gene)编码一类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蛋白,共有60个氨基酸残基。其序列上含有一段180个核苷酸序列的特征性DNA片段——同源异性盒(Home box)。目前发现同源盒结构域大体上有四种花式即:①α—螺旋—转角—α—螺旋;②亮氯酸拉链;③锌指结构;④α—螺旋—环—α—螺旋。 同源盒基因对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的分子控制机制,信息传递,细胞分化,生物进化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水稻泛素缀合酶基因OsUbc13的序列特征、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模式及其互作分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作用机理奠定基础。创新要点:首次对植物Ubc13进行了亚细胞定位研究及蛋白互作研究。研究方法:通过序列比对及聚类分析进行OsUbc13的序列特征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OsUbc13的表达模式分析;通过聚乙二醇(PEG)介导转化烟草BY-2原生质体进行OsUbc13亚细胞定位研究(见图4);通过酵母双杂交进行OsUbc13的蛋白质互作分析(见图5和表1)。重要结论:OsUbc13编码具有15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同源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该基因在水稻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内稃、雌蕊、雄蕊和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而根、茎和外稃中的表达量较低;低温、甲基磺酸甲酯(MMS)和过氧化氢(H2O2)胁迫处理使胚性愈伤中OsUbc13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甘露醇、脱落酸(ABA)和氯化钠(NaCl)胁迫则使愈伤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量降低;OsUbc13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表达于质膜和核膜处;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约有20个蛋白可能与OsUbc13存在相互作用,其中OsVDAC(与细胞凋亡有关)、OsMADS1(与花器官发育有关)、OsB22EL8(与活性氧清除及DNA保护有关)和OsCROC-1(为Lys63聚合泛素链形成及运行无误性DNA损伤耐受机制所必需)四个蛋白经验证确与OsUbc13互作。  相似文献   

13.
α-SYN是第一个被鉴定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致病基因。其蛋白α-Synuclein主要存在于PD病人的神经元胞质内包涵体———路易小体(Lewy bodies,LBs)中;而14-3-3蛋白在真核细胞的信号转导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14-3-3蛋白与α-Synuclein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推测14-3-3蛋白在α-synuclein的磷酸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用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P2X7受体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用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和苯甲酰苯甲酸ATP(BzATP)刺激前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证明P2X7受体的功能.结果表明KG1a细胞表达P2X7受体,且在激动剂的刺激下能引起KG1a细胞通过P2X7受体的胞外钙内流;去除胞外钙离子时,激动剂不能引起胞内钙浓度的升高;提示KG1a细胞表达P2X7受体的基因和功能蛋白,激活该受体引起胞外钙离子的内流.  相似文献   

15.
对胰岛素类似物MIP(B27赖氨酸去三肽胰岛素前体)融合蛋白包涵体的复性方法进行初步的比较,探讨了不同方法对MIP融合蛋白包涵体复性效率的影响。采用大肠杆菌IMPACT-TWIN(Intein Mediated Purification with an Affinity Chitin-binding Tag-Two Intein)表达系统表达MIP融合蛋白。通过透析法、稀释法和凝胶过滤对MIP融合蛋白包涵体进行复性研究,经几丁柱亲和纯化后获得复性的MIP蛋白前体。采用1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及Bradford法测定其浓度并计算复性效率及剪切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凝胶过滤法复性效率较透析法和稀释法高,并且能够获得较多的具剪切活性的可溶性蛋白,其复性效率为65%,剪切效率为5.1%。通过对MIP融合蛋白包涵体3种复性方法的比较,为MIP融合蛋白包含体复性方法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大量制备可溶性的MIP融合蛋白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余甘子提取物(PE)对丝裂霉素C(MMC)和顺铂(cDDP)抗癌活性及其遗传毒性副作用的影响。创新点:首次发现PE能减弱MMC和cDDP对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基因组的损伤以及降低基因组受损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克隆异质性。方法:人结肠癌Colo205细胞和人正常结肠上皮NCM460细胞分别经PE、PE+MMC组合或PE+cDDP组合处理72 h。细胞增殖用台盼蓝拒染法和克隆形成法测定,遗传毒性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分析法(CBMN)测定。结论:结果显示,PE可以显著增强MMC和cDDP的抗Colo205细胞增殖能力(图1)。同时,PE显著降低MMC和cDDP诱导的NCM460细胞基因组不稳定现象,包括降低微核、核质桥和核芽(表1和图2)以及多核化细胞(图3)。此外,PE显著降低经MMC和cDDP处理的NCM460细胞克隆性扩增能力,并降低克隆的异质性(图4)。综上所述,PE不仅能增强MMC和cDDP的抗癌能力,还可能具有减弱它们诱发正常细胞恶性转变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剂浸提法,对汉麻植株的花、叶、茎和根4种不同器官分别进行平行提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汉麻粗提物对大豆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汉麻的不同器官粗提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汉麻花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活性最佳,抑制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8.
从安瓿瓶中将冻干的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meudomonas palustris)与红螺菌(Rhodospirillum)复苏,得到活性较高的菌株。将其施放于鱼塘养殖池水中,待繁殖后测定COD,氨氮含量,吸光度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与红螺菌对鱼池水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BMP-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运动损伤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又名BMP-2b,属于TGF-13超家族成员.与BMP-2同源,具有结构、功能的相似性.其不仅是一种具有超强能力骨诱导活性因子,对神经系统的胚胎发育、生长分化、肺的发育来说也是重要的调节因子.但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与BMP-2的作用不同.本文就BMP-4的生物学功能,骨折愈合机制与BMP-2的区别,以及在运动损伤修复中骨折愈合、关节损伤、基因治疗等特定时期里表达的特异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如图1所示,冠状病毒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磷脂层和膜蛋白),但也包含有一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刺突糖蛋白(S,是受体结合位点、溶细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点)、小包膜糖蛋白(E,与包膜结合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