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跃进 《钓鱼》2004,(2):25-25
我是个钓瘾极大的人,白天工作忙碌,休息日又常常加班,没有时间钓鱼就感到难受。于是我找了个鱼密度不大,即便是夏秋季节也不易获鱼的鱼池,和塘主商量,下午四五点钟下班后去,钓到晚上10—11点。塘主也是位钓鱼高手,他知道这个季节白天鱼儿咬钩都不积极,况且晚上气温更低,鱼儿咬钩的可能性就更小,便答应了我的要求,于是我有了个过瘾和探索冬季夜钓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王华良  郭红明 《钓鱼》2012,(22):30-31
近几年,深秋夜钓之风已风靡本地,因为钓友们发现,深秋时节夜钓与夏季初秋相比有着许多优越条件:1.无蚊虫叮咬。2.一到夜间小杂鱼们便销声匿迹。3.深秋是低温时节,白天由于气温高,水面上暖下凉,鱼儿易上浮。而夜间则不同,因为夜间无阳光照射,水面上凉下暖,鱼儿都沉底,所以,夜钓时鱼儿咬钩最勤,吃口最实在。但是,由于季节的特殊性,深秋夜钓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贺建成 《钓鱼》2008,(13):38-39
草鱼是热水鱼,属于趋温性很强的鱼种。具有怕冷不怕热的特征。“热钓草鱼冷钓鲫。”三伏天的草鱼是绝对肯咬钩的,三伏天钓草鱼,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钓鱼,只是在钓法钓技上有些区别,在钓鱼位置与钓水深度上有点变化,在窝饵钓饵上有些选择。至于在三伏天之中的阴天和雨后钓鱼,更是招法各异,  相似文献   

4.
淡水夜钓,主要是在夏秋进行。夜间钓鱼,独有乐趣:夜晚凉快,边乘凉边钓鱼;鱼儿饿了,吃食迅猛,频频上钩,大过钓瘾;凭手感、听觉、灯光判断鱼儿咬钩程度,别有情趣。  相似文献   

5.
李智 《钓鱼》2013,(15):32-32
众所周知,每到夜幕降临,鱼儿便会迫不及待地开始积极寻找食物,因此夜钓是一日垂钓当中最美好的时光。夜钓时上鱼率虽然高,但只有选择了正确的钓位,才能令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下面笔者就夜钓选位的问题,与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忘不掉1968年去黄河边的巴彦高勒探亲,没事干约姐夫去钓鱼,他怕白天钓鱼被人发现又增加一条罪状,却又钓瘾难捺,便决定偷偷去西海子搞夜钓。那时黄河里鱼类资源很丰富,滞留在西海子的鲤鱼、鲶鱼很多。白天做好准备,天黑后步行六七公里到达海子边。发现有人正在钓,是姐夫熟悉的钓迷老田和老李。大家见面相互告诫保密又攻守同盟一番,便借着星光选钓位.撒诱饵,插接好竹竿  相似文献   

7.
于文福 《钓鱼》2006,(17):48-49
乐在动脑谋钓,法常言有道,干啥务啥,玩钓鱼钻钓鱼,自在情理之中。闲了这么长时间没钓鱼的大脑,储存的还是往日的如何钓黄黑鱼的钓技.到了海上一时半回无鱼咬钩或有鱼咬钩空钩而返,必然要逼迫自己放弃旧的观念、开创新的钓法。这也是我当年当日玩海钓的又一乐事。而新钓法的摸索和成熟,又脱离不开天时、地利的客观条件变化。否则,便难以在应用中奏效。归纳这整日的钓法,大致是贯穿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陈钢 《钓鱼》2006,(17):30-31
钓鱼一年四季都会有风在陪伴着你。东南风或西风……然而事物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风能帮助你选择钓点.风能调节水的含氧量,使鱼儿增强食欲。提高咬钩率,多钓鱼或钓获大鱼:另一方面风吹浪涌使钓组移位,浮标失灵。太大的风还会使竿架掉落,钓竿落水,这些都给钓者带来困难或不便,如何应对风的干扰。在风天里钓到鱼。现将可以避风的钓法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垂钓中,常常可以见到窝子中有鱼星,但不见鱼儿咬钩的现象,不论是休闲钓或是竞技钓均有发生。窝子里食很多且味道也不错,但鱼儿就是不咬钩或很少咬钩。尽管钓鱼人千方百计地调换饵料,增添诱鱼剂或不断地改进钓组、用漂、用钩,均不奏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经与有经验的老前辈交谈请教和多年垂钓摸索得出以下结论:其  相似文献   

10.
刘定龙 《垂钓》2003,(2):21-23
在汉江钓鱼,收获比较稳定的钓法是用车盘竿在船上、桥上夜钓。但因为春、秋、冬的夜晚寒冷,所以绝大多数钓友还是喜欢白天钓手竿。在汉江钓手竿要想有收获。选位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夜钓经验     
胡爽 《中国钓鱼》2012,(10):34-34
夜钓因其独特的魅力充满,神秘和情趣,也因其特殊的垂钓环境和局限性,使得它的钓前准备工作要比白天钓复杂得多。夜钓的首要工作就是筹集钓鱼人选。因为夜钓不是白天钓,它的危险因素要比白天大得多,所以两人以上结伴夜钓势在必行。这样在仪钓时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人多可以有个照应。有不少上了年纪的钓友也喜欢夜钓,  相似文献   

12.
冬钓晒阳鱼     
奚锡煌 《垂钓》2002,2(12):62-62
冬季里由于水温骤然下降,使鱼儿咬钩不勤、吃口不大,浮标的信号比其他三季相对要弱。一般在上午10时~下午3时是鱼儿摄食比较频繁的时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和水温的不断升高,鱼儿逐渐退回了深水,春天钓草窝钓浅滩那热闹的场面已消失。如果要继续白天的垂钓,不但要忍受烈日高温的煎熬,而且还要面对无数小杂鱼无休无止的闹钩。因此,许多钓友都选择了夜钓。  相似文献   

14.
伏治友 《垂钓》2014,(1):56-57
在鱼儿不上钩的原因中,有些是客观因素,有些是主观因素。关于主观因素,当然与钓技有关。钓技高,鱼咬钩的几率也高;钓技不高,鱼就很少咬钩或者脱钩。而在钓技当中,操作不规范是造成鱼不咬钩或脱钩的主要原因,例如.  相似文献   

15.
一、钓时、天气 清明时节我们地区野塘的冰面才逐渐融化,但气温、水温仍然偏低,鱼儿不愿意活动和觅食,在刚刚化开冰面的野塘是钓不到鱼的。我们地区有句渔谚:“谷雨鱼咬钩”,准确地说出了我地春季钓鱼的时间。谷雨从节气上说已是暮春,但是在我们地区还只是春天的刚刚开始,这时候气温才逐渐回升,水温也慢慢升高,鱼儿才开始拿食。所以在我们地区到了谷雨时节,才是春钓鲫鱼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10日,晴天,白天气温高达34℃,我与几位钓友相约前往乐山市境内的一个大型水库夜钓。下午到达水库,交纳钓鱼费后,乘船选择各自的钓位。我选择了水深4米左右的陡峭岸边,将钩甩到距岸10米的汉湾口的峭壁下。 由于水深,小鱼很少闹钩,但直到晚上10时无鱼上钩,我开始有点失望。可喜的是半小时后  相似文献   

17.
谭佛航  唐俭 《垂钓》2001,(9):12-13
黑夜给垂钓带来了麻烦:反映鱼儿咬钩的信息要靠光亮,抛竿收竿、调整钩线、拌饵装钩等都离不开光亮。要解决夜间照明问题,常令钓手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8.
喜获双奖     
王群 《中国钓鱼》2000,(7):32-32
凭着对“鲫鱼2000”鱼饵的信任,加上钓鱼大师袁永耀先生的指点、提议,我有幸参加了上海市钓鱼协会主办、汕头伽玛卡兹公司和上海花鸟商店协办的2000年第十届伽玛卡兹钓鱼比赛。 4月23日,风向西至西北,风力四五级。比赛分上下午台钓、传统钓两种规格,上午进行的是两场竞技钓赛。 第一场,我的钓位号是24号位,主攻鱼饵是“鲫鱼2000”,加水和饵,然后开钓,自始至终,鱼儿像着魔似的不停地咬钩,我不敢怠慢,认真地注视着浮漂的变化,把握住鱼儿吸饵的种种信号,鱼儿一尾一尾地落进了我的鱼护……成绩名列前茅。第二场…  相似文献   

19.
卸甲垂钓     
盛夏,天气炎热,水温高,鱼?不爱咬钩,很让钓鱼人伤脑筋。有人钓潭、钓阴;有人钓早、钓晚;也有人夜钓。这些钓法,我都尝试过,但是,最喜欢的是在盛夏暴雨后一段时间垂钓。  相似文献   

20.
郭全刚 《钓鱼》2013,(15):26-27
炎热的夏季,广大钓鱼人为了躲避酷暑高温,而选择闭门不出,但又按捺不住钓瘾发作,所以夜钓就悄然盛行开来。夜钓,即夜间钓鱼。虽然说是夜间钓鱼,但和白天钓鱼一样,钓鱼的各个环节都不能少,而且夜钓比昼钓需要注意的东西还多得多。从准备工作到线组、钓法等等,都要根据夜晚的特殊情况来加以选择,再加上人在夜晚行动起来本就不太方便,安全问题也要注意,所以系统的学习是有必要的。现在,编者就约请了多位夜钓高手,来谈一谈夜钓,把那些年一起经历的夜钓总结成经验,希望能给钓友们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